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特色风味小吃

天津特色风味小吃


耳朵眼炸糕
天津三绝食品之一,用优质糯米作皮面,优质红小豆、赤白砂糖炒制成馅,以香油炸制而 成。成品外型呈扁球状,淡金黄色,皮外酥脆内软粘,馅心黑红细腻,香甜适口,是津门 多年来深受欢迎的标志性特产。
石头门坎素包
天津传统风味小吃。由清末天后宫旁的真素园餐馆发明,馅料讲究,作工精细,以木 耳、花菜、豆皮、口蘑、香干、面筋、豆菜、腐乳、麻酱、香油等作为馅料,每个包子 都捏成21个摺,旺火蒸十几分钟即熟。特点是馅大皮薄、香味浓郁。 天津的素食小吃中,深受人们欢迎的当推 100 石头门坎素包,开业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石头门坎素包店原为清乾隆末年在宫南大街开 业的真素园。店主为防夏季雨水入店,在门口 垒了一道石头门坎,久而久之,这一特征成了 真素园的别名。今在南市食品街和风味食廊的 店名就叫“石头门坎素包店”。石头门坎素包 馅中共投入19种副料,均为各地名产,制成的 包子薄皮大馅,有咬劲,其浓郁独特的素香味, 食之回味无穷,尤为老年人喜食,确为天津的 独特传统风味小吃。
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麻花选料考究,工艺精良,色泽金黄,酥脆 香甜,风味醇厚,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什锦夹馅 的麻花不仅酥脆不艮、口感油润、越嚼越香、甜口 适度、造型美观,而且由于炸得透,无水分,不含 防腐剂,春秋季可存放三个月,夏季也可存放两个 月,令人叫绝,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 绵软、不变质。 其制作考究、料精货实。每个麻花中都夹有一棵 由桃仁青梅、桂花等十几种小料配制成的什锦馅 酥条,再和麻条、白条拧成5个花。用花生油微 火炸透。出锅后放上冰糖和青红丝。特点香甜、 酥脆,放置数月不绵软、不变质、不走味。19 89年获全国食品金鼎奖和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 银质奖。1991年荣获全国驰名商标提名奖。 天津卫赫赫有名的食品“三 绝”之首。桂发祥的十八街 麻花创立了百年字号,成为 天津百姓的最爱食品。
天津特色风味小吃
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 全国,名扬中外。狗不理包子倍受 欢迎,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 究,在选料、配方、搅拌以至揉面、 擀面都有一定的绝招儿,做工上更 是有明确的规格标准,特别是包子 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是18个褶。 刚出屉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 柔,看上去如薄雾之中的含苞秋菊, 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 而不腻,一直深得大众百姓和各国 友人的青睐。
芝兰斋糕干
天津著名风味小吃。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芝兰斋创始人于天津沈庄 大街开店制售糕干,因产品质佳价廉,颇受人们喜欢,以致成为农历正月 人们最喜欢的食品,并传承至今,成为特色小吃之一,它和一般糕类的区 别是糕内有馅。 米面松软洁白, 馅心任意配制, 入口柔软而筋道, 不噎口,不粘牙, 越嚼越香,凉热 皆宜。
罗汉肚
罗汉肚,酱制食品。由天津狗不理包子总店采用传统的酱制方法研制生产。因肉 皮层次分明,形似罗汉的肚子而得名。特点:紧固不散,光泽透明,口感咸鲜, 适 口不腻,酱香醇厚。
锅巴菜
锅巴菜是独特的风味小吃,天津人普遍喜欢吃。锅巴菜的主料锅巴,以 上等绿豆和优质小米水磨成浆,摊成薄煎饼,切成柳叶块。以香油、姜末、 葱花、面酱、酱油、酱豆腐等打成卤。然后,将锅巴放入卤内,轻轻拌合, 以锅巴完全沾满卤为止,随即盛人碗内,再洒上辣油、香油、麻酱、酱豆腐 汁、香菜叶等。锅巴菜酥爽清香,滑润适口,再配以芝麻烧饼,风味异常。
煎饼果子
煎饼果子最是出名,饭店酒楼里是吃不到的,唯有到一个个推着小车的 商贩处才能品 味到含着浓郁津味文化的市民小吃。说它是市民小吃一点 也不为过,它是千千万万天津人每天的必备早点,虽然平民之极,但是 却也别有一番精致在其中。
制作小组
创意策划: 刘沄沛 PPT制作:唐悠靖 音乐剪辑:闫信超 版面设计: 李红 素材收集:曹欢欢 冉文华 吴兴让
京东大肉饼
京东肉饼是地道的北方风味。以牛羊肉猪肉为馅,以河北香河最为出名,京东肉饼是和南 方风格不同的,皮薄,肉厚,油旺旺的,吃起来面质软和,肉鲜细嫩,既可当菜,也可做 主食。品种达十几种。
羊油香菇豆腐脑
在天津吃豆腐脑的机会很多,品种也 多。其豆腐也是非常鲜嫩滑软入口即化, 卤汁儿味道鲜美配料俱佳,小料齐备。天 津卫的豆腐脑大多都是从河北引进的,久 而久之天津便有了自己的风味豆腐脑。天 津豆腐脑的卤汁儿配料很讲究,有香菇丝、 花菜、木耳、香叶水、大料过油炸香对水 熬之,再讲究一点的放一些高汤,最后用 水淀粉勾芡,粘稠度适中。当盛上一碗豆 腐脑时,先将花椒油、蒜泥配入,再淋上 芝麻酱,辣油随意。再配上当年的新蒸的 玉米面窝头或贴饼子,那吃起来才叫一个 香!
贴饽饽熬小鱼
贴饽饽熬鱼是一道最普通不过的天津家常小吃。特点是饽饽颜色金黄、 底面焦脆,小鱼味鲜汤浓,鱼骨酥软。具体作法是:用新玉米面加酵 面、碱、清水揉成面团,用两手拍打,以使面团光滑;把新鲜小鱼刮 鳞去鳃,洗净,沾上面粉后放入油锅炸至金黄捞出,再放入用葱、姜、 蒜、大料炝锅的大锅中,加酱油、醋、精盐等佐料,并注入清汤,待 汤沸时,把先前作好的饽饽贴在铁锅壁上,盖严后10分钟,二味俱熟。
天津大糖堆儿
冰糖葫芦的别称 仅在天津地区使用。 冰糖葫芦,酸甜可口,不仅好吃,而且十分好 看,红红的山楂按个头排列在竹签子上,外面 还裹着晶莹剔透的糖稀,惹人喜爱。 早些年在春节的庙会上,还时常看见串得长长 的糖葫芦,最顶上还贴着一面小彩旗,一串足有几 十个山楂果。被红红的果实压弯了的竹签子拿在手 中一颤一颤的,更增添了一种节日的喜庆气氛。
驴打滚儿
驴打滚儿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也称豆面 糕。但为什么又称“驴打滚”呢?似乎是一种形 象比喻,制得后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郊野真 驴打滚,扬起灰尘似的,故而得名。这一点连前 人也发出疑问。《燕都小食品杂咏》中就说: “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 ‘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还说:“黄豆 粘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 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 可见“驴打滚”的叫法已约定俗成。如今,很多 人只知雅号俗称,不知其正名了。现各家小吃店 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但大多数已不用黄米面,改 用江米面了,因外滚黄豆粉面,其颜色仍为黄色, 是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小吃。
芝兰斋糕干外观洁白、 不粘牙、不掉面、口感 绵软、之为皮,辅以优质红小豆豆沙、 芝麻、桃仁、葡干、瓜条、桔丁、白糖、红果、玫瑰、奶油、可可等 调配成馅,经包馅蒸熟精制而成。
龙嘴儿大茶汤
茶汤是很有特色的天津特色小吃。香甜味美,口感细腻。
熟梨糕
熟梨糕又叫甑儿糕,是用大米磨成粉渣,蒸熟后作为主料。制作时将米面置于木 甑中,放在蒸锅上蒸一分钟,然后在其上涂抹各种小料即可。有些摊位将制做好的熟 梨糕放在纸上,还有些心思细腻的摊主为了将小本生意立足于长期发展,便开创出自 己独特的风格,还会选用一张薄脆饼托着,而薄饼香脆可口,也很美味。最初只有豆 馅、白糖、红果三种馅料,逐渐发展到囊括橘子、苹果、菠萝、草莓、巧克力、黑芝 麻、香芋等多个品种的小料,形成一种地道的天津风味小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