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校园网现状信息化
论文摘要:伴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校园网络建设已成为衡量一个学校
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现状进
行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中小学校园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1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现状
2000年11月14日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
的通知》,“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
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
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各级地
方教育信息网,互联各个学校的校园网,并连接市、省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形
成省、市、县、乡一体化的教育网。
2 校园网在建设与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设备安装不到位,配件不齐全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统一招标。
最终由某个
公司负责建设项目。
中小学校只负责协助工作,具体不参与建设工作。
最终由
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验收项目工程。
各个专家在最终验收时,只是对核心交换机、防火墙等主要设备进行检查。
在保证网络能正常、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就认定是
工程合格了。
这也是合理的。
只是在实际运行中,管理员发现部分设备不能正
常运行,比如个别磁盘、服务器柜上方的风扇等等。
另外,部分设备自带的说
明书、数据线等标准配置所附带的设施都没有。
这为后来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带
来了很多不便。
但经专家验收已经合格了,所以再要索要这些东西就没那么容
易了。
2.2 各个学校缺乏计算机及网络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各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时数少,加之又是非考试课目,教育部门和各学校
都不重视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师的引进。
造成好多学校没有一名专业的计算机相
关专业技术人员。
另外,好多学校存在着一种怪现象:计算机老师很多,却没有一个能真正懂计算机的。
这些教师大多数是后来进修计算机专业的,属半路出家,工作以后为了混文凭,也没有进行系统的相关知识的学习。
根本无法胜任
工作需要。
领导认为能搞工作、干好工作的老师很多,却实际上没有一个能胜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校园网的管理工作与维护。
2.3 重硬轻软,资源匮乏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由政府出资,统一采购,设备在当前可以说是一流的。
完全可以满足中小学日常教学、管理工作需要。
单纯的硬件设备并不能叫做校
园网,网络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软件来实现,软件建设应是校园网的核
心内容。
然而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中存在重硬轻软的倾向。
有的学校认为配置越
高越好,热衷于购买新高档机,盲目追求潮流,致使购买设备使用率不高,成
了显示办学条件的陈列品。
例如,学生机房中无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
教师在
上课时无法控制学生上机行为,导致学生自由涣散,上课时聊天、玩游戏、上网。
教师顾此失彼,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另外,教育资源网上的资源
少之又少,而且更新速度慢,无法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
教师只好在互联网中
寻找所需的资源。
这样增加了教师信息检索的时间和难度。
2.4 资金的一次性投入,校园网的使用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公立中小学校全部是财政拨款单位,学校不收学费,经费由各级
政府部门全额预算。
建设校园网的设施同样由政府出资。
政府部门一次性购买
校园网所需的各种设备。
各个中小学样无需资金负担。
但在以后的运行中,管
理与维护的费用由各学校自己出资。
好多学校由于生源差,财政经费预算少,
维护日常的教育教学开资的经费都比较困难,更不用说来管理和维护校园网了。
学校为了省电费和维护的费用,学校web服务器、ftp服务器等平时处于关闭
状态,只在迎接上级部门检查的时候启用。
3 解决的策略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以下解决方法。
(1)教育主管部门(电教中心)应该加强各学校的监管力度。
各学校网络管理人员也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校园网设备的查收与登记工作。
同时管理员将
厂家提供的所有硬件设备配置说明清单与实物进行对照检查,列出所缺设备及
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与厂家签订的设备售
后服务承诺合同规定,及时联系厂商,进行设备的更换与完善。
(2)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多途径吸引培养人才,面对计算机及网络专业
教师奇缺的现实,县级教育部门应采取优惠的政策吸引高校计算机技术专业的
毕业生和外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到西部基层中小学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制定的优惠政策要从待遇、政治地位等多方面具有吸引力,打破教师待遇一刀
切的现状,把高学历、高水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吸引到教学工作的第
一线。
让他们学有所用,推动中小学的校园网的发展。
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根据实际情况采
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既要对他们进行现代
信息技术培训,也要对他们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还要使他们掌握先进的教
育观念。
使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现代教育的研究者和开拓者。
使他
们自觉地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自己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3)结合各地实情并探讨筹集资金的成功方案,①惠普:租赁模式的先驱,
租赁方式在国外已经被普遍接受和应用,许多即使有资金条件的企业也更愿意
租设备而不是买设备,这样不仅可以大量减少资金占用,而且对于那些高科技
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快,淘汰也快,租比买更划算。
从2000年以来惠普公司与我国政府及教委签约,采用惠普租赁方式协助我国多所中学建立计算机教室,(期刊发表,先,发后付)(企/鹅号:二6②1
五④二肆o玖)并参与了众多的校园网整体解决方案,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
提供从全面的产品、完善的服务,到具体的信息中心、教育骨干网、校园网以
及电子教室等不同的全面解决方案。
②整体解决方案,各级教育部门应投巨资实施“校校通”工程。
在所有学
校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建成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同时要拓宽思路,引进时市场机制。
由于受我国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的限制,完
全靠国家投入来发展计算机网络化教育是不现实的。
而且,受中小学教师对信
息技术的把握不够等原因的影响。
在中小学开展计算机网络教育应用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引进市场机制。
在未来的实践中,校园网建设将出现以中小学为主体与公司、企业联合办
学的网络教育模式。
与公司、企业联合,中小学不仅可以获得资金和设备支持,而且可以帮助培训师资队伍,同时企业也能发开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课件,
从而获得利润回报。
4 重视校园网的软件配套建设(资源建设)
由于在校园网建设中偏重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的建设,结果造成“有网
无车、有车没货,更缺驾驶员的现状”。
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动老师大量地编制
许多低层次重复性的教学软件,结果造成人力和资源的极大浪费。
基于这种情况,一定要从观念上进行变革,在校园网建设之初,要有师资培训先行的理念。
只有这样,在校园网建成之后不至于闲置。
同时还要积极创建校园资源库。
发动教师为校园网提供教学设计、教学参考、教改体会和学法指导,有选择地利用现有素材和通用平台,按照教学理论
对媒体的要求,建立全新的、基于web的学科资源站点,这样的站点应具有良
好的动态性和交互性,既适合教师用于课堂教学,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有效
的学习。
总之要加强开放意识、大资源意识,加强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