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街道

北京市街道

附件1:
北京市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
评估操作细则
为完善社保所评估标准,规范社保所评估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统一社保所评估方法,保障全市社保所评估结果的科学、客观和公正,根据《关于印发北京市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京劳社服发[2006]64号)制定本细则。

一、评估操作细则
(一)基础设施、设备
1.办公服务场地
服务大厅:社保所应提供服务大厅实际面积的相关材料,如不能提供,评估时进行实地测量。

档案室:不能满足需要是指档案室不能存放全部退休、失业人员档案。

六防设施是指防光、防虫、防火、防盗、防霉、防潮。

职业指导室:在服务场所应有职业指导室或窗口的标识。

无标识不得分。

2.基本办公设备配置
计算机:现场清点在用电脑,与工作人员花名册对比,少于
工作人员数量不得分。

信息传输手段:现场登录“北京就业网”、“低保系统网”和“优抚系统网”进行测试,不能登录或不能正常使用不得分。

传真机:应摆放在社保所办公、服务场所,并现场进行测试。

社保所办公、服务场所内没有传真机不得分。

3.服务设施
业务服务区:有专门区域对外接待服务对象办理业务。

政策咨询区:社保所服务场所内应有政策咨询的标识,并有工作人员负责。

无政策咨询标识或无人值班均不得分。

便民服务区:有专门的区域摆放方便服务对象使用的纸、笔、老花镜等。

无障碍设施:有方便残疾人及老年人服务对象的坡道,未设坡道不得分。

(二)基础工作
1.制度建设
工作制度:市里未出台统一的制度前,评估时社保所应有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档案管理、财务管理、业务培训、信息报送、内部监督、外部监督等8项制度,并采取上墙、滚动屏、装订成册摆放在服务大厅等形式公示。

工作流程:按照社保所工作指南要求,凡涉及社保所的业务
应按照要求统一工作流程。

2.基础台帐
台帐设立:按照“北京市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评估工作评估(检查)表”中台帐设立的要求,逐一进行检查。

台帐管理,数据报送:当月报表与台帐进行核对,随机与台帐中服务对象进行核实,至少与4名服务对象核实。

3.服务规范
服务环境整洁:工作人员工位整齐有序,公共场所物品摆放整齐。

服务功能区标识:服务大厅业务服务、政策咨询、政策索取、便民服务、等候休息五区划分明显,有明显的标识。

五区不分、没有标识不得分。

工作人员挂牌服务:工作人员有统一的胸牌或桌牌,并坚持佩戴和摆放。

4.上报信息
上报市级相关部门的工作动态及信息:通过“北京就业网”上报市劳服中心及通过“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管理系统”上报市民政局的信息数,上报市级如“北京劳动报”等相关部门的信息要有原件及登载的报样。

上报市劳服中心的信息数由市劳服负责统计,上报市民政局的信息数由民政局进行统计,登载在其他媒
体的信息由社保所进行汇总,提交评估机构。

(三)队伍建设
1.编制落实
工作人员按照编制到位、到岗率:社保所应有区县编制部门批复编制数的文件复印件,同时提供社保所花名册及考勤表。

工作人员在其他科室工作属于未到岗。

2.职业水平
大专以上学历:社保所提供全部工作人员的学历证书,将学历证书与工作人员花名册进行比对,未达100%此项指标不得分。

相关职业资格:包括职业指导师、会计、统计、社会救助工作岗位等职业资格及职称。

社保所应提供全部职业资格及职称证书,将证书与工作人员花名册进行比对,未达95%不得分。

3.培训制度
制度落实:检查社保所和工作人员学习记录。

4.经费保障:向所长及主管领导、相关部门进行了解是否有经费保障社保所正常工作支出。

5.协管员管理
社区(村委会)聘用劳动保障和社会就助协管员:社保所应提供协管员花名册,并与社区数、村委会数进行比对,低于标准不得分。

协管员例会、培训:查阅社保所例会、培训及协管员记录本。

协管员考核:查阅对协管员进行考核的全部记录。

(四)业务工作
1.就业目标
就业资金管理:与上年度负责审计工作的市级相关部门进行核实。

就业目标4.1.2至4.1.10项:由区县提供上一年度的各街道、乡镇各项业务工作指标分解表及年底完成情况表,评估时进行比对。

2.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收缴医药费单据准确率:评估时与区县医保中心电话核实。

基本形式的退休人员养老资格认证:评估时随机与退休人员进行电话核实,至少核实两名退休人员。

发放退休人员联系卡:随机与退休人员进行电话核实,至少核实两名退休人员。

组织退休人员活动:查阅活动记录,与基本形式管理的退休人员总数进行比对。

3.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4.3.1-4.3.9项由区县民政部门提供上年度街道、乡镇社保所低保待遇受理情况。

4.优抚保障
4.4.1-4.4.3项由区县民政部门提供上年度街道、乡镇社保所优抚对象动态人数变化情况,与社保所情况进行比对。

随机与优抚对象电话核实发放时间及金额情况。

5.就业服务
政策咨询:随机抽查2名工作人员掌握政策及各项业务办理的程序和流程;
职业指导:现场随机抽查2个问题了解工作人员提供职业指导的基本技巧及基本方法。

职业培训:区县劳动保障部门提供职业培训的指标分解表及完成情况表,进行比对。

创业项目推介:现场查看有无创业项目展示。

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查阅借款人的经营和还款情况跟踪记录本;查阅信用社区社保所工作人员及专职劳动保障协管员业务培训考核合格证书。

无还款情况记录本和业务培训合格证书不得分。

6.社会保障服务
失业保险待遇管理服务:查阅失业保险金发放、医疗补助及求职活动台帐,与登记失业人员核对。

养老保险:查阅自谋职业、弹性就业、失业人员办理退休的
台帐,随机电话抽查2名退休人员了解情况。

(五)监督评议
1.监督
业务公开、公示:失业人员失业登记、职业指导、就业登记、档案接收、申领失业保险金、医疗补助、申请退休、申领《再就业优惠证》的工作程序及流程图进行公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及加入公益性就业组织、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工作程序及流程图进行公示;小额贷款申请的工作程序及流程图进行公示;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医疗费用报销的工作程序及流程进行公示;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居民生活困难补助,城市特困人员医疗补助,城乡特困人员教育救助,城乡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城市特困人员廉租住房的工作程序及流程图进行公示。

市、区两级监督员监督:以市、区劳动保障局、民政局受理举报情况及市、区两级监督员明查暗访社保所情况为依据进行评估。

社会监督:查看社保所是否有意见箱及是否公开市、区县举报电话。

2.评议
服务规范:查阅社保所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情况表;并结合
区县满意度测评情况进行评估。

依法办事:以市劳动保障局、民政局受理举报电话情况及查看意见箱是否有举报信为依据进行评估。

二、评估结果的形成
1.社保所自评后,根据得分多少确定本所的等级,向区县评估机构提出相应级别的申请。

2.区县评估机构负责三星及以下级别的评估,根据社保所申请的级别进行实地评估,确定相应级别报市级评估机构。

同时向市级评估机构推荐四星级社保所的申请。

3.市级评估机构对区县确定的三星及以下级别的社保所进行抽查,抽查结束后向区县评估机构反馈抽查结果。

对申请四星级的社保所进行评估,并向全市公布社保所评估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