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

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

做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创新品质
从古到今,人类社会都是靠不断地创新才得以进步的。

我国要跟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必须有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才能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

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

做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供大家斧正。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少年儿童创新天赋的两个重要条件。

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彻底摒弃:“唯师独尊”、“唯师是从”的专制师生观,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自由的心理空间。

对学生持宽容态度,不厌弃、歧视学生,随时发现学生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满腔热情地保护学生创造性的幼芽。

例如:在教学实践中一道数学题,教师要鼓励学生都积极动脑思考,充分表达意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一道题,学生会想出了多种解法。

可见,做为教师必须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不强迫学生盲目服从教师的见解,消除他们
在课堂上的“恐惧”心理,让他们心情轻松愉快地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大胆想象,全面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

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这说明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核心因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强剂。

学生常常把自己当作是或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

教学中教师提供一些富有挑战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会大大推动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学中我会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画面,生动有趣的游戏或吸引的故事,再现出教材提供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使他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从而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调动学生思维,使其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并能在游戏中巩因且创新的运用到知识。

常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就是在不断地形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产生的。

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营造一种愉悦的探究氛围。

三、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创新思维即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新思维品质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就要丰
富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在教学时,我会充分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

例如在学习“利息问题”中,我设计一个购物活动的练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学习用具扮一个文具商店,每组选一个售货员,其他人当顾客,开展购物活动。

让每一个学生在付钱、找钱的活动中学会简单的计算和如何付钱的方法,并体会到付钱方式的多样性。

通过这样的练习既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其次,我还加强学生求异求同、逻辑与直觉,逆向思维等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不但提出问题,而且多角度分析问题。

教学中经常设计题目后就完全放手让他们小组讨论、探究,通过讨论孩子们在不断的争论和交流中,不但能自己提出问题,而且多角度分析问题,最后多种方法地解答了问题,逐步形成良好思维吕质。

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启学生的想象、创新的大门,让他们潜在的智慧因素活跃起来,使其不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正如陶行知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教师多给学生以宽容、支持和鼓励,让他们不仅能在学习中创新,在活动中创新,更加能在生活中创新,成为创新型人才,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