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操作规程
12本班工作结束后,将车慢档开至停车位置,夹具及副钩提升至上限,按程序切断电源,并将天车清理干净。
13如果天车有异常现象本班未处理或未处理完,要做好记录,同时交班时必须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
14定期对天车各部位进行检查、维护、润滑,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起重设备管理。
第三章 编组站
3.1 编组的目的
按照一定标准通过炭块编组机使生阳极有序排列,以满足焙烧炉装炉的工艺要求。
天车的润滑系统分以下几个部分:集中润滑系统、外配套件的润滑和各单点润滑。
电动集中润滑系统的润滑点包括:平衡轮、定滑轮组。
外配套件的润滑详见其产品使用说明书。
其它各润滑点如大车车轮、大车水平轮、卷筒轴承座等处采用压注式油杯润滑,可定期或不定期加油。
2.3.1.8电控系统
电控系统包括配电系统、PLC控制系统、变频器、操作系统、保护系统、电控柜、电缆等。
4台
熟阳极炭块入库
运输机
BSL-00
L=16.5米;
运行速度:7.8m/min;
外形:16500×1800×770(L×W×H);
3台
熟阳极炭块出库
2.2炭块库工艺流程简图
合格生阳极炭块(来自成型)合格熟阳极炭块(入组装浇铸)
生阳极炭块(入焙烧装炉)合格熟阳极炭块(来自焙烧)
图1炭块库工艺流程简图
碳块库作为生、熟阳极碳块的储存和中转站,配合成型、焙烧、组装车间,使各车间的生产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环节。由堆垛天车和库内运输机共同完成来自成型车间的生阳极炭块的入库、焙烧装炉生阳极碳块的出库、来自焙烧合格和废熟阳极炭块的入库、组装浇铸熟阳极碳块的出库、废阳极生、熟碳块的定期出库。
第一章 阳极焙烧工艺过程概述
成型分厂生产的生阳极炭块,存放于炭块库内。焙烧炉需要装炉时,用堆垛天车把21块为一组的生阳极炭块组吊运到链式输送机上,输送到焙烧厂房,经过炭块编组机编成7块一组,经多功能天车的夹运装入焙烧炉内,并装入填充料,由路面燃烧系统加热焙烧。
生阳极通过焙烧,使粘结剂沥青焦化成碳,将不同粒度的骨料牢固的黏结成一个整体,阳极体积缩小,强度提高,热导率和电导率大为提高。其热处理过程按照规定的焙烧曲线进行。
2.3.1.1桥架
桥架由箱形结构的端梁和大梁组成,其基本材料选用Q345B钢板。其中大梁是由型钢联接两个箱形结构梁组成,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更好。大梁和端梁采用凹凸板对接形式再加上上下联接板组成桥架。
桥架下面挂有一操作室,操作室内配备有控制面板、联动操作台等,为使操作环境更加舒适,室内装有空调器一台。大车运行机构采用2/4驱动、四组圆柱车轮和两组水平导向轮,欧洲品牌SEW“三合一”的驱动装置,使结构更为紧凑.运行更加平稳。端梁上还装有轨道清扫装置。
外形:18000×1720×1200(L×W×H);
4台
生阳极炭块入库
运输机
BL-00
L=16.7米;
运行速度:7.5m/min;
外形:16700×1800×1750(L×W×H);
3台
生阳极炭块出库
运输机
HHBL-00
L=16.7米;
运行速度:7.3m/min;
外形:16700×1800×1235(L×W×H);
焙烧好的阳极炭块,清理完毕后,合格炭块经输送机送入炭块库,用堆垛天车将每组21块炭块抓起,按区域与生阳极分开堆放,废焙烧炭块由另一条输送机输送进炭块库,也由堆垛天车夹运,在炭块库废品区存放,定期排出送阳极组装分厂残极破碎处理,供生阳极分厂配料使用。
阳极组装分厂取用炭块时,用堆垛天车将每组21块预焙阳极(熟快),抓起放到通往阳极组装分厂的输送机上,送入阳极组装分厂厂房内,经组装供电解使用(见图2炭块库配置示意图)。
2.3.1.3平衡轮
平衡轮由轮架、支座、滑轮等组成,滑轮轮架采用弹性支承方式,并设有限位开关即松绳限位开关,可对主卷扬机构进行钢丝绳防松控制。
2.3.1.4夹具装置
夹具装置为机械重力自锁式结构,主要由夹具框架梁和21个夹具以及夹具开闭卷筒装置等组成,每个夹具均采用连杆式结构并通过小钢丝绳与夹具开闭卷筒装置相连。夹具在夹持碳块时,夹具上小钢丝绳始终处于松弛状态,放下碳块后,夹具小钢丝绳完全绷紧,用以维持夹具打开状态。夹具小钢丝绳松弛与绷紧状态由夹具卷扬动作完成,并由接近开关控制。夹具的关闭与夹紧靠夹具自重和载荷完成。为方便操作者观察夹具开闭情况,夹具梁上还装有摄像头。
2.3 堆垛天车
阳极堆垛天车是阳极炭块仓库中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堆放和运输生、熟阳极碳块。它能完成下列工艺操作:
— 对21块横向排列的碳块进行夹取、运输和堆放。
— 可利用单块夹具搬运单个阳极碳块,并能进行车间内的零星吊运。(≤2T)
2.3.1堆垛天车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阳极堆垛天车是一台专用的装卸运输设备。它由桥架、夹具装置、导向装置、主卷扬机构(含平衡轮、定滑轮、动滑轮)、电动葫芦、润滑系统、限位开关及电控系统等组成。(见图3)
2.3.1.6限位开关
根据设备运行中的不同需要设有以下限位开关:
大车运行终端限位 2个
电葫芦运行终端限位 2个
夹具上升上限位 1个
夹具上升超上限位 1个
主卷扬松绳限位 2个
夹具卷扬卷绳、松绳到位开关 2个
夹具下降停止限位开关 2个
栏杆门安全限位 5个
主卷扬电机超速开关(在电机上)1个;
2.3.1.7润滑系统
4大车每次吊运炭块为21块。
5堆垛天车在成型、培烧和组装车间辊道上取/放炭块组时,应利用大车对位标志来确定大车停位是否准确。如发现出现对位偏差应及时调整。
6夹具夹紧炭块组时,必须等到夹具关闭指示灯亮后,才允许起吊。
7停车操作时,不准利用限位开关做停车手段。
8当天车发生故障时,天车工必须将吊运的物体降至地面,才能进行故障处理。
9 认真检查天车各运转部位(行走轮、减速机、卷筒、钢丝绳等处)的润滑情况,并按照要求保证各点的润滑。
10开车前,天车工必须定期检查天车各易损部件,各安全开关,限位开关和发讯开关是否完好,如发现破损要及时更换,严禁带病运行。
11天车只有在夹具上限指示灯亮时,才能三档运行,否则,只能在一档运行,严禁夹具超上限位,如报警灯亮时,系统将自动停车。天车经过炭块垛上方时,必须将夹具、钩头提升到安全高度。
成型分厂生产出的生阳极炭块经冷却后,经检验,合格/废炭块由各自的运输机输送进入炭块库,炭块库堆垛天车将每组21块炭块抓起,按一定顺序堆放,不合格炭块摆放到废品区,定期排出送阳极组装分厂残极破碎处理,供生阳极分厂配料使用。
焙烧车间取用炭块时,用堆垛天车将每组21块炭块抓起,放到编组机的输送辊道上,逐块进入编组机进行编组。
4
推料机
夹具夹板上均装有高硬度抓钉,借以增大夹板与碳块之间的摩擦力。抓钉头部露出5mm,通过调整使抓钉群外露尺寸一致是使用中的重要环节。夹具上的小钢丝绳在天车运行过程中要经常调整其松紧度并保持一致,用以满足夹具开闭一致的要求。
2.3.1.5导向装置
导向装置主要由2组拉杆和铰接支架组成。上下拉杆之间又是铰接结构,上部通过铰接支座与桥架底部联接,下部通过铰接支座与夹具框架梁联接。这样联接后的两组导向拉杆会随夹具梁的升降而开合,对夹具装置的运行起到导向的作用,增加运行中的平稳性。(见图三)
焙烧炉为54室敞开式环型焙烧炉,20万吨预焙阳极配备2台焙烧炉,每台炉3个火焰系统,每个火焰系统6室运转,焙烧曲线168~216小时。每个炉室有8个料箱,每个料箱立装3层,每层7块,每个炉室共装168块炭块。焙烧炉以重油(或煤气)为燃料。炭块的装出炉作业由两台焙烧多功能天车完成。
焙烧时将装好生阳极炭块和填充料的焙烧炉室连接在加热系统内,对生炭块进行焙烧作业,燃料在火道内燃烧,加热火道墙,火道墙将热量传递给填充料,填充料再将热量传递给炭块,最终使炭块达到工艺要求的温度。一般来说,要求高温(终温)炉室的火道温度达到1100℃-1250℃,炭块温度达到1050℃以上。
天车有以下几个运动:大车运行、夹具升降运行、夹具开闭、电葫芦升降和水平运行。
天车有两套工作装置:一套是由21个机械夹具组成的夹具装置,该装置可同时抓取和堆放21个按宽度方向排列成一组的碳块。另一套是挂在桥架下部工字梁上的2t电葫芦,该电葫芦可沿工字钢轨移动,其吊钩可用于车间内的零星物品吊运和借助单块夹具吊运单个碳块。天车的全部动作均可在操作室内操作完成。
在烟气净化系统排烟风机的作用下,在火道和烟道内形成负压,使烟气经净化系统净化后排入大气。焙烧结束后,移走燃烧架切断热源,炉室脱离加热系统。待炉室冷却到规定时间和温度后,即可进行出炉作业。然后送至炭块清理机组上,经过清理、翻转、解组送往炭块库堆放。填充料的吸、放作业,炭块的装、出炉作业,都是靠多功能天车来完成的。
多功能天车除完成炭块的装出炉、填充料的吸放作业外,在系统移动过程中还要完成炉面设备的吊运作业。
第二章 碳块库
阳极碳块库由3跨库房连成一体。主要配置有4台(6台/20万吨阳极)堆垛天车和14台(21台/20万吨)运输机,其中1#库配置2台堆垛天车和5台运输机,2#库配置1台堆垛天车和4台运输机,3#库配置1台堆垛天车和5台运输机,完成生阳极炭块入出库、熟阳极炭块入出库、废阳极炭块入出库等主要操作。
运行速度V=7பைடு நூலகம்8m/min;
外形尺寸:~26500(L)×1800(W)×1750(H);
存放块数:~21块;
驱动装置:轴装式减速机+制动电机(减速机SEW)
3
推料机
(1#)
1
台
推送块数:1块; 油缸规格:Ø80/ST2200;
油缸移动速度V=6m/min;
外形尺寸:3075(L)×1340(W)×1500(H)
4天车配备光电对位装置,与地面输送机进行对位.
2.3.2生产操作规程
1开车前,使各种控制手柄处于“0”位,并发出开车信号。
2将大车主电源及升降控制电源打开,故障显示灯熄灭后,方可启动运行。启动前要检查夹具、钩头是否在高位,各限位信号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