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方向)《输电杆塔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题目:110KV普通硂电杆及基础设计班级:20081481学生姓名:学号:2008148126指导教师:王老师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2011年7月目录一、整理设计用相关数据 (1)(1)气象条件表 (1)(2)杆塔荷载组合情况表 (1)(3)导线LGJ-150/25相关参数表 (1)(4)地线GJ-35相关参数表 (1)(5)绝缘子数据表 (2)(6)线路金具的选配表 (2)(7)电杆结构及材料 (3)(8)地质条件 (3)二、导地线相关参数计算 (4)(1)导线比载的计算 (4)(2)地线比载的计算 (5)(3)导线最大弧垂的计算 (7)三、电杆外形尺寸的确定 (9)(1)电杆的总高度 (9)(2)横担的长度 (11)四、荷载计算 (12)五、电杆杆柱的强度验算及配筋计算 (15)(1)正常情况的弯矩计算 (15)(2)断线情况时的弯矩计算 (16)(3)安装导线时的强度验算 (17)(4)杆柱弯扭验算 (18)(5)正常情况的裂缝宽度验算 (18)(6)电杆组立时的强度验算 (19)六、电杆基础强度校验 (21)七、拉线及附件设计 (22)八、参考文献 (22)九、附图110KV普通自立式硂电杆设计一、整理设计用相关数据:(1)气象条件表见后面第四步“荷载计算”最后面。
(3)导线LGJ-150/25相关参数表LGJ-150/25的相关参数:GJ-35的相关参数:根据电力金具手册(第二版)查得导线相关数据:电杆结构为上字型,材料为钢筋混凝土。
(8)地质条件见任务书。
二、导地线相关参数计算 (1)导线比载的计算根据《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孟遂民)计算比载: 1.导线的自重比载: 2.冰重比载: 3.垂直总比载: 4.无冰风压比载:假设风向垂直于线路方向,0.1110;190sin ,90==︒==c kV βθθ线路可以得出下式:)/(10625.0),0(324m MPa Av d v sc f -⨯=μαγ1)外过电压,安装有风:v=10m/s,f α=1.0,sc μ=1.1 2)内过电压:v=15m/s,f α=0.75,sc μ=1.13)最大风速:v=25m/s,设计强度时,f α=0.85,sc μ=1.1 4)最大风速:v=25m/s,计算风偏时,f α=0.61,sc μ=1.1 5.覆冰风压比载计算:v=10m/s,计算强度和风偏时,f α=1.0,sc μ=1.2 6.无冰综合比载1)外过电压,安装有风:)/(1072.34)10,0(36m MPa -⨯=γ 2)内过电压:)/(1032.37)15,0(36m MPa -⨯=γ3)最大风速,设计强度时:)/(1061.49)25,0(36m MPa -⨯=γ4)最大风速,计算风偏时:)/(1076.42)25,0(36m MPa -⨯=γ 7.覆冰综合比载:将计算的结果汇成下表(单位:m MPa /103-⨯)1.地线的自重比载:2.冰重比载:3.垂直总比载:4.无冰风压比载:假设风向垂直于线路方向,0.1110;190sin ,90==︒==c kV βθθ线路可以得出下式:)/(10625.0),0(324m MPa Av d v sc f -⨯=μαγ1)外过电压,安装有风:v=10m/s,f α=1.0,sc μ=1.2 2)内过电压:v=15m/s,f α=0.75,sc μ=1.23)最大风速:v=25m/s,设计强度时,f α=0.85,sc μ=1.2 4)最大风速:v=25m/s,计算风偏时,f α=0.61,sc μ=1.2 5.覆冰风压比载计算:v=10m/s,计算强度和风偏时,f α=1.0,sc μ=1.26.无冰综合比载1)外过电压,安装有风:)/(1043.79)10,0(36m MPa -⨯=γ 2)内过电压:)/(1053.85)15,0(36m MPa -⨯=γ3)最大风速,设计强度时:)/(1025.114)25,0(36m MPa -⨯=γ 4)最大风速,计算风偏时:)/(1030.98)25,0(36m MPa -⨯=γ 7.覆冰综合比载:将计算的结果汇成下表(单位:m MPa /103-⨯)1.计算比值0/σγ,将计算的结果列入下表:2.计算临界档距:根据《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孟遂民)列表求解临界档距:由此得出无论档距多大,年均气温为控制气象条件。
3.计算最大弧垂:1)判断最大弧垂发生的气象条件:以年均气温问第一气象条件,覆冰无风为第二气象条件,根据《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孟遂民)求解状态方程。
第一状态:)/(1005.3431m MPa -⨯=γ,C t ︒=101,)(24.741MPa =σ;第二状态:)/(1006.5332m MPa -⨯=γ,C t ︒-=52。
其他条件:无高差,档距l=255m 。
根据以上条件和公式求解得)(03.105MPa b =σ;根据《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孟遂民)求解临界温度:解得C C t j ︒<︒=⨯⨯⨯⨯⨯-+-=---4020.2176000109.1803.105)1006.531005.341(5633 所以最大弧垂发生在最高气温下。
2)计算最大弧垂:根据《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孟遂民)求解最高气温下的导线应力; 第一状态:)/(1005.3431m MPa -⨯=γ,C t ︒=101,)(24.741MPa =σ; 第二状态:)/(1005.3431m MPa -⨯=γ,C t ︒=402。
其他条件:无高差,档距l=255m 。
根据以上条件和公式求解得)(23.582MPa =σ;代入《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孟遂民)P67 公式4-39中得出最大弧垂; 三、电杆外形尺寸的确定 (1)电杆的总高度1.杆塔呼称高度的确定:根据《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陈祥和)有h h f H x ∆+++=max λ。
λ为绝缘子串长度,前面以列表为1267mm 。
m ax f 为导线的最大弧垂,前面已计算为4.75m 。
x h 为导线到地面及被跨越物的安全距离,查阅《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陈祥和),取6m 。
h ∆为施工裕度,取0.7m 。
则杆塔呼称高度为:再根据《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陈祥和),取呼称高度为13m 2.导线间垂直距离的确定:根据《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陈祥和)可以求出导线间垂直距离。
导线水平排列线间距离: 导线垂直排列线间距离:再查阅《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陈祥和),取3.5m 3.地线支架高度的确定:要确定地线支架高度,必须先确定横担的长度。
1)空气间隙校验:查阅《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陈祥和)得 ①基本风压:②绝缘子串所受风压:绝缘子串风荷载计算式:()j z J A n n P 0211ωμ+= ③导线风荷载计算: ④导线自重比载计算:⑤绝缘子串风偏角,即⎪⎪⎭⎫⎝⎛++=-2/2/tan 1j d j d G G P P ϕ计算: 根据γϕλ,,267.1R m d 和=值,制作好间隙圆校验图,三种气象条件下间隙校验合格。
2)带电作业校验:带电作业气象条件刚好和外过电压气象条件相同,绝缘字串风偏角雷雷ϕϕ=,人体活动范围0.5m,带电作业安全距离m 0.1R =带。
校验结果:地电位作业风偏人员对导线作业时,作业人员只能在杆塔顺线方向前后作业,不得在杆塔横线路方向作业。
否则带电作业安全距离不够。
3)地线支架高度的确定:由下一步“横担的长度”求得横担长为2m ,根据《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陈祥和)求得地线与导线间的垂直投影距离:m a a h b d bd 65.325tan 3.02tan =︒-=-=α。
所以地线支架高度为:m h h b d bd b 745.2362.0267.165.3=+-=+-=λλ 综上取2.8m 。
4)验算地线保护角:根据《高电压技术》(赵智大)得: 所以地线高度是安全的。
综上得电杆总高度为3+13+3.5+2.8=22.3m ,主杆分段处取距离地面7米处。
(2)横担的长度上字型杆塔的上横担长度确定根据《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陈祥和) 1)正常运行电压情况下: 2)操作过电压: 3)雷电过电压: 4)空气间隙校验:综上,上横担长度取2m ,下横担长度取2.4m 。
安全起见,横担采用转动横担。
四、荷载计算1.运行情况I :最大设计风速、无冰、未断线。
1)地线重力为: 2)地线风压为: 3)导线重力为: 4)绝缘子串风荷载: 5)导线风压:2.运行情况II :覆冰、有相应风速、未断线。
1)地线重力: 2)地线风压: 3)导线重力:4)绝缘子串的风荷载: 5)导线风压:3.断导线情况I 、II :断一根导线、无冰、无风:1)地线重力:)(1182N G B =2)导线重力:未断导线相:)(2577N G D = 断导线相:3)导线断线张力:)(7575%3521644%max N X T T D D =⨯== 地线支持力:)(4450),(4550min max N T N T =∆=∆ 4.断地线情况:无冰、无风、导线未断:1)导线重力:)(2577N G D =2)地线重力:)(6874.96211824.962`N G G B B=+=+= 3)地线断线张力:)(3217%2016083%max N X T T B B =⨯== 5.安装情况I :起吊上导线、有相应风速、无冰: 1)地线重力:)(1182N G B =2)地线风压:)(14925517.371074.153)10(4N L A P P B B B =⨯⨯⨯==-γ 3)导线重力:)(2577N G D =4)导线风压:)(30025511.1731079.63)10(4N L A p P D D D =⨯⨯⨯==-γ 挂上导线时,存在拉力21T T 和。
根据《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陈祥和))(1176),(317421N T N T ==;所以它们引起的垂直荷载1T G 和横向荷载1T P为:)(110673.33.13174)(297873.35.3317411N P N G T T =⨯==⨯=,则)(1517)(86111000)(11N P KP P N G G G K G DT FT D=+==+++=∑∑ 6.安装情况II :起吊下导线:地线、导线的重力和风压同安装情况I 。
正在起吊下导线时下横担处的总重力为:五、电杆杆柱的配筋计算及强度验算 (1)正常情况的弯矩计算根据《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陈祥和)计算正常情况下的弯矩:)(15.1∑∑++=Z h p ph Ga M x x x 其中x h Z 5.0=,x P 可根据《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陈祥和)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