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和途径

[教育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和途径

五、德育本质是一个教育过程,心理 健康教育本质是一个讨论过程。
六、德育以示范教育为基本手段,心 理健康教育以尊重和理解为基本手段 。
七、德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实事求是,
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同感 。
h
4
l总目标: 形成、维护、促进受教育
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全体受教 育者的心理素质,增强全体受 教育者的心理机能,并使受教 育者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地发 展,从而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 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h
5
l中间目标:“目标靶”及其实现模式 从对象上看:可以分为正常学生和少数
异常学生; 从纵向上看:可以分为矫治性目标、预
防性目标、发展性目标; 从横向上看:又可以集中分解为认识、情
感、个性、行为等几个领域; 纵向目标应当是一种环状递次排列并呈
单向由内及外辐射的“靶状”结构关系。
h
6
l 具体目标: 见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指导纲要》第二部分 参见《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
康教育实验大纲》。
h
7
l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纵向:观念、知识、方法与技能。 横向:学习、生活、生涯发展。
分阶段具体教育内容见教育部《中小 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第三部分;
分年级具体教育内容见《福建省中小
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大纲》。
h
8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认识策略
基本途径:“全面渗透”(全员参与、全体受教、全面
。 铺开、全程实施)
中心途径之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课。(解决共性问题)
中心途径之二: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支持性途径之一:教师心理健康及其辅
导。
支持性途径之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协
同开展 。
h
9
•选择策略
首选途径:依学校实际情 况的不同而不同
h
2
关于“思政或德育模式”
一、德育旨在塑造个人的完善的道德
品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塑造个人的完 善人格。
二、德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成长问题

三、德育在于提高个人对国家与社会
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心理健康教育在
于提高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h
3
四、德育使人更好地了解社会及个人 与社会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使人更 好地了解自我及其成长过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 目标、内容和途径
h
1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 教育模式与医学模式 教育模式即偏重于心理与教育取向,典型 表现是发展性心理教育与辅导模式。 医学模式即偏重于医学与变态取向,其典 型表现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模式。 实施医学模式必须满足三个假定 教育模式为主,医学模式为辅
关于“思政或德育模式”
操作模式:以咨询促开展 ,以课程促开展,以课题促开 展。h10 Nhomakorabeah
13
h
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