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结构与受力分析

建筑结构与受力分析


2.受压区混凝土合力作用点不变
1
等效应力图形的应力与受压区 混凝土最大应力的比值
1
x xc
系数 1 和 1 也仅与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
有关,称为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系数。
表4-2 混凝土受压区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系数
强度等级 ≤ C50 C55 C60 C65 C70 C75 C80
1
1.00 0.99 0.98 0.97 0.96 0.95 0.94
一、截面形式
受弯构件截面类型:梁、板
(a)
(b)
(c)
(d)
(e)
(f)
(g)
二、截面尺寸
应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 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梁高h和梁宽b
梁的截面尺寸宜取整数,以50mm作为级差;梁高h常采 用200、250、300、350、400……750、800、900、 1000mm。梁的宽度b常采用120、150、180、200、220、 250、300、350mm等。
P
➢超筋破坏 >
..
P
P
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受拉区 钢筋承担拉应力,但未屈服
P
P
P
P
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特点:
✓裂缝多而细,钢筋应力不高, 最终由于压区 砼压碎而崩溃;
✓裂缝、变形均不太明显, 破坏具有脆性性质;
✓钢材未充分发挥作用;
✓设计不允许。
P
P
M
M
0 u
超筋梁 max
P
P
➢少筋破坏 < min
P
P
P
P
..
P
P
P
P
受拉区混凝土开裂,钢筋应力迅
速达到屈服强度或进入强化段
P
P
梁发生断裂,而受压区 混凝土未被压碎
特点:
✓一裂即坏,由砼的抗拉强度控制, 承载力很低。 受压混凝土未压碎; ✓破坏很突然,属脆性破坏; ✓混凝土的抗压承载力未能充分发挥; ✓设计不允许。
P
一、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形态
P
P
➢适筋破坏 min max
P
P
...
P
P
受拉区混凝土开裂
P
P
受拉区钢筋屈服
P
P
混凝土压碎
特点:
✓纵向受拉钢筋先屈服,受压混凝土后压碎。梁的 破坏始于受拉钢筋的屈服。
✓破坏前裂缝、变形有明显的发展, 有破坏征兆, 属 延性破坏。
✓钢材和砼材料充分发挥。
✓设计允许。
4、梁的纵向构造钢筋
(一)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的直径,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不宜小于8mm; 当梁的跨度为4~6m时,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 时,不宜小于12mm。
(二)梁侧构造钢筋及拉结钢筋
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 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 积bhw的0.1%,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梁侧的构造钢筋应以拉结筋相连,拉结筋直径一般与箍筋相同, 间距为500~700mm,常取箍筋间距的整数倍。
b
四、纵向受力钢筋
1、配筋率
As
bh0
h0
h
As b
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As与 截面有效面积bh0 的百分比
2、梁的纵向受力钢筋
h0-梁截面有效高度;
一排钢筋时 两排钢筋时
h0=h-(35~40) (mm) h0=h-(65~75) (mm)
至少2根。梁跨度较大时,一般不少于3根;常用直径10~28mm, 种类不宜过多,且同一截面不同直径相差不应小于2mm;若排两 排时,上下对齐;架立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用来固定箍筋并与 受力钢筋形成钢筋骨架.
承担的弯矩所确定的。
《规范》规定:
防止少筋破坏
( f ; ) 0.45 t 0.2%
f min
max
y
h min h0
2.公式的适用条件
1)防止超筋破坏
maxb
1b
f f
c
y
xxbbh0
2)防止少筋破坏
b
h min h0
As bh min
0.493 0.372
HRB400 钢 筋
b
s,max
0.518 0.499 0.384 0.375
0.481 0.365
0.462 0.356
(二) 最小配筋率(适筋梁与少筋梁的界限)
min —— 最小配筋率, 是由配有最少量钢筋(As,min)的钢筋混凝
土梁其破坏弯矩等于同样截面尺寸的素砼梁的所
Z
T As f y
sa
b
As
X 0
M0
1fcbxf A y s M M u 1fcbx(h0x 2)
MM ufyAs(h0x2)
称为相对受压区高度。该参数不仅反映了钢筋与
混凝土面积比,而且同时反映了两种材料的强度 比。它本质上反映了两种材料匹配是否合理
As x 1 fc
bh0 h0 fy
M
0 y
M
0 u
M
0 y
M
0 u
适筋梁
m in
m ax
少筋梁 min
As
M0 cr
bh0
f
0
不同配筋率梁得M-f
(二)受压区应力图形的简化
受压砼的应力图 形从实际应力图
理想应力图
等效矩形应力图
xc
D
xc
Dx
D
Mu
Asfy Mu
Asfy Mu
Asfy
实际应力图
理想应力图
计算应力图
等效原则:
1.受压区混凝土合力大小不变
x h0
max
b
xb h0
1 fc
fy
xb h b
0
b 仅与材料性能有关,而与截面尺寸无关.
表4-3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b 和截面弹塑抵抗矩系数 s,max
混凝土强度等级
≤C50 C60
C70
C80
HRB335 钢筋
b 0.55 0.531
s,max 0.399 0.39
0.512 0.381
3、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
通常配置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
➢直径:6、8、10mm HPB235级
➢间距:当采用绑扎网时,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宜小于 70mm。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h> 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mm。
c15mm d
分布钢筋
h0
h
d8~1m 2 m
2、梁的高跨比
h/l 符合规范要求
3、板厚
现浇板厚度以10mm作为级差,常用的厚度有60、70、80、 90、100、120mm等。
板的高跨比(h/l0)
三、混凝土保护层
净距30mm 钢筋直径1.5d
净距25mm
b
钢筋直径d
c
c
h h0=h-60
c25mm d
c
净距25mm 钢筋直径d
h h0=h-35
0.80 0.79 0.78 0.77 0.76 0.75 0.74
1
《规范》规定:
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 C50时,
1 =1.0; 1 =0.8;
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
=01.94 ;
= 0.74; 1
3.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三)基本计算公式
1f c
C1fcbx
0
x
hh M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