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数据中心需求分析

江苏省数据中心需求分析

江苏省数据中心需求分析1.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面临重大调整,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我国将全面进入机动化社会,交通规模快速扩张,交通出行安全、便捷、快速的需求日益增长,交通监测、管理和服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需要“完善部省两级数据中心体系,提升行业数据服务能力。

完善交通行业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结合重大工程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健全和完善行业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完善部省两级数据交换平台,满足行业数据交换和共享要求;建设运行维护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和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

”在部颁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的“加快交通行业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共享规则、标准和机制,提高数据资源共享水平,有效避免数据重复和无效采集。

完善行业基础数据库建设,结合重大工程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健全和完善公路、港口、航道、车辆、船舶、从业人员、经营业户、建设项目等行业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积极推进1:50000交通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全面提升行业基础信息共享和服务能力。

完善部省两级数据交换平台,满足行业数据交换和共享要求。

建设运行维护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和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

”《江苏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以数据管理为基础。

“十二五”要实现业务需求驱动下的数据管理,实现数据按需交换共享。

要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数据采集、更新与传输的质量,构建以全省统一基础数据库为核心的数据中心,紧密关联基础应用,形成上层综合应用的数据基础。

如何做好“信息化智能化引领综合交通发展”,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提出了主要的建设思想,一是构建惠民便民信息服务体系,二是打造互联互通综合管理体系,三是建立协同联动交通执法体系,四是推动综合运输体系智慧发展,五是提升交通运输宏观决策水平,六是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七是增强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八是创新持续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其中前五项的任务都需要数据的综合支撑,如何做好十三五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管理好数据、应用好数据。

在此背景下,2014年12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行业数据中心建设。

1.2.建设目标数据中心的筹建,应按体系化的思想,系统地梳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成果和规划任务;按总体发展的要求,整合基础设施信息、运行环境信息等多方面信息资源;按宏观应用的需要,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多维度的统计数据;按共享服务的需要,建立省、市、行业之间信息交换的渠道,最终达到为数据中心建立全省统一基础资源库、多项服务能力、一套管控治理体系的项目总体目标。

1.2.1.构建统一的基础支持环境完成省厅基础软硬件基础设施整合,建设统一省厅数据中心,对数据中心信息化基础设施采用计算和存储虚拟化技术,逐步实现省厅业务系统快速部署、资源的统一监控、数据中心硬件和软件系统资源复用,大大提高调配资源的灵活性,初步实现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和存储资源的统一管理,完成基础支撑环境建设,为各类应用提供稳定、高效、弹性、可扩展的支撑和管理平台,为今后建设全省交通专有云数据中心和灾难备份中心建设打下基础。

具体包括:网络资源建设、计算资源建设、存储资源建设、备份架构建设、安全体系建设。

——基础硬件支撑提供信息化运行的硬件支撑环境,包括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备份、安全以及管理服务等。

——基础软件支撑提供信息化运行的软件支撑环境,包括数据库、应用中间件、操作系统以及应用集成服务所必须的统一用户组织权限管理、统一应用桌面框架、ESB企业服务总线。

1.2.2.形成基础资源库江苏省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将根据全行业信息共享和战略发展需求,基于数据架构,并结合JT/T697《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标准,提出行业基础数据模型及共享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涵盖行业从业人员、车/船、路/航道、业户,安全、信用等数据;设计数据资源库群,建立涵盖省级交通数据资源库体系。

实现行业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权威数据在省厅上收集中管理,形成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唯一、完整、准确、及时、可用的战略性数据资源。

1.2.3.提供多项服务能力(1)数据采集与交换能力建立省级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将信息作为可交换的资源,将厅机关、行业局、地市交通主管部门、行业内大型企业等作为交换服务的对象,实现跨部门、跨领域信息共享、交换,满足和支持多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的需要。

(2)数据服务能力通过在厅级层面汇聚的基础性、规范性、战略性数据资源,打通因部门、地域造成的信息壁垒,合理共享信息,盘活数据资源,通过统一的主数据服务、GIS共享服务、GPS位置服务、视频服务、数据标准服务等,为业务协同、数据共享服务、其他信息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3)应用服务能力建立交通经济运行综合分析数据集市,依托交通科学发展和服务水平指标体系,为宏观决策提供数据分析、挖掘、应用。

经过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可为交通运输行业主管机关、部门、企业、规划设计单位、交通信息服务窗口等提供决策、规划、管理的信息服务;可为行业管理、领导决策提供公共服务、行业监管、政务管理等多领域管理和跨时空分析,总结江苏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律、实现交通运行监测,探索创新管理办法;可为面向公众的各种服务进行“一站式”服务。

1.2.4.提供数据管控治理体系为支持数据资源库及服务能力的开展,在交通运输部现有的信息系统和数据节点基础上,建立一套管控治理体系,配合管控治理平台,实现系统的整合与集成、数据的汇集与融合、应用的提升与拓展。

2.调研概况2.1.调研目的本次数据中心调研需要完成如下目标:了解省内相关各交通部门业务现状、业务流程、信息化建设、运行模式和业务协同需求;了解省内相关各交通部门和企业的数据资源、数据格式、数据质量和数据交换共享需求;了解交通厅对数据汇聚、存储、处理、共享和分析挖掘的需求;了解交通厅对数据中心的建设要求和理念,确定数据中心的建设范围与定位;了解国外和其他省份交通数据中心建设与发展情况;了解其他行业数据中心的建设情况2.2.调研范围本次数据数据中心调研覆盖范围广泛,包含了江苏省交通行业内的各大主要部门和机构,同时,还包括外省交通厅和行业外其他部门的调研,具体调研范围如下:厅内设机构、厅直属机构、市县交通局、厅属院校;交通控股、交通集团、太仓港等交通运输企业;公安、水利、农业、环保、建设等其他政府机构;部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和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的外省交通厅。

2.3.调研方式调研方式主要包括:成立调研小组,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系统演示、收集并研究有关资料、电话及邮件等灵活方式对用户进行调研。

具体采用何种调研方式,会根据调研对象、调研内容、调研时间等多个方面进行统筹考虑,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调研。

根据本次项目研究需要,分别设计了信息系统、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三方面的调研问卷,各类调研问卷的格式如下:(1)信息系统建设调研问卷(2)数据资源现状调研问卷(3)业务协同需求2.4.调研过程2.5.调研内容2.5.1.XX单位2.5.2.XX单位3.国内外数据中心发展分析3.1.国外交通行业数据中心发展分析3.1.1.美国加利福利亚州交通信息化发展加州交通信息化发展方面,美国是比较重视也是做得比较好的国家之一。

美国交通运输部负责协调美国交通运输各种需要和计划,集所有联邦公路、铁路、航空及航海职务于一身。

美国交通运输信息化目标严格按计划实施,分层管理,联邦公路总署、国家道路安全管理局、海运总署、研究和特殊计划署、运输部长办公室等部门都拥有各自专门的信息技术五年战略计划。

在此基础上形成运输部的信息技术五年战略计划,明确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历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20世纪80年以来,美国交通运输部采用计算机化、数据库化和网络化方式,将传统的、以手工为主的交通信息资源逐步转变成电子化的信息资源。

他们把信息资源的管理,尤其是电子化信息的生产、传播、获取和利用,作为交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经过多年信息化发展,美国已经基本建立了比较健全的交通信息资源体系,并建立了一系列可供公众免费使用的基础数据库,包括交通量、出行行为、路网规划等信息,通过对其中蕴含丰富信息的挖掘与分析,在支持多领导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美国交通运输部也制定了相应法规,由运输部副部长和各司局副司局长负责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运输部首席信息长官办公室负责整个运输部有关政府交通信息化的相关工作,专门颁布了《运输部信息资源管理手册》(DIRMM Depart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Manual),用于支持运输部各信息系统运转的信息资源统一规划。

该《手册》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法定效用,对统一和规范运输部的信息化行为,确保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促进和保证作用。

3.1.2.德国北威州交通信息化发展德国从2006年就开展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建设,旨在建立一套高效、新颖、环保、舒适的运送系统,避免交通堵塞。

其中,北威州作为德国人口最多、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联邦州,在智能交通方面的也走在了欧洲的前列。

2010年,世界银行授予德国全球效能最高的物流基地的称谓。

北威州拥有欧洲最大的内河港口和发达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运输网,而且各个交通系统之间可实现智能化衔接。

北威州交通管理部门认为对于治理交通拥堵,管理重于修路,道路畅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管理,而不仅仅依赖道路建设,如何设置科学的交通网络是决定道路畅通的关键。

北威州交通政策重点是改善和提高现有交通容量和质量,包括管理现代化、设计合理化和运用智能交通系统装置。

立体式交通网络北威州空中交通便利。

7座国际机场、400条直飞航线,为北威州与世界各地之间架起空中桥梁。

不仅拥有杜塞尔多夫国际机场和科隆波恩国际机场这两个重要的国际机场,还在多特蒙德、明斯特/奥斯纳布吕克、帕德博恩/利普施塔特和威斯/下莱茵。

设有飞往欧洲各国的机场,400余条直飞全球各地的航线,无限缩短与德国其他主要城市及全球知名商业城市之间的距离。

北威州拥有德国和欧洲主要公路、铁路干线的多个枢纽,高速公路和长途铁路如触角一般伸向德国各个城市,而通往邻国的公路网也相当发达。

近2200公里的高速公路交通网让北威州的所有重要城镇直接与欧洲远程公路网络相连,还拥有4800公里联邦公路、12800公里州级公路和9800公里县级公路。

北威州拥有德国最发达的铁路交通网,铁路轨道长度共计6000多公里,当地公共铁路交通每年行驶1亿公里,铁路服务覆盖100多个地区,配有1500多辆客运火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