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是
,其原因是 。
(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
是
。
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
是。
第十八章
素养提升21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20-
思路分析第(1)题,东南地区经济发达,产生的污染物多;西南地区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重金属废弃物排放多。第(2)题,认真读图 中综合污染指数,可得出综合污染情况的空间分布特点。第(3)题, 对比图中矿冶区与其他功能区的各种重金属含量柱状图,结合图例 等相关知识可作答。第(4)题,土壤污染后不仅生产力降低,而且通 过生态环境将污染物富集到农产品中去。防治土壤污染,要健全法 制,做到有法可依;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修复已经污染的 土地,还需相应的技术支撑。
上海 12 月份 PM2.5 平均每小时浓度日变化情况
第十八章
素养提升21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15-
上海 12 月份 PM2.5 来源 简述上海PM2.5日变化特点及最大峰值出现的原因。
第十八章
素养提升21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1)分析浙江某农场污染治理模式的优点。 (2)说明在我国农村推广农场污染治理模式的障碍。
第十八章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27-
素养提升21
答案 (1)畜禽粪、尿液资源化,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为果蔬基地 提供有机肥,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增加收入;减轻了畜禽养殖业 对大气、水、土壤的污染;沼气为生产生活提供了清洁能源,有利 于减少废气排放。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第十八章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6-
素养提升21
典题研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5年11月15日到12月31日,北京城区PM2.5浓度比2014年同期 上升约75%,雾霾天气频发。2016年2月首都北京研究打造“5条宽 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以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下面 的两幅图分别示意北京位置和北京主要通风廊道分布。
第十八章
素养提升21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21-
命题立意 本题以我国某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为载体综合考查土 壤污染的成因、危害及其相应措施,综合性强,对解读信息、阐释 事物的能力要求高。
答案 (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染 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 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和自然 灾害加剧等
可吸 入 颗粒 物
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低, 土地荒漠化加剧;燃煤烟 尘、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 排放量大且缺乏标准或不 达标
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 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 能障碍,危害健康,如传染病、 “尘肺病”、恶性病变等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素养提升21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题思路 典题研析 (2014江苏卷)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 区土壤污染较重,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 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下图为甲城市不同功 能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4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 指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第十八章
素养提升21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18-
第十八章
素养提升21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19-
(1)我国土壤中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
是。
(2)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 。
(3)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
原 技术
生产工艺落后,对废弃物的处理能力低下
因
管理、宣 传
环保意识不强;环保执法不严,违法成本低
2.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污染的危害主要从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角度来分析。
要根据具体的污染类型,结合区域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十八章
素养提升21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2)主要由公园、绿地、湖泊河流水面、道路组成。影响:通风 廊道走向以南北为主,有利于污染物(雾霾)的扩散;让郊区的冷空气 更畅通地流动到市区,缓解中心城区的热岛效应;增加城市植被覆 盖率,改善城市局地小气候。
(3)①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是形成雾霾的主 要原因,改善环境容量是治理北京城区雾霾的根本;②建设通风廊 道会加重北京南部区域的污染程度;③通风廊道建设对北京城区现 有风貌造成显著影响;④需要拆迁大量的建筑物和大量资金,建设 难度大。
第十八章
素养提升21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10-
整合构建
1.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其危害
类型 成 因
危害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 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土壤酸
酸雨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 化,危害农作物、森林;腐蚀建筑
性气体
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光化 学 烟雾
-3-
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 1.大气污染 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 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 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 设备设施造成损害,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第十八章
-24-
3.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要对症下药,从污染形成的原因出发,结合 区域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一般要从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 环境管理等角度来分析。如下图所示:
第十八章
素养提升21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25-
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辅以针对性的措施,如调整 优化产业结构,严格限制污染企业的引进与发展;健全并严格执行 相关法规,加强环境监测;加强绿化,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加强国际合 作,联合治理等。
第十八章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26-
素养提升21
即时训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畜禽养殖业发展很快,但畜禽养殖的规模 参差不齐,小规模养殖及散养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畜禽场粪便和污 水不经处理随意排放现象突出,污染问题日益严峻,造成污染治理 的难度加大。下图为浙江某农场污染治理模式图。
素养提升21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2.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12-
第十八章
素养提升21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13-
3.光化学烟雾形成条件的分析思路 (1)发生时间: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高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 后。 (2)污染物: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排放量大。 (3)气象条件:逆温天气抑制污染物的扩散,加重污染程度。 (4)地形条件:盆地、谷地等闭塞地形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16-
答案 特点:一天中PM2.5浓度变化较大;9:00左右达到峰值。 原因:9:00左右达到上班高峰,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大;冬季早晨地 面逆温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随着地面的温度升高,逆温消失,污染 物逐渐扩散。 解析 变化特点从变化幅度和极值两方面进行描述。出现最大峰 值的原因需结合PM2.5产生的原因作答。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4-
2.大气污染物 (1)可吸入颗粒物(技术上标为PM10) ①空气中悬浮着无数固体颗粒,统称“总悬浮颗粒物”。去掉10微 米以上的那些大颗粒,剩下的就是“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空气质量播 报中一个重要参数。 ②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如果吸入颗粒物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 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颗粒物中如果 含有较多病菌和病毒时,则可能引发传染病;长期吸入过量颗粒物, 积聚在肺部,可能使人患“尘肺病”;有些颗粒物沉积在肺部,还可能 引起恶性病变。 ③我国北方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有些地区土地荒漠化 加剧,加上近年来建筑工地遍布,城市汽车数量猛增,尾气排放缺乏 标准或不达标,使可吸入颗粒物成为不少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
原 件 力差
因 气候条 逆温、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或风力微弱,导致大气污
件 染物堆积,不易扩散
第十八章
素养提升21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23-
思考角度 规范术语
过排
过量排放废弃物,超出环境自净能力
人 为
结构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 污染物排放量大
第十八章
考点三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14-
素养提升21
即时训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富含大量有 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很大。下图为上海 PM2.5平均每小时质量浓度日变化情况图及上海PM2.5来源示意图。
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和碳 氢化物等,受太阳紫外线作 用,产生刺激性的浅蓝色烟 雾
烟雾积聚不散,造成大气污染, 危害人体健康
第十八章
素养提升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