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2数轴教学设计

122数轴教学设计


有理数,知道任意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
1、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应 过程与方法 用数学的意识。
2、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1、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 情感态度与价 证唯物主义观点。
值观
2、通过画数轴,给学生以图形美的教育,同时由于数形的结合,
了初步结合,这有利于今后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数形结合是理解数学、学好数
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今后充分利用“数轴”这个工具打下基础。 1、了解数轴的概念,体会数轴的三要素,能正确地画出数轴。
知识与技能 2、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
情 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但仍有小数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懒散、不主动。

2、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表示法的相关知识, 并能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基础。只是学生的基
析 础和理解能力较差,仍有一部分学生掌握的还不够好。
教 材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重点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遇到用形表示数的问题,困难在于其中蕴含的思想。
数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对初学者学生不宜讲的过多,应
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通过问题情境类比得到数轴的概念。数轴的 概念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另外应该明确的是,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 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有了数轴,数和形得到
师:象这种生活中的例子,同学还能 列举出来吗?(收音机的标尺、弹簧秤的 标记等)我们能否利用一个类似于温度计 图形,用它的刻度(也就是点)来表示所 有的有理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研 究的——数轴.通过学习,你会发现有了 数轴,很多数学问题解决起来会很方便.
使学 生熟悉温 度计的结 构和用途, 为学习数 轴概念埋 下伏笔.
1.2.2 数轴教学设计
课题:1.2.2 数轴
教学年级:七年级
课型:新授课 设 计 者 惠东县平海中学 廖火权
教材版本:人教版 授课时间:45 分钟
教学任务分析

1、本课时所教班的学生年龄在 13 岁左右,特点是好动、好奇心较强,接受新 鲜事物的兴趣较浓。平时,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主动预习、复习、课堂积极发言,
O 距离 3 个和 7.5 个单位长度的点 B 和点 站 牌 的 相
C,分别表示柳树和杨树的位置;在点 O 对 位 置 关
的左边,与点 O 距离 3 个和 4.8 个单位长 系,既要考
度的点 D 和点 E,分别表示槐树和电线杆 虑距离,又
学生会得到和谐美的享受。
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数学教学设计
第 3 页(共 6 页)
关键 掌握和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具 1.教师准备:课件(或温度计)、电脑、投影仪、三角板. 准 备 2.学生准备:(1)复习已学过的正负数的意义、表示法,(2)预习本节课的内容,
m 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 直线表示马路,从左到右表示从西到东的 到 东 西 向
树,汽车站西 3 m 和 4.8 m 处 方向,在直线上用点 O 表示汽车站牌的位 马 路 上 一
分 别 有 一 棵 槐 树 和 一 根 电 线 置,规定 1 个单位长度(线段 OA 的长) 些树、电线
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代表 1m 长。于是,在点 O 的右边,与点 杆 与 汽 车
(2)你会读温度计吗?请 同学们读出此时温度计所显示 的温度.
教师演示课件(温度计),学生拿出自 己的温度计观察,说明数与形的对应关系.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重点关注:学生 对温度计的结构和用途是否真正掌握;是 否领会温度计的数学意义,体会数与形的 统一.
生:从温度计上发现:刻度有正有负 (零上温度、零下温度)也有 0(零度) 等特点,教师可以先解释 0℃的含义(冰 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温度的基 准点)。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问题:
1.在实际生活中常常用正 数和负数表示具有 意义 的量。如果水面上升 10m 记作 +10m,那么水面下降 4m 记作 .
2.给出温度计,让学生观 察温度计,体会数与形的对应 关系.
(1)你能描述一下温度计 的结构吗?你认为它用了什么 数学知识?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第 2 节 内容,主要内容是探究数轴的概念及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数轴的概念是
初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是本章的基础,为后面提供了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直
观工具,也是后面学习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等知识的必备基础和重要组成
部分。同时,还是学习不等式的求解和直角坐标系的基础。
尝试收集有关本节课的情境资料,(3)温度计. 教学模式 “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活动 2】学习数轴的概念 【活动 3】动手操作、感受画法、巩固认识 【活动 4】深化知识,形成能力 【活动 5】巩固新知 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 【活动 6】评价反馈
向学生介绍温度计及师生活动,使学生 明白数与形的对应关系,创设问题情境,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讲解数轴概念,使学生形成对数轴 的初步认识.
通过练习,使学生准确掌握数轴概念. 通过归纳,进一步抽象,使学生深化对 数轴概念的理解. 通过练习、作业,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数 轴的概念. 通过测评,反馈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展示 数轴在实 际生活中 的应用情 况,激发学 生的求知 欲和浓厚 的学习兴 趣.
数学教学设计
第 3 页(共 6 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通过
3.[P7 问题]
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合作, 学生活动,
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 动手操作画图(学生代表画图演示).
让学生认
个汽车站,汽车站东 3 m 和 7.5
主观体现:如教科书图 1.2-1,画一条 识到:考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