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测量与操作化
- 个人:行为、态度、社会背景
- 群体、组织:规模、结构、管理模式 - 社区:范围、人口密度、人际关系 • 解决"测量什么"的问题。"WHAT"。
测量的四个要素----测量法则
• 测量法则:用数字和符号表达事物各种属 性或特征的操作规则。
- 比如: "将桌子放在水平的地面上,然后用直尺 从地面垂直地靠近桌面的边缘,桌面对应的直尺 上的刻度即为桌子的高度" - 比如:要测量人们的收入情况。"将被研究者的 工资单上的应发金额数加上每月的奖金发放统计 表上他所得的奖金数额"
第二节 概念的操作化
• 社会研究中所要测量的变量许多都是十分 抽象的,如地位、权力、声望、资源等等。
• 这些变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测量, 必须经过操作化处理。
• 操作化是社会研究中最为困难、最关键的 步骤之一。
• 操作化定义: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 的具体指标的过程。
一个例子
• 当我们漫步人上路时,我们会观察到不少 东西。
率 • - 自填问卷:大学生所具有的择业倾向 • - 眼睛、耳朵:人们的言行 • 测量的内容、测量的方法千差万别,但测
量所具有的科学内涵是一致的。
测量的定义
• 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者 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 示出来的过程。
– 对事物的属性做定量说明(即确定特定属性水 平),
四、测量层次
• 由于数据本身的多样性,为了便于研究,要对 他们进行分类。
• 史蒂文斯1951年创立了被目前广泛采用的测量 层次分类法,既用于自然科学也用于社会科学:
• - 定类测量 • - 定序测量 • - 定距测量 • - 定比测量
测量层次小结
• 四种测量的层次从低到高。 • 高层次的测量具有低层次测量的功能。 • 高层次的测量还可以降低为低层次测量处理。 • 明确不同的测量层次十分重要,它决定了在数
– - 用符号表示:被研究者的性别、婚姻状况。
三、社会现象的测量
• 相对于自然科学的测量,社会研究测量的 应用显得落后一些。
• 主要原因是:社会现象的特殊性。 具体为:
• 1. 人一方面作为测量的客体或对象,另一方面又 作为测量过程的主体,因而给社会现象的测量带 来了无法回避的主客观矛盾。主体的人和客体的 人,都会对测量过程和方式作出种种反应,人与 人之间还存在各种社会关系。明显的主观色彩。
社会现象的测量
• 2 在自然科学中,测量对象相对稳定,所以 测量的可 重复性强、量化程度较高。
• 如,长度单位、时间单位、重量单位等。
• 在社会测量中,测量对象十分复杂,因此, 测量的可重复性低、量化程度较差。
• 如:人的智力、社会职业的声望,教育成就等,还没有建 立公认的、适合多种不同情况的测量单位和标准。
• 伊庆春,蔡瑶玲1988年的研究则是用不同 的15项指标来进行测量的:
– 1、丈夫的职业或者工作选择;2、妻子是否外 出工作或改变工作;3、家庭支出分配;4、储 蓄、投资、保险等;5、婚丧喜庆时贺礼的数额; 6、买房子或房地产;7、要不要搬家;8、是否 与上一代同住;9、生几个孩子;10、用哪种避 孕方法;11、小孩上哪所学校;12、小孩的教 育;13、请那些客人吃饭;14、娱乐休闲活动 的计划;15、家中的布置及买家具
二、操作化的含义与作用
• 比如:"同情心":
– "主动帮助盲人过街"、"主动给讨饭者钱物"、"主 动向灾区捐款"。
• 比如:"智力水平"
– "将学生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的成绩按3、 2、1的权重分别加权,然后相加并计算出平均值。
➢ 操作化是定量取向的社会研究的关键一环。尤其 是解 释性研究中,若要对任何有关社会现实的理 论假设进 行检验,操作化是不可回避的。
– 吉登斯将资源定义为“改革事物的一种能力。” – 科尔曼对资源作了更宽泛的理解,认为资源是“那些
能满足人们需要和利益的物品、非物品(例如信息) 以及事件(例如选举)。”
• 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对其研究中的资源概念进行 了界定: “本文基本上采用科尔曼对资源的定义, 即资源是那些可使人们满足必要且重要的经济、 政治、社会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需要的东西。”
• 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
– 达成共识的过程
• 概念(concept)
一、概念、变量及指标
• 比如:
– -抽象概念:"社会阶级“ – 操作化测量的指标:职业、收入、文化程度等。
• 比如:
– - 抽象概念:"夫妻权力" – - 指标:购买住宅的决定权,购买大件家用电器
的决定权、选择子女报考学校的决定权、家庭 收入管理权等
• 1960年美国布拉德和沃尔夫,建立了8个测量指标:1、 丈夫的职业选择;2、买什么样的汽车;3、是否买人寿 保险;4、到什么地方度假;5、买什么样的房子;6、妻 子是否应该参加社会工作;7、家里有人生病时,应去看 哪位医生;8、全家每周在食品方面应花多少钱。
• 结论为:丈夫和妻子在家庭决策中各有侧重,权利相当。
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
• 决定一个定义,两种方法:
– 既可以直接采用一个现成的定义(从所有定义 中选一个自认为比较科学、比较确切的)
– 也可以在现有定义的基础上自己创造出一个新 的定义。
– 现成的定义既可以是十分经典的也可以是十分 现代的。
– 选择标准是看哪种定义最有利于研究目的。
“资源”
• 研究者首先对这一概念进行澄清:
– 我们听到人们说,女人不比男人。 – 我们听到报道说,黑人被施以私刑 – 我们听到有人说,女人和少数民族在同样的工
作中,得到的报酬较少。 – 我们听过关于一个民族试图消灭另一个民族的
“种族清洗”或者战争的故事。 – 偏见:
几个概念
• 观念(conception)
– 一种共识的术语。(偏见) – 提到偏见,你的头脑中会有一种印象 – 我的头脑中也会产生一种印象 – 你我的或许不同 – 通过它我们可以进行交流
测量客体。
– 社会研究中,最常见的测量客体是各种各样的 人,以及由若干个人组成的各种社会群体、社 会组织、社区等。
– 解决"测量谁"的问题。"WHO"。
测量的四个要素----测量内容
• 测量内容=测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 在社会研究中,个人、群体、组织、社区、
社会产品是客体,但测量的内容不是他们, 而是他们的各种特征。
– 1. 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 – 2. 决定一个定义
概念澄清与界定
• 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
– 1. 列出其他研究者对这一概念所下的定义。 – 2. 对各种定义进行分类,找出共同的元素。
• 比如:"社区"
– 1. 有过94种不同的定义 – 2. 社会科学家贝尔和纽拜通过分类发现,绝大
多数都包含了三项基本元素: 地域、共同的纽带、社会互动
社会歧视
界定被歧视的类型
测量: 1.性别 2.种族 3.职业 4.政治 …
社会技能丧失
界定社会技能的范围
测量: 1.社会交往 2.教育 3.专业技能 4.思想 …
四、指标选择的多样性
• 不同的研究者由于他的背景、方法不一,而导 致对同一概念的操作化结果不一样,即产生的 测量指标不一样。
– 比如:"夫妻权力"。
第五章 测量与操作化
本章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与层次 • 第二节 概念的操作化 • 第三节 指数与量表 • 第四节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第一节 测量的概念与层次
• 一.什么是测量 • 二.测量的四个要素 • 三.社会现象的测量 • 四.测量层次
一、什么是测量
• 由于人体器官测量能力十分有限,测量结果也 不够精确,因而发明了许多专门的仪器(工 具),规定了各种测量的特定程序,创造了许 多规范的测量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有挑战性的工作。 • 具体步骤:
– 1. 列出概念的维度 – 2. 建立测量指标
列出维度
• 列出概念的维度:
– • 一个抽象的概念往往对应一组复杂的现象, – 不是一个单纯的可直接观察到的现象。
• 比如:"妇女的社会地位"
– - 全国妇联曾于1990年在全国进行过一项大规 模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研究",该概念分为: 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法律地位、教育地位、 家庭地位等几个维度。
• - 米尺:物体长短、高低、大小 • - 磅秤:物体重量 • - 温度计:大气温度、水的温度、人的体温 • - 望远镜:远距离的星星 • - 显微镜:人眼无法看的的微观世界
一、什么是测量
• 在社会研究中,也进行着测量。 • - 人口登记:国家人口数量和结构 • - 电话访问:人们对不同政党候选人的支持
• 解决"怎么测"的问题。"HOW"。
测量的四个要素----数字和符号
• 数字符号: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
– 比如:在自然科学研究中, – - 120厘米,测量桌子高度的结果。用数字表示。 – - 黄色,测量桌子颜色的结果。用符号表示。
• 比如:在社会科学研究中,
– - 用数字表示:被研究者的年龄、收入、上下班 所需时间、家庭人口数量。
➢ 操作化是沟通抽象的理论概念与具体的经验事实 的一 座桥梁。
三、操作化的方法
• 操作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
– 1. 概念澄清与界定 – 2. 发展测量指标
概念澄清与界定
• 粗糙定义的概念往往包含大量不同的成分, 以此为基石建构的各种理论必然有很大的 差异。所以必须对概念加以澄清与界定。
• 具体操作:
• - 1971年美国森特斯,8+6=14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