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中层干部作风建设-提高管理执行力

加强中层干部作风建设-提高管理执行力

强化中层干部作风建设提高管理执行能力一、中层干部职责及执行力等相关概念(一)中层干部的职责:中层干部是一种岗位,居于领导与职工之间,其职责是将上级的要求、指示及意图贯彻落实到本科室的工作中,通过自己的组织协调将上级的精神转化为本科室人员的具体行动,起着情况上通下达,工作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担着将目标任务和领导决策具体落实、执行到位的责任;其职能突出地体现在具体管理和具体执行上,是具体领导而非原则领导;是现场管理和指挥而非“传声筒”;是以身作则带头工作而非只督战不参战,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二)所谓执行力:就是把计划、方案变成现实操作的能力,它不是单一的素质,而是多种素质、能力结合的表现。

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是一个单位管理执行力最重要的一环,它是将单位领导的执行与基层的执行联结起来的纽带。

要全方位提升一个单位的执行力,除了有好的决策班子、好的发展战略、好的管理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一旦这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组织的执行力就会出现薄弱环节和裂缝,执行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计划、目标就难以实现,任务就难以完成,制度就难以落实,效率就会低下,发展就会缓慢。

由此可见,执行见高低,执行论输赢,执行定成败。

执行不力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中层领导的作风有关。

二、充分认识中层干部自身的地位和作用(一)中层干部的地位:中层干部是各科室的负责人,是中层执行者,是联结本所党政班子和普通职工的纽带,是每一个科室的中坚力量,其自身角色定位准确,行为正常,执行力强;其自身角色定位不准,角色错位,职责不清,执行力就下降。

(二)中层干部在管理执行中起着关键作用1、中层干部是领导决策的建议者与参与者,起着参谋助手和策略建议的作用。

领导作出正确的决策离不开中层干部提供的正确信息、建议和意见。

中层干部与职工、与服务对象更加接近,对本科室情况更加熟悉和了解,能够更加容易发现问题,若其提供的信息和建议不正确会导致领导做出错误的决策;提供的信息不及时会影响领导决策的适宜性。

2、中层干部是所领导和职工的联络者,起着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作用。

中层干部就像一座桥梁把领导和职工联结起来,领导所制定的决策和目标、任务一旦确定后,中层领导就要把上级的指示精神迅速传达贯彻到每个职工,不能走样、不打折扣,还要及时将本部门的工作情况向领导反馈汇报,使领导了解情况,心中有数。

3、中层干部是是各科室工作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起着计划、分配、带动、实施的作用。

中层干部担负着本科室领导管理的重要职责,既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和领导决策,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制定工作计划、措施,将目标变成具体任务,把任务分配到每个职工,还要亲自带领所属职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中层干部是各项工作任务执行过程的指挥者,起着协调、监督的作用。

在执行过程中,中层干部就像一个指挥员,要统一职工的思想和行动,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要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协调,解决执行过程中存在和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对执行过程实行全程监督、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中层干部作风与执行力的关系领导作风是领导者素养在领导行为中的体现,领导作风直接反映领导者素质的高低,领导形象的优劣,关系领导活动的成效。

1、中层干部作风的内涵:一是思想作风。

主要表现在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顾全大局、宽容豁达的作风;二是工作作风。

主要表现在求真务实、务求实效的作风,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作风,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作风,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作风,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作风,发扬民主、团结协作的作风;三是生活作风。

主要表现在秉公用权、廉洁自律的作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情趣高尚、健康向上的作风;四是学风。

主要表现在虚心好学的学风,刻苦钻研的学风,勇攀高峰的学风。

2、中层干部作风的好坏与执行力的强弱紧密相联:一方面不良的领导作风会造成执行力下降,如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不认真会造成同一问题重复出现;没有雷厉风行作风就会工作拖拉,就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不求真务实,作风飘浮就会造成工作标准不高,质量不高,效率不高;缺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风就会影响对科室开支管理不到位,造成浪费;不密切联系群众、发扬民主、公平公正就会造成科室职工士气不高,凝聚力不强;不顾全大局,心胸不宽容豁达,就会造成内部不团结,工作配合不好,互相扯皮;学风不正就会造成学习氛围和科研氛围不浓,科研质量不高,成果少;不廉洁自律就会出现收受“红包”和“吃、拿、卡、要”等问题,影响单位的良好形象。

另一方面中层干部良好的作风,对执行力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一是良好的作风有利于培育优秀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是良好的作风有利于单位决策目标的实现;三是良好的作风有利于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能力。

因此,中层干部的作风与执行力紧密联系,作风好执行力就强,可以加快工作任务的完成;作风差执行力就弱,就会影响局部和全局的工作,直接影响我所的生存与发展。

三、中层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一)思想不正:一是存在大局观念不强,凡事先考虑本部门、小团体的利益,部门间配合乏力,存在推诿扯皮、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的现象;二是存在懒散病,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工作没有新思路;工作纪律松弛,上班迟到、早退,随意外出办私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应付了事。

(二)表率不够:在遵章守纪、工作开展和任务完成上,在职工面前起到的表率作用还不够,存在说多做少、只说不做的现象。

(三)韧性不足:在执行本所决策或是科室管理上,往往存在计划周详,前期轰轰烈烈,中期稀稀落落,后期不声不响的现象,特别是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遇到阻力时,更不能很好地将原订的措施、计划完全落实,结果虎头蛇尾,效果打折。

(四)沟通不畅:中层干部是管理网络的一个结点,需要与不同层次的人员和科室沟通。

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因为中层干部沟通艺术缺乏、沟通意识不强以等因素,导致信息传递不畅甚至信息失真,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进度。

(五)协作不佳:就像一台医疗手术需要多科室的医护人员共同参与一样,管理工作也需要多部门共同协作。

部分中层干部存在部门本位主义思想,凡对本科室有利的积极参与,而不直接关系本科室利益或是关系不大的就少出力甚至不出力,从而影响全局的管理。

四、加强中层干部作风建设,提高管理执行力的对策和建议良好的作风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

中层干部作风只有在强化作风建设意识,提高作风建设自觉性,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并纠正不良作风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因此,这是一项长期任务。

如何强化中层干部的作风,提高执行力?(一)单位层面的措施1、加强培训,通过提高中层领导的知识素养来提升执行力。

知识是个人完成任务和履行领导职责的基础,没有知识,就不可能有执行力。

没有知识,谈何能力,没有能力,谈何落实,没有落实,又谈何执行。

执行力是学习力和知识力的集中表现,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首先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执行上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和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的主动性;其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培训,增强法律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增强服从意识,做到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提高执行上级指示、决定的自觉性;再次要加强领导管理知识的培训,学会在管理中正确决策,把工作的计划,组织、控制、激励、调节、指挥、监督、执行每一个环节和程序都把它衔接好,保证其畅流运转,形成协调、有序、稳定的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执行的有效性。

2、加强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提高中层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来提升执行力。

一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是进行“八荣八耻”教育,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要通过开展荣辱观教育,使中层领导做到清正廉洁、公道正派、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以身作则、模范带头。

三是进行职业操守教育,培养中层领导的忠诚意识、敬业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奉献意识,通过中层领导职业操守的改善来提升执行力。

3、加强作风培养,通过强化中层领导良好的作风来提升执行力。

中层领导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学风是领导作风的有机整体,是影响其自身威望和下属思想言行的一种精神力量。

强化中层干部良好的作风,一是在中层干部中倡导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

即: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要顾全大局,令行禁上;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这八个方面是加强领导作风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的鲜明标志。

二是在管理中坚持执行原则,强化中层干部在执行中服从命令,雷厉风行,不折不扣,注重细节,有的放矢,不断创新,把对执行原则的坚持作为中层干部管理的经常性工作来抓。

三是要建立建全中层干部作风和执行力的考评长效机制,通过定期考评中层领导作风的优劣来提高管理执行力,把每个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变成单位的执行力。

(二)中层干部方面措施从中层干部自身讲,提高执行力应从以下几方面着眼:1、敬业重德是灵魂:要做好中层干部,首先要有良好的个人政治思想素养和业务水准,古人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中层干部要想提高执行力首先做到以修身为本,以正心为本;身不修则德不立,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其令不从。

只有威信高的中层,他的执行力才能高。

2、表率作用是前提。

作为一个中层干部,不能只靠说,要靠做,必须身先士卒、百折不挠,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树形象,无论是遵章守纪,还是各项任务的完成,都要为职工起到表率作用,打铁先要自身硬。

3、主动积极是作风。

主动积极、雷厉风行是中层干部的工作作风。

中层干部忌讳办事拖拉,“雷声大,雨点小”。

不能患得患失,畏难发愁,避重就轻,敷衍塞责。

4、工作到位是准则。

要想工作到位,必须做到:头脑到位,多思考如何做好工作的方式方法;嘴巴到位,管理工作就是婆婆嘴,各项工作要随时督促;眼睛到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耳朵到位,及时了解职工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腿脚到位,经常深入最基层,了解情况。

工作到位就是最好的执行力。

5、不讲借口是态度。

中层干部应凡事不讲借口,恪守职责,体现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

6、团结合作是保证。

中层干部应该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相互尊重,相互激励,多看别人的优点,接纳或善意提醒别人的不足。

各科室之间应各司其职,补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分工合作,扬长补短,形成合力。

7、真诚相待是基础。

科室职工和一线工作者是工作的具体实施者。

我所的构想、计划,没有一线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作为中层干部既要为职工的发展负责,更要为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负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