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通识选修课课程论文考试(封面)
2011 ——2012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任课教师:杨玲
学生姓名:陈晨
班级:会计0805
学号:2110908134
论文题目:普京政府外交风格和特点
内容摘要:普京2000年至2008年任总统期间,使俄罗斯在军事与政治实力上均有相当的提升,外交政策较之其他人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俄罗斯时政外交政策方针战略多极化
普京政府外交风格和特点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世界众所周知的“铁腕总统”,现任俄罗斯总理,并已宣布参选2012年总统,获胜几率很高。
普京2000年至2008年任总统期间,使俄罗斯在军事与政治实力上均有相当的提升,普京在俄罗斯国内获得了极高的支持率。
在其担任总理期间,也深得民心,政绩斐然。
所谓普京外交,是指俄罗斯在普京总统领导时期所形成的一系列外交方针、政策、行动的综合体系。
与以往的俄罗斯外交相比,普京外交有着极其与众不同之处,拥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
首先是延续性。
所谓延续,直接意义上是指对叶利钦时期合理做法的继承,对其失误或者不合时宜东西的扬弃,并根据形势变化加以调整。
叶利钦当政九年,其业绩经济不如政治,内政不及外交。
对外关系的一大建树,是促进了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叶利钦后期,通过对当初向西方“一边倒”外交教训的反思,“重新发现了自己的利益所在”,转而奉行多方位外交。
其次是务实性。
普京接手的俄罗斯,如他上任伊始所言,处于“最困难的一个历史时期”。
普京当选总统后不几天,俄政策谘询机构——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发表了一篇关于俄罗斯战略的长篇报告,在《俄罗斯对外政策面临21世纪的挑战》章节中,呼吁新领导确立“符合俄罗斯利益和力量的外交战略”,采取“有选择地参与”国际事务的新战略构想。
该报告蕴涵的韬光养晦原则和全面战略收缩方针,显然被普京所接受,并付诸外交实践。
紧接着是平衡性。
平衡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最大利益。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利益平衡性决定了政策平衡性。
只有准确地估量自己国情,全面地审视自己所处的国际环境,遵循平等、互利、双赢的原则,才能借助和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为本国的发展谋取最大限度的好处。
普京高度评价政策平衡性。
在经过他批准的俄外交构想中称:“这是由俄罗斯作为一个欧亚大国的地缘政治地位决定的,这种地位要求最合理地分配各个方面的努力”。
再次是相容性。
这是国家利益的需要,也是形势变化使然。
改善对美关系无疑是俄外交最重要的也是最棘手的任务。
普京表示深信,“‘冷战’不仅结束,而且世界上已经建立了使俄罗斯和美国可以齐心协力地解决许多当代经济性的和安全领域的问题的条件。
”而美国对俄采取的则是利用加限制的政策。
于是,彼此之间形成摩擦与妥协并存的局面。
普京的办法是“学会了坚决地但是决不发生对抗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务实外交要求随机应变。
最后是隐蔽性。
普京曾经说过:“很清楚,今天我们对国际局势施加影响的手段客观上并不是我们所希望拥有的那么多。
”怎么办?大话少说,实事多做,这是普京高明之处。
俄不再把促进世界多极化挂在嘴边,有人误解为俄放弃了多极化构想,其实这只是被俄国的所作所为迷惑了。
当今的时政外交,使普京和梅德韦杰夫都已经深深认识到,俄罗斯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平稳发展。
俄需要稳定发展十年,需要十年的正
常生活和目标明确的工作,需要恢复20世纪失去的东西。
这意味着俄对外政策在“长普京时代”仍将首先是内向化的,即以是否有利于俄重新崛起、是否有利于俄国家利益为核心指标。
在外交路线上,普京的强硬立场,几乎是戈尔巴乔夫及叶利钦等领导人“软弱”的反义词,普京“慕尼黑谈话”后,俄罗斯基本恢复了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能力相对等的大国地位。
可以说,“普京热”,就是俄罗斯民众对以往领导人的失望之后,重新捧出来的一个新精神领袖,普京的“隔代连任”,其意在俄罗斯的稳定发展,利于普京政策的延续。
可以预期,如果2012年再次当选总统,普京的第三个任期在对外政策上可能较头两个任期更温和,但不会改变俄强势外交的总体方向应该注意到,从叶利钦时代起到普京执政8年,俄罗斯外交的主线都是欧洲中心主义或者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俄始终想向西方靠拢,但一次次头撞南墙,随后又一次次地尝试。
有分析称,梅德韦杰夫时期俄美关系“重启”的设计师其实是普京。
可以想象,如果西方能认可俄作为独立平等的伙伴,尊重其利益,俄与西方关系完全可能迎来新的“机遇之窗”。
这意味着,普京的回归或许会在短期内导致西方对俄的猜忌和疑虑,但长远看西方将不得不面对这位政治强人继续长期执政的现实并与之开展实用主义的外交关系。
尤其是在全球权力转移的大背景下,俄与西方关系发生任何冲突将很可能限定在可控范围之内。
于中俄关系,这是俄罗斯外交的亮点,俄对中俄关系的重视也是发自内心的,但俄国内对中国发展的担忧、疑虑始终存在。
中俄关系的机制化决定了中俄关系的稳定性。
而战略利益大局决定了不管俄是
谁主掌外交,都必须推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当前的中俄关系症结不在于领导人的更替,而在于其合作内容的进化。
经过20年的发展,中俄关系已经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也处于进一步突破、升华的关键阶段。
中俄关系除了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外,也积累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其核心问题则在于处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双崛起”状态中中俄两国如何实现和谐相处。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俄罗斯已意识到,俄罗斯对亚太事务参与明显不足对其大国地位造成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特别是在筹备2012年符拉迪沃斯托克亚太经合组织峰会背景下,俄罗斯越来越明确主张亚太地区必须建立新的地区安全和发展模式,其潜在之意在于通过增加俄罗斯对亚太事务的参与,解决中美(西方)关系对抗性的潜在上升这一核心问题,为俄罗斯谋求最大利益。
中俄双边关系、中美俄三边关系在“长普京时代”将迎来新的局面。
普京曾经豪迈地说过,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的俄罗斯。
“长普京时代”的到来将对此作出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