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炎试题含案例分析题(内容清晰)

脑炎试题含案例分析题(内容清晰)

脑炎
单选题:
五年以内:
1.出生时已存在以后永不消失的反射是(C)
A觅食反射B吸吮反射C角膜反射D握持反射
2.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确诊的重要依据是:(A)
A. 脑脊液检查
B.血常规检查
C.血培养检查
D.头颅CT检查
3.小儿病毒性脑炎出现脑疝的表现为(D)
A发热B头痛C呕吐D瞳孔不等大
4.80%小儿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病原体为(A)
A肠道病毒B、疱疹病毒C、虫媒病毒D、轮状病毒
5.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B)
A 直接感染B血性感染C周围感染D淋巴感染
6.化脑患儿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突然意识障碍加重、瞳孔不等大应考虑(C)
A补液量不足B抗生素剂量不足C合并脑疝D正常反应
7.患儿,男,因发热、惊厥3次入院,体温39.2℃,脑脊液结果提示化脑,此患儿最主要的护理诊断(A)
A体温过高B受伤的危险C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D急性意识障碍
五年以上:
1.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发病的高峰年龄是(B)
A 新生儿期B婴儿期C幼儿期D学龄前期
2.小儿病毒性脑炎出现脑疝的表现为(D)
A 发热
B 头痛C呕吐D瞳孔不等大
3.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B)
A 大肠埃希菌 B.脑膜炎双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溶血性链球菌
4.2个月婴儿患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肠道革兰阴性杆菌是(A)
A大肠埃希菌B变形杆菌C流感嗜血杆菌D脑膜炎双球菌
5.护士遵医嘱应用降颅压药物(甘露醇),为使血中尽快达到所需药物浓度,下列哪项操作最正确(A)
A缓慢推注后静脉点滴B先静脉点滴后缓慢推注C静脉点滴即可 D缓慢推注即可
6.化脓性脑膜炎典型的临床表现是(B)
A中枢性运动障碍B感染中毒症状、颅内高压表现、脑膜刺激征阳性C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D 以抽搐伴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7.该患儿应用地西洋及苯巴比妥等止痉治疗后最应注意的是:(A)
A 呼吸抑制
B 心率增快
C 血压增高
D 休克
多选题:
5年以内:
1.脑膜刺激征包括(ABC)
A颈强直B克氏征阳性C布氏征阳性D巴宾斯基征阳性E奥本海姆征阳性
2.关于新生儿脑脊液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BCDE)
A新生儿脑脊液量较多B正常脑脊液外观透明C新生儿细胞数可达20×106/L
D氯化物含量118~128mmol/LE糖含量2.8~4.4mmol/L,蛋白不超过400mg/L
3.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并发症(ABC)
A硬脑膜下积液B脑室管膜炎C脑积水D癫痫E脑性瘫痪
4.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有(ABCDE)
A外观清亮B压力正常或增高C糖和氯化物一般正常D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多
E蛋白质多正常或轻度增高
5年以上:
1.患儿被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但是脑膜刺激征却不明显,说法错误的是(ABDE)
A机体反应差 B脑膜炎症反应不如年长儿强 C婴儿颅缝与囟门未闭,对颅内压起缓冲作用D颈肌不发达 E大脑处于抑制状态
2.有关化脓性脑膜炎处理错误的是(BCDE)
A保持安静,头侧位以防窒息 B硬脑膜下穿刺时应侧卧位,固定头部 C重症患儿输液速度宜快,防止休克 D颅内压高的时候应适量放出脑脊液 E硬脑膜下积液者可穿刺放液,每次不少于30ml
3.病毒性脑炎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ABCDE)
A惊厥B意识障碍C颅内压增高D运动功能障碍E精神情绪异常
4.下列关于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说法错误的是(ABC)
A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多有严重意识障碍和惊厥B常联用无环鸟苷10-14天抗病毒治C患儿近1-3周多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史D应减少患儿烦躁与哭闹E吞咽困难或昏迷的患儿应尽早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
案例分析一:
患儿,男,年龄9月,主诉:发热三天,呕吐伴抽搐一次入院,患儿两天前开始发热,体温38.5-40.0℃,持续不降,伴有流涕、咳嗽、烦躁不安。

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量多,呈喷射状,入院当天突然出现抽搐,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四肢强直,持续3分钟。

患病以来,精神萎靡,大小便正常。

查体:T:39℃,P:150次/分,R40次/分,BP90/60mmHg,体重9.0Kg,患儿精神萎,嗜睡,皮肤黏膜未见瘀点瘀斑。

前囟1.0cm,隆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鼻部通气良好,咽部红,颈抵抗,双肺呼吸音粗,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肋下1.5cm,剑突下1.0cm,质中,脾脏未扪及,脊柱四肢发育正常。

颅脑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

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
O,外观浑浊,白细胞1620×10E6/L,多核(+)。

辅助检查:脑脊液检查结果:压力230mmH
2
0.82,单核0.18,蛋白900mg/L,糖2.24mmOL/L,氯化物100mmOL/L,血常规:WBC16×10E9/L,多核0.72,单核0.28.尿粪常规、肝功能均正常。

胸部X线未见异常,给予抗感染、止惊、脱水等治疗。

五年以内:
1、患儿的可能医疗诊断?
答:化脓性脑膜炎。

2、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的区别?
答: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混浊或呈乳白色,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达1000×10E6/L以上,白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和氯化物含量显著下降,糖<1.1mmol/L,甚至难以测出;蛋白质明显增高,定量>1.0g/L。

涂片格兰染色检查可早期确定致病菌,指导治疗。

病脑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增高,外观清亮,白细胞总数轻度增多,一般小于<300x10E6/L,白细胞分类在病程早期以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大多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在正常范围。

3、腰穿术后的护理要点?
答:术后去枕平卧4~6 小时,头偏一侧,防止呕吐引起窒息,避免头部抬高,可适当转动身体。

观察穿刺点局部敷料是否潮湿,有无渗血渗液,24小时内不宜淋浴。

观察患儿有无头痛、腰痛、脑疝、感染等不适,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给予处理。

五年以上:
1.此患儿易出现哪些并发症?
答:硬脑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脑积水。

2.患儿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脑膜剌激征不明显是由于?
答:婴儿颅缝与囱门未闭,对颅内压起缓冲作用。

3.脑膜刺激征包括哪几项?
答:颈项强直、克尼格氏征、布鲁津斯基征。

4.护士在巡视病房期间,发现患儿双眼凝视、四肢肌张力增高,应首先采取何种措施?
答:①患儿发作时不要搬运,就地抢救。

②立即让患儿去枕平卧,吸氧,松解衣扣,头偏向一侧,头下放置柔软的物品。

③将舌轻轻向外牵拉,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引起呼吸不畅,已出牙的患儿在上下齿之间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牙关紧闭时,不要强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

④及时清除口鼻咽分泌物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⑤专人守护,防止坠床和碰伤,对有可能发生皮肤损伤的患儿应将纱布放在患儿的手中或腋下,防止皮肤摩擦受损。

⑥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械。

案例分析二:
患儿,男性,5岁,因“反复发热4天,四肢乏力2D,惊厥1次”急诊入院。

入院当日凌晨出现惊厥发作1次,表现为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强直,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无二便失禁。

持续十余分钟后,四肢强直小时,但意识仍未恢复。

查体:T:38.6℃,浅昏迷,颈稍抵抗,心肺听诊(-),腹平软,布氏征可疑阳性,双侧克氏征阴性,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

第二天意识恢复后查体:四肢肌力下降,以下肢为著,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左手握持教右手弱,四肢皮肤感觉对称。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6.58×10E9/L,N55.9%,L47.2%,肝功能、电解质、肾功能、血糖正常,脑脊液检查结果:压力22MMH
O,脑脊液常规加生化为无色、透
2
明、蛋白质(+),细胞总数40×10E6/L,有核细胞总数2010E6/L,,总蛋白0.46G/L,糖2.9mmol/L,氯化物126mmol/L脑脊液LDH 22U/L,脑电图示儿童异常脑电图,慢波活动增多,以枕区明显。

诊断:病毒性脑炎。

治疗:给予抗病毒、止惊、脱水等治疗。

5年以内:
1、该患儿患此疾病可能性最大的原因是什么感染?
答:肠道病毒,如柯萨奇、艾柯病毒。

2、患儿进行脱水治疗,常用药物是什么?
答:20%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

3、脱水治疗过程中,如何护理?
答:应用脱水药物时,需严格执行医嘱,滴速宜快,并应观察有无脱水过度造成的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情况,如发现及时通知医生,在应用脱水药物时候,防止渗入皮下,造成局部组织水肿和坏死。

5年以上:
1、患儿的肌力是4级,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能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

2、肌力如何分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