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心理讲座(精)

社区心理讲座(精)

社区心理讲堂
积极调适不良的情绪
尹杰
目录
什么是情绪 情绪类型 不良情绪都有哪些表现 调试不良情绪的常见方法
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 系的反应 情绪指的是情感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 活动过程。外界事物符合主体的需要,就 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会引起消极 的情绪体验。
情绪类型
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情绪的基本形式(原始情绪) 快乐 愤怒 悲哀和恐惧 复合情绪 敌意=愤怒+厌恶+轻蔑 焦虑=恐惧+内疚+痛苦+愤怒
情绪类型
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 短 心境(心情) 微弱 持久 具有弥漫性 激情 强烈 爆发式 持续时间较短 应激 意外事件或危险情景时的高度紧张
低调法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 草”,每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理想的我, 一个是现实的我。 理想、目标、期望值,这是每个人前进的一种心 理驱动力。但是,期望值越高,越容易引起较大 的心理冲突,有了“平常人”的心态,就拥有了 “小草”的世界,就会告别心理困境。 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只有一个珠峰。群星虽 然没有太阳耀眼,同样闪烁生辉;群山虽然没有 珠峰高大,同样勃勃挺拔。
转视法
并不是任何客观现实都可以逃避或回避, 但是同一件事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认 识,不同的意向和结果,“横看成岭侧成 峰”、“凡事就看你怎么想”,包括“换 位思维”,往往容易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沟 通。 通过调整看问题的角度,从积极的方面出 发,多看光明和主流,避免“一叶障目”, 避免以偏概全。
宣泄法
俗话说的好“大雨过后有晴空”,心理重压只有 宣泄出来,才能赢得心理上的一片晴空。 愤怒如果强行抑制,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时刻有毁 灭自己和他人的危险。 悲痛如果不及时地宣泄出来,必然会危害心身健 康。 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法,释放和排解心理 压力,求得寿经
----自足、自理、自尊、自乐;知足长乐
谢 谢 !祝各位
身心健康,家庭温馨!
注意日常保健,早期发现与治疗:体检、运动
老年人保健六要素
Propose—目的:生活目的明确,退休后依然 Exercise—锻炼:躯体、头脑、心理
Recreation—娱乐:游、艺、琴、棋、书、画 Sleep—睡眠:数量/质量,个人感觉良好为准 Oxygen—氧气:日常生活环境充满氧气 Nourishment—营养:定时摄取合乎营养的膳 食,提倡平衡营养。
不良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1)不良情绪使老年人的生活失去乐趣, 在烦恼中度过余生 (2)不良情绪严重影响老年人能力的发挥, 阻碍思维分析能力,削弱判断能力,使其 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3)不良情绪促进衰老 (4)不良情绪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
怎样才能保持健康的情绪呢?
要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体验发自内心的满足; 积极参与社会交往,更好的适应环境和应对应激 事件; 设法增加生活的情趣,增加愉快的生活体验; 学习从光明的一面去观察事物; 对问题当机立断,不要太追求完美; 给情绪以适当发泄的机会; 培养幽默感; 珍惜此时此刻;
自我激励法
寻求“合理化”的理由,达到维护心理平衡,实 现心理自拔、心理自助的功效,用这种精神胜利 法宽慰自己、承认现实、比垂头丧气、痛不欲生 不知好多少倍,不仅可以减轻因动机冲突或失败 挫折产生的紧张、焦虑、抑郁,而且维护了个人 自尊。 俗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生不能过 多攀比,“天外有天”“能人背后有能人”,人 要控制好自己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知足常乐” (不是消极的满足),知足的人就不会总抱怨社 会对自己的不公平,知足的人不会埋怨自己没有 机遇,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知足,无忧无虑 过日子,自然有乐。
升华法
困难和挫折,绝非人们所求,但也是不能回避的, 升华是一种力量。 善于自我心理调整、把压抑和焦虑等不利情绪, 升华为一种力量,引向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 利的方向,寻找具有延续性的崇高目标。 与此同时,可以消除心理压抑和焦虑,还能达到 动态的积极的心理平衡,例如“失败是成功之 母”、“化悲痛为力量”、“坏事变好事”等等, 都是升华的一种表现,化挫折、失败、为动力, 从心理困境中奋起,做生活的强者。
求助他人法
培根说过:“如果把你的苦恼与朋友分担, 你就剩下一半的苦恼了”。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往往 是有限的,甚至是模糊的,如果把烦恼吐 露出来,寻求亲人和朋友的理解、关心、 指点和支持,将得到心理上的极大安慰。
常见老年心理问题
1)黄昏心理。有这种心理的老年人,一旦离退休闲居,便产生 “已是黄昏独自愁”的心境,以为人到暮年,日落西山,万事休矣。 于是,对世事人情都显得很冷淡,对人际交往更是兴味索然,以致 终日闭门自守,割断了与亲朋故友的联系,沉浸于孤独萎靡的状态 之中。 2)自卑心理。有的老年人在参加社会活动中,发现自己不论在 体力还是在创新开拓方面,都已落在许多人的后面,自卑之感油然 而生。其实,他们只看到“老有所短”,却看不到“老有所长”, 是妄自菲薄的表现。有了这种自卑感,势必会限制自己的交往范围, 特别是阻止了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的交往,这是很可惜的。 3)自傲心理。有些老年人总感到自己对社会作过不少贡献,又 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因而有自傲心理,把自己估计较高,把 他人估计较低,缺乏共同语言不利于交往的进行。 4)防范心理。有的老年人胆子较小,不大轻易相信别人。如果 对绝大多数值得信赖的朋友、同志也不信任,甚至怀疑、猜忌,到 头来只能作茧自缚,把自己禁锢在一个狭窄的天地里。 5)自私心理。有这种心理的老年人在与人相处中,以自我的利 益为中心。显然,这种自私的心理是妨碍人际交往的消极因素。健 康的人际关系要求交往双方无私地“互酬”,过于自私,别人从你 这儿就得不到感情上的温暖和愉快,自然也不会和你亲近了。
老年人维护心理健康5方法
对生活及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态度 客观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苦难甚至死亡
恰当的归因方式:外在的—局部的—暂时的—可控 制的归因方式。 面对现实,积极应对:适当调整期望值、多采用成 熟应对方式(问题解决、求助),减少不成熟应对方式 (苛求、自责)的使用。
积极、正面的自我评价:身体、能力、知识等方面
语言暗示法
例如在发怒的时候,重述达尔文的名言 “愤怒总是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或告诫自己“别做蠢事,发怒是无能的表 现”,从而调整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状态, 使不良情绪得以缓解。
创造欢乐法
情绪不佳时,更是积极创造快乐、酿造笑 容。笑,能瞬间击溃所有的烦恼,调解精 神,促进身体健康。“笑一笑,十年少” 或者,到景色宜人的大自然中走一走,能 有效调解人的心理状态。
调适不良情绪有哪些方法?
回避法
也叫时间推移法,这种方法是淡化或转移不良情 绪。常言道:“眼不见心不乱,耳不闻心不烦”, 这是人们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最容易采取的 简单可行的自我解脱方式,也是解压、解除困惑 的良方。 把令人不快的一些人、一些事情的关注转移到令 自己赏心悦目的事物上去 例如:遇到烦恼的琐事,“惹不起还躲得起”, 离开不愉快的环境,听音乐、看电影、游公园、 逛商场、写字、画画等。
常见不良情绪表现
忧郁情绪在老年中常见到,老年人的自卑心理、孤独和 失落感是产生忧郁的主要原因 .表现为情绪消沉,灰心 丧气,心情压抑不满。 当人们预期即将面临危险、威胁等不良处境,又感到无 能为力时,就会产生紧张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情 绪状态就是焦虑。 随着年龄的增加,有些老年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心地 狭隘,疑心病较重。 老年人往往较固执守旧,坚持自己的观点,虽然有时他 们的观点明显不符合实际,但他们听不进他人的意见, 对社会上的新鲜事物不易接受,看不惯由于社会发展而 产生的一些偏差。 老年人情绪变得不稳定,急躁、易怒,且变化过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