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增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DSA)

新增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DSA)

新增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DSA)核技术利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川同环监字(2018)第041号(报批件)建设单位: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编制单位:四川同佳检测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01月目录表一项目基本情况 (1)表二工程建设内容、原辅材料消耗及水平衡、主要工艺及产物环节 (3)表三主要污染物、污染物处理和排放 (11)表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结论及审批部门审批决定 (12)表五验收监测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 (18)表六验收监测内容 (19)表七验收监测期间生产工况记录及验收监测结果 (20)表八验收监测结论 (22)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外环境关系图附图3项目平面布置图附件:附件1辐射安全许可证复印件附件2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攀环核[2018]3号)附件3调整放射防护委员会成员及职责的通知附件4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安全和防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附件5放射诊疗质量保证大纲和质量控制计划附件6辐射诊疗设备的维护、维修制度附件7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附件8辐射工作场所监测制度附件9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及个人剂量管理制度附件10辐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附件11辐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附件12监测仪表使用与检验管理制度附件13放射源与射线装置台账管理制度附件14DSA X射线机操作规程附件15场所分区管理规定附件16X射线诊断中受检者防护规定附件17血管造影室患者管理规定附件18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累积结果表附件19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证书附件20辐射环境现状验收监测报告建设项目名称新增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DSA)核技术利用项目建设单位名称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项目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迁建建设地点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桃源街27号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二住院楼一楼主要产品名称/设计生产能力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二住院楼一楼预留DSA机房内新增使用一台飞利浦Allura Centron型DSA,该DSA额定电压125kV,额定电流1250mA,属于Ⅱ类射线装置。

本项目DSA年出束时间约200h,其中拍片50h,透视150h,出束方向由上往下。

实际生产能力与设计生产能力一致建设项目环评时间2018年09月开工建设时间由原预留机房改建而成调试时间2018年10月验收现场监测时间2018年11月01日环评报告表审批部门攀枝花市环境保护局环评报告表编制单位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环保设施设计单位/环保设施施工单位/投资总概算648万元环保投资总概算24.6万元比例 3.8%实际总概算623.1万元环保投资37.1万元比例6%验收监测依据1.有关法律、法规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449号令);⑸《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8号);⑺《四川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6月1日起实施;2.技术导则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量规范》GB/T14583-93;⑷《四川省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督检查大纲(2016)》川环涵[2016]1400号;⑸《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号。

3.环评及批复文件⑴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新增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DSA)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⑵攀枝花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新增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DSA)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攀环核[2018]3号)。

验收监测评价标准、标号、级别、限值本次验收监测执行的电离辐射标准为:《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的相关标准限值(职业人员年剂量为20mSv,公众年剂量限值为1mSv)。

另外按照环评批复中的要求,辐射工作人员去5mSv/a作为剂量管理约束值,而公众取0.1mSv/a作为剂量管理约束值。

表二工程建设内容:1、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单位及性质项目名称:新增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DSA)核技术利用项目建设地点: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桃源街27号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二住院楼一楼建设单位: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性质:改扩建2、项目工程内容、规模:2.1项目主体工程及辅助工程本项目在攀枝花市东区炳草岗桃源街27号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二住院楼一楼预留DSA机房内新增使用一台飞利浦Allura Centron型DSA,该DSA额定电压125kV,额定电流1250mA,属于Ⅱ类射线装置。

本项目DSA年出束时间约200h,其中拍片50h,透视150h,出束方向由上往下。

本项目主要将医院第二住院楼一楼预留机房改建为DSA机房及配套用房。

改造后,机房南侧为控制室及医生通道;北侧为缓冲间、设备间及污物通道,西侧为院区公路,东侧为病人通道。

DSA机房面积35.5m2,净空尺寸7.4m(长)×4.8m(宽)×2.9m(高);机房东南北三面墙体为370mm厚实心砖墙加2mm厚铅当量的硫酸钡水泥;西面墙体为370mm厚实心砖加不低于2mm厚铅防护当量的铅板;机房楼顶为18cm厚钢筋混凝土,并满铺不低于2mm 厚铅防护当量铅板,机房采用铝扣板吊顶,净空高度2.9m;观察窗为不低于3mm厚铅防护当量的铅玻璃;铅门共四扇,均不低于3mm厚铅当量,分别位于机房与控制室之间,机房与候诊区通道之间,机房与污物间之间,机房与缓冲间之间。

项目实际建设内容、建设规模与环评及批复一致。

项目组成和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详见表2-1表2-1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主要环境问题与环评批复是否一致主体工程DSA机房面积35.5m2,净空尺寸7.4m(长)×4.8m(宽)×2.9m(高);机房东南北三面墙体为370mm厚实心砖墙加2mm铅当量厚度的硫酸钡水泥;西面墙体为370mm厚实心砖加不低于2mm厚铅防护当量的铅板,机房楼顶为20cm厚钢筋混凝土,并满铺不低于2mm厚铅防护当量铅板,机房采用铝扣板吊顶,净空高度 2.9m;观察窗为不低于3mm厚铅防护当量的铅玻璃;铅门共四扇,均不低于3mm厚铅当量,分别位于机房与控制室之间,机房与候诊区通道之间,机房与污物间之间,机房与缓冲间之间。

X射线、臭氧一致辅助工程DSA控制室1间,占地面积12m2;更衣室2间,占地面积4.5m2;无菌间1间,占地面积13m2;设备间1间。

医疗废弃物一致公用工程配电、供电和通讯系统等/一致办公及生活设施办公用房、卫生间生活废水、生活垃圾一致2.2项目环保工程及环境管理制度①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本项目属改扩建项目,通过现场检查情况,本项目的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营,满足“三同时”的要求,落实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

②根据项目环评及批复文件的要求,需投入的环保设施落实情况见表2-2表2-2环保设施落实情况一览表项目环保设施数量投资金额(万元)落实情况整改要求屏蔽措施DSA机房:包括四周墙体及屋顶1间13.0已完成建设/铅防护门4套7.0/铅玻璃观察窗1套安全装置操作台和床体上“紧急止动”装置2套0.6已配置/对讲装置1套0.1已配置/门灯联锁装置1套0.5已配置/监测仪器及警示装置个人剂量报警仪2台/已配置/个人剂量计24个/已配置/警示标牌和工作状态指示灯1套0.4已配置/个人防护用品铅衣、铅围脖3套1.7已配置/铅眼镜2套已配置铅防护吊屏1套/设备自带/通排风系统通排风系统1套/计入机房建设费/辐射监测便携式X-γ监测仪1台/已配置/射线装置工作场所监测费用1项 2.0已预留/其他应急和救助的物资准备1项 2.0已预留/辐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应急人员的组织培训1项8.0已预留/合计(万元)37.1//③、项目辐射安全管理及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见表2-3表2-3辐射安全管理及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表项目环保要求落实情况整改要求辐射安全和防护管理制度设有专门的安全和辐射防护管理机构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会长的辐射防护委员会,并任命了成员,包括张力,殷艺丹,刘亮显,张敏,牛瑞丽,陈首名,韦章诚,钟海蓉,秦宏敏,宋旭,雷小林,李长龙,刘云诗,吉春冬,罗群,刘文值等。

明确了成员组成及职责/制定辐射防护制度、射线装置操作规程制定了《放射防护委员会》、《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安全和防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SA操作规程》、《辐射诊疗设备的维护维修制度》、《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辐射工作场所监测制度》、《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及个人剂量管理制度》、《辐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辐射工人员培训管理制度》、《放射源与射线装置台账管理制度》《质量保证大纲和质量控制检测计划》、《测仪表使用与校验管理制度》、《场所分区管理规定》、《X射线诊断中受检者防护规定》、《患者管理规定》/操作人员配有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共计24人/所有操作人员均需参加环保部门组织的人员上岗证培训,培训合格持证上岗本项目共有辐射工作人员24人,均已参加环保部门组织的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通过规定的课程考核,成绩合格,并取得证书持证上岗/台账管理建立射线装置台账制度制定了射线装置台账管理制度,并已建立射线装置台账并及时更新,将新增射线装置纳入全院辐射安全管理中/分区管理放射性工作场所应实行分区管理工作场所按照控制区、监督区实行分区管理,防护门上张贴有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及安装工作状态警示灯/危险废物管理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还应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数字显影技术,打印出的胶片由病人自行带走,不产生废显影液、废定影液和废胶片,运行中产生的少量臭氧经排风系统排入大气/个人剂量档案工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剂量仪、建立个人剂量档案辐射工作人员均配备了个人剂量计,建立了个人剂量档案并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检测/档案记录建立剂量片收发档案;个人剂量档案;运行、巡查及监测记录,并存档备查建立了个人剂量档案、检修维护制度、辐射工作场所监测制度,每月对辐射场所周围进行自我监测,确保防护设施实时有效,项目运行时做好各项记录/应急预案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制定了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并已上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