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乌鲁木齐市土地动态变化摘要:利用2000 - 2009 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调查数据, 采用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和同年各类土地的变化比率,对乌鲁木齐市各类土地的变化进行分析。
总结:目前乌鲁木齐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面积始终呈上升趋势,耕地面积的减少、园地面积的增加、农用地种植结构调整及建设用地的增加。
土地利用变化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1 研究区域概况1.1 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基本地理概况:乌鲁木齐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且有,“油海上的煤船”和“煤田上的城市”之称。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 位于亚欧大陆腹地, 地处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
西南部和东北部均为山地, 两侧山地之间为柴窝堡- 达坂城谷地, 北部为乌鲁木齐河与头屯河冲积平原。
乌鲁木齐及其周边的昌吉、米泉、阜康与五家渠市, 在地理空间上分布集中、在经济发展上相互渗透、在交通联系上日益紧密, 已经形成了绿洲型都市圈的雏形。
该区域位于天山中段, 准噶尔盆地南缘。
地势南高北低, 地形主要为山地和平原。
1.2 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基本发展概况:2009 年全市总人口208 万人, 城镇人口173 万, 人均GDP位居西北五省区城市前列。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截至2009 年底,乌鲁木齐市土地总面积1378310.23 公顷(土地面积数据含兵团)。
近期(2010 年),中央明确了援疆工作的大方针,这是对新疆以及乌鲁木齐市的发展战略进行再定位,这次战略定位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明确。
未来的乌鲁木齐市不仅是我国西北部的核心城市,而且也将成为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东北亚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增长、收入增加、技术进步、水资源短缺等土地利用变化的各种自然和社会驱动力极为活跃, 导致了土地利用状况在短期内发生了急剧变化。
在研究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以土地的年变化的速度作为研究的方法:土地利用动态度可定量描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 它对比较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和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都有重要作用。
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表达的是某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 其表达式为:K=(U b - U a )/ U a×1/T×100% (1)(1)式中K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Ua、Ub分别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 T为研究时段长, 当T 的时段设定为年时,K 的值就是该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
本文为了研究的方便采用年变化率,即T设为一年。
2.1 研究数据来源:利用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2000 年到2009 年这10 年间的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调查数据, 因此, 该数据来源可靠、规范, 地类名称、含义及统计口径为国土资源系统统一界定, 具可比性。
2.2 乌鲁木齐市三类土地面积及总面积:根据《土地管理法》的土地分类类型,将土地按其利用状况,划分为农用地(农业生产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三大类。
根据乌鲁木齐的各年度三大类土地利用变化资料整理可得:表(2—1)表2-1 2000—2009年乌鲁木齐市土地面积变化表单位:hm2年份农业用地面积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总面积2000 901406.69 39084.15 163291.95 1103782.792001 909582.13 39267.57 163180.93 1112030.632002 909889.83 39670.29 162494.04 1112054.162003 910109.04 40124.82 161820.39 1112054.252004 909778.36 40741.13 161534.74 1112054.232005 908900.00 42100.00 187391.00 1138491.00 2006 908400.00 42500.00 187491.00 1138491.00 2007 907726.81 43289.46 187374.90 1138391.172008 966916.50 48209.30 178501.82 1193627.622009 948620.76 106995.02 195494.45 1378310.23资料来源:2000 - 2009 年乌鲁木齐统计年鉴与作者计算可以看出乌鲁木齐的土地总面积是一直在增长的,由2000 年土地总面积1103782.79 hm2到2008 年的1193627.62 hm2,乌鲁木齐的面积总量是在增长扩大的。
因为在2009年的数据统计中,土地面积数据含兵团,一方面反映乌鲁木齐土地需求的的增长,另一方面体现了当前乌鲁木齐市总体规划修订对于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的调整。
为了更直观的分析2000—2009年乌鲁木齐三类土地面积变化,建立了(2—1)图。
图2—1 2000—2009 年乌鲁木齐市土地面积变化图2000—2009 年乌鲁木齐三类土地面积中总面积是持续不断的增长中,各类用地都出现一定的增长变化。
2.3 乌鲁木齐市农业用地分析:表2-2 2000—2009年乌鲁木齐市农业用地变化表年份农业用地面积(hm2)年增长率(%)①2000 901406.69 02001 909582.13 0.9072002 909889.83 0.0342003 910109.04 0.0242004 909778.36 -0.0362005 908900.00 -0.0962006 908400.00 -0.0552007 907726.81 -0.7412008 966916.50 6.5202009 948620.76 1.892资料来源:2000 - 2009 年乌鲁木齐统计年鉴与作者计算(①注:年增长率以上年为100%)根据2000—2009 年乌鲁木齐市农业用地表(2—2),乌鲁木齐的农业用地并不是像总面积持续增长的,农业用地在2004 年至2007 年间都呈下降趋势。
说明了乌鲁木齐时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影响到农业用地的保持。
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保增长、保红线”行动的要求和措施,保护耕地,切实保护基本农田是任务的艰巨。
2.4 乌鲁木齐市建设用地分析:表2-3 2000—2009年乌鲁木齐市建设用地变化表年份建设用地(hm2)年增长率(%)①2000 39084.15 02001 39267.57 0.4692002 39670.29 1.02562003 40124.82 1.5362004 40741.13 1.5362005 42100.00 3.2282006 42500.00 0.9502007 43289.46 1.8582008 48209.30 11.3652009 106995.02 100.002资料来源:2000 - 2009 年乌鲁木齐统计年鉴与作者计算(①注:年增长率以上年为100%)可以发现,乌鲁木齐市的最近几年的城市大发展中,城市对土地的需求量是巨大的。
在2009年乌鲁木齐的建设用地达到了106995.02 公顷。
从年增率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每年建设用地都是在稳定增长。
增长幅度可以得出乌鲁木齐市2007 年起建设用地达到快速发展。
在乌鲁木齐新形势下,建设用地的需求会进一步加速增长。
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3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内容是学习贯彻中央关于组织开展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重要决策,对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自治区的首府,其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乌鲁木齐市的城市大发展促进了对建设用地的巨大需求。
在图2—2 2000—2009 年乌鲁木齐市建设用地变化图中可以看到乌鲁木齐市建设用地的巨大增长。
图2—2 2000—2009 年乌鲁木齐市建设用地变化图乌鲁木齐市的土地面积一直保持增长,与建设用地的增长是密切相关的。
通过《图2—3 2000—2009 年乌鲁木齐市总面积与建设用地比较图》可以清晰看出两组数据具有一致的走势,总面积的增长随建设用地的增加的。
图2—3 2000—2009 年乌鲁木齐市总面积与建设用地比较图2.5 乌鲁木齐市未利用地分析:乌鲁木齐市未利用地的分析如表(2-3),图(2-4)。
表2-3 2000—2009年乌鲁木齐市建设用地变化表年份未利用地总面积2000 163291.95 1103782.792001 163180.93 1112030.632002 162494.04 1112054.162003 161820.39 1112054.252004 161534.74 1112054.232005 187391.00 1138491.002006 187491.00 1138491.002007 187374.90 1138391.172008 178501.82 1193627.622009 195494.45 1378310.23图2—4 2000—2009 年乌鲁木齐市总面积与未利用地比较图3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3.1 乌鲁木齐市建设用地分析:具体到2009 年乌鲁木齐各类用当地的分析,乌鲁木齐市2009 年乌鲁木齐各类地面积一览表(3-1),图(3-1)表3-1 2009年乌鲁木齐市土地面积变化表资料来源:2009 年乌鲁木齐统计年鉴图3-1 2009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通过数据,乌鲁木齐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中心任务,扎实开展“保增长、保红线”行动,把握参与宏观调控的重点和节奏,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资源保障服务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为促进首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4 结论研究土地利用的分布和变化, 实质上是解释人类定居和资源利用的空间格局。
在针对乌鲁木齐的土地利用研究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乌鲁木齐新的历史使命, 但有限的城市空间制约了城市发展和功能的提升,乌鲁木齐的土地需求面临严峻考验。
面对新机遇的新疆,乌鲁木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刺激了对土地的需求。
参考文献:[1] 乌鲁木齐统计年鉴[ J] .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2009 各年期.[2] 韩芳.乌鲁木齐城市土地扩展的初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乌鲁木齐: 新疆农业大学,2005.[2] 黄丽. 乌鲁木齐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过程及发展机制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乌鲁木齐: 新疆师范大学大学, 1998.[3]姜巍. 乌鲁木齐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科院研究生院, 200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 中国统计年鉴2005[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5] 艾尼瓦尔.斯地克,瓦哈甫.哈力克. 浅析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动态趋势[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6] 崔颖,高敏华. 克拉玛依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05)[7] 贺燕. 乌鲁木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7,(04)[8] 张宏元,杨德刚,石吉金,蔡文春. 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08)[9] 张新焕,祁毅,杨德刚,杜宏茹. 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乌鲁木齐都市圈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J]. 资源科学, 2008,11[10] 薛萍,李荟芸. 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方法研究[J]. 测绘技术装备, 2007,(02)[11] 谭维宁,马锦辉. 从“乌鲁木齐都市圈”到“乌昌都市区”——对乌鲁木齐城市空间拓展模式的思考[J]. 城市规划, 2003,(12)[12] 李秀彬. 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J]. 地理科学进展, 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