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任丘的特色文化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任丘的特色文化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教学案例——任丘的特色文化任丘市实小汜水分校王朝运任丘的特色文化设计方案[主题生成]任丘地处华北平原中北部,境内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地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富集,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石油产地和石化基地。

任丘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县市和环京津经济圈的主要市县之一,自“九五”以来,任丘综合实力一直位居河北省“十强”县市前列,并连续多年入围全国“百强”县市。

2014年完成生产总值600.1亿元。

任丘历史悠久,八千年前已有人类繁衍生息,西汉大将军任丘在此筑城为防海口而得名“任丘”,抗战时期任丘人民谱写了白洋淀游击战和地道战等家喻户晓的敌后斗争史。

旅游景区有白洋淀千里堤、鄚州庙、石油矿山公园等,有任丘大鼓、冀中笙管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主题目标]知识和技能:1、初步培养学生策划活动的能力及调查、采访、分析比较的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小队团结协作精神、动手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调关系的能力。

2、在搜集、汇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任丘的一些历史文化、地方美食及其独特制作工艺,拓展见识,提高实践能力,受到启发。

过程和方法:1、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法,在过程中能多问为什么,遇到困难能想办法或寻求帮助解决,遇到分歧能协调。

2、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会并善于运用上网搜集法、采访调查法、资料整理分类法……提高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研究家乡特色文化和美食的兴趣,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实践,产生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实践的快乐。

通过多渠道多方位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美食特色等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打造家乡品牌的美好愿望,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爱乡的高尚情操。

[活动流程]第一阶段-------主题生成阶段一、教师提出活动内容,明确地提出学习的任务:讨论、研究“家乡特色文化、特色美食”问题。

二、全班共同讨论生成研究的子内容,根据学生各自的喜好,组成五个研究小组。

三、小组讨论,确立子课题的名字,为小组取名,每组提出自己的活动口号;策划活动初步方案、明确分工。

四、指出活动需要注意的事项并聘请相应的辅导老师。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一、课内实践1、小组成员或独自或合作或请人帮忙搜集材料后,小组内进行交流补充,提出合理的建议,对材料进行整理分类,策划出活动的具体方案。

组内进行互动评价,多方融合。

2、说说在实践过程中运用的方法,教给学生相应的实践方法:如上网搜集法、采访调查法、资料整理分类法……建议学生学会善于运用身边的人力、物力资源,请求帮助,使实践更充实更完美。

二、课外实践1、修改、确立活动方案后,学生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活动,自主确立活动时间进行采访、搜集等活动。

2、各小组在实践活动中注意积累材料,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修改、充实、整理,确定展示成果的内容、形式和过程。

3、辅导老师关注、了解学生的实践进程,及时给予方法指导和方向性的引导,帮助解决碰到的难题、协调小组的关系。

第三阶段--------汇报阶段1、小组为单位上台用自己选择的内容和设计的形式向全班汇报。

2、小组谈谈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或活动后的感受和收获。

3、设立“表达之星”“想像之星”“收集之星”“动手之星”“团结之星”“魅力之星”等,汇报完毕后互相评价,赠予学生应得之星,以兹鼓励。

第四阶段--------总结拓展阶段学生把搜集、整理、汇报的材料张贴在宣传栏上,扩展本次活动的影响面,和全校师生一起共享资源,分享实践的快乐!任丘的特色文化教学案例第三阶段教学个案———任丘大鼓[活动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任丘大鼓的特点、背景及其悠久的历史文化。

了解任丘大鼓的特色以及正月十三的大鼓会。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任丘大鼓的知识,让学生懂得任丘大鼓浓郁的地方特色,并能够感受任丘大鼓的历史演变和鼓点特色。

情感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大鼓的魅力,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打造家乡品牌的美好愿望,从而激发他们爱国、爱乡的情操。

[活动准备]师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

[活动课时]2课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任丘大鼓(一)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家乡任丘已创建获得“省级文明城市”的美誉,今年我们再一次提名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宣传家乡,展现家乡特色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今后将会有许多来自海内外的商人来此观光旅游或投资,这也正是我们打造家乡品牌的好机会、走出国门的好时机,你们想为咱家乡出份微薄之力吗?(生:想!)2、师: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任丘特色文化---任丘大鼓。

(板书课题)二、交流信息1、小组内交流课前所搜集的有关资料。

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互相交流课前。

3、老师梳理补充。

4、评选1号“魅力之星”——资料最丰富、介绍最精彩的小组。

第二课时任丘大鼓(二)一、复习导入师:时至今日,任丘大鼓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

任丘大鼓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任丘大鼓最初是受宋代“梁红玉击鼓抗金兵”的启发孕生,用于抵御外侵,鼓舞士气。

现在,敲大鼓成了任丘人民逢年过节、农业丰收之后,表达喜悦心情的最为传统的庆典方式。

我们同学们以前后桌为小组进行交流讨论,一会儿看看,谁能告诉老师你对任丘大鼓的认识和理解是什么样子?二、说一说,小组交流让学生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眼中的任丘大鼓特色以及给人的不同感受。

然后向学生介绍任丘大鼓的特点。

任丘大鼓较其他地区的鼓类有着明显的区别。

其明显的特征表现为:一是个儿大。

一般鼓直径在2米左右,用整张黄牛皮精制而成,用铁钉1600余枚,可由8到10人同时敲打。

二是鼓重音厚。

当大鼓擂动时,声如狮吼龙吟,势如万马齐奔。

三是协调得当。

当大鼓进入状态的同时,佐以铙、小钹、铛铛等传统民间器乐随之合拍,更加烘托出大鼓的雷霆之韵、雄浑之情、奔放之趣、整体之美。

任丘大鼓原有套路108种,现巳挖掘鼓谱84套。

任丘每年正月十五前的“大鼓会”,场面宏大磅礴,几十面大鼓贯穿东西,对峙南北,一方面体现出任丘大鼓文化的八面威风,一方面印证出任丘人富裕起来的幸福生活。

观看精彩的任丘大鼓视频资料,让学生再次感受任丘大鼓的魅力。

三、集思广意设计广告词1、师:你们对于我们家乡的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一定的了解。

现在请你们为我们这一骄傲创作一首童谣或设计一句广告词,好吗?2、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印象最深的广告词,引导他们发现广告词的一些特点——意思清楚,简单明了,易于诵读,注意押韵。

3、小组活动,设计广告词或创作童谣。

4、交流汇报,鼓励学生参看其他形式童谣或模仿电视中的情节广告来展示。

5、评选2号“魅力之星”——设计最有新意、表演最有创意的小组。

鄚州庙会与糖墩节[活动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任丘鄚州镇的地理位置及其悠久的历史文化。

了解吕公堡镇的糖墩节的历史文化和由来,并介绍任丘糖墩享有的盛名及制作工艺。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和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和能力。

学习如何设计内容丰富、版面美观、有感染力的手抄报或剪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特色文化和美食,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打造家乡品牌的美好愿望,从而激发他们爱国、爱乡的情操。

[活动准备]1、课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

2、通过视频资料或亲身体会来感受鄚州庙会的热闹,感受任丘人特有的过年味道。

亲自品尝一下任丘糖墩与众不同的口味。

3、通过亲口尝试或调查访问比较一下任丘糖墩与普通糖墩的不同口感。

[活动课时]2课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鄚州庙会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上一周我们齐心协力地推出了我们任丘市的非遗文化——任丘大鼓。

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任丘过年的庙会。

提起庙会,我们不约而同的想起鄚州镇的鄚州大庙。

自古以来,鄚州大庙就享有“天下大庙数鄚州”的美誉,这里是神医扁鹊的故乡,更是我们如任丘人引以自豪的历史遗迹。

2、师:今天,我们要走进鄚州镇,去了解与众不同的鄚州文化。

(板书课题---鄚州庙会)二、认识鄚州大庙以及庙会的历史文化1、小组内交流对鄚州庙会的认识。

2、请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向同学们介绍对鄚州庙会的认识。

3、导:鄚州庙会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

由三部分组成,东殿为扁鹊祠(药王庙);正殿为三皇殿;西殿文昌阁,均高脊翘檐,做工精美,雄伟壮观。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四月十五、九月十五三次庙会,不仅香火极盛而且极为灵验。

寄托中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4、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所搜集到的有关鄚州庙会的图片和信息。

5、引导学生将鄚州庙会同神医扁鹊联系起来,感受任丘历史的渊源和任丘的著名历史人物,感受任丘这片具有浓郁特色的文化土地。

6、老师梳理补充。

大庙由三部分组成,东殿为扁鹊祠(药王庙);正殿为三皇殿;西殿文昌阁,均高脊翘檐,做工精美,雄伟壮观。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四月十五、九月十五三次庙会,不仅香火极盛而且极为灵验。

据说当时一东北大军阀为其生病的母亲千里迢迢前来上香,并许愿:“如果母亲康复就把大庙的台阶全部换为汉白玉”,结果应验。

从此当时的鄚州大庙更是闻名全国。

那个时候的鄚州庙会,商品齐全,花样繁多。

有南方的绫罗绸缎,也有北方的皮毛毡毯,有四川的油漆,浏阳的夏布,也有安徽、湖北的笔墨,还有东北的人参、鹿茸,内蒙古的哈拉尼绒及各地的名货特产。

当时京津著名的商号在鄚州多设有分号,那个时候的鄚州城内,设有三街六市。

即:兴隆街、中和街、广益街;药材市、珠宝玉器市、骡马市、南货市、棉线市、百艺市。

城西一里许有赛马场,城北则是群艺聚集的场所。

庙会期间店铺林立,人潮如涌。

据传说,在庙会期间,赶庙的人们曾几次把井水喝干,牲口只能到七里以外的白洋淀去饮水。

其繁华景象据此可知。

因此也就有了“天下大庙数鄚州”之说。

第二课时糖墩节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上一周我们一起感受了我们家乡---任丘鄚州的庙会,让“天下大庙数鄚州”这一盛名得在我们校园内外得以远播,为家乡打造品牌出了份绵薄之力。

作为任丘人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我们的特色历史文化,你们能不能做到?(生:能!)2、师:今天,我们要走进吕公堡镇后李花村,去了解与众不同的糖墩节。

(板书课题---糖墩节)二、认识糖墩节1、小组内交流品尝糖墩儿的口感。

2、请一名同学扮演小记者现场采访一下大家对任丘糖墩儿的喜爱程度。

3、导:徜徉在火红甜蜜的海洋里,琳琅满目的糖墩儿让人目不暇接,既有普通山楂做成的,也有樱桃、西红柿、香蕉、葡萄、火龙果等做成的。

不但原料花样多,样式也非常可人,既有长达1米多的山楂“巨无霸”,也有小巧玲珑的山药豆。

有的商家还别出心裁,将糖墩儿制成“心型”“人型”等不同造型,让人垂涎欲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