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测试题含答案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测试题含答案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测试题
一、选择题
1.(2011·山东潍坊一模)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变D.信息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结合
2.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3.(2012·河南开封一模)右图为反射弧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
后,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检测到c、d点有神经冲动,说明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是
双向传导的
B.神经冲动由d传导到e时,需要组织液为传导媒介
C.如果de距离等于cd,在刺激d点时,c处先测到电位变化,这与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导要经过突触有关
D.b处检测不到神经冲动是由于受刺激a的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b处于抑制状态4.甲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后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甲图中,兴奋在②处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兴奋在③处以化学信号形式传递
B.在乙图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b,其膜电位特点是外负内正
C.如果刺激点到①和d处距离相等,那么刺激后兴奋传到①和传递到d的时间相同D.在甲图中,给予②处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5.某种止痛药不影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最可能是()
A.突触前膜B.细胞体
C.突触间隙D.树突
6.如图为人体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刺激a点不能引起c处电位变化
B.b处的液体中可能含氧气、神经递质等
C.c的末端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D.a、b、c任何一处的细胞膜外测得负电位,则表明其处于兴奋状态
7.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在反射弧中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上不能由①→②传导B.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位计会偏转两次
C.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D.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最可能暂时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
8.(2011·南京学情检测)下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M、N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B.a点兴奋时,膜内电位a点为正、b点为负
C.神经递质存在于②中,⑤处液体属于组织液
D.经④释放的神经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N的兴奋
9.(2012·潍坊调研)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中无递质
B.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既有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C.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
D.共存的递质可能起协同作用也可能起拮抗作用
11.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或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

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手先缩回来后产生痛觉。

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
正确的是()
A.图中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
B.未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A处的电位分布为膜
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C.由图可判定乙中兴奋可传至甲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二、非选择题
1.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请回答:
(1)图2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结构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________,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_。

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_。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是________。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________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
1.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请回答:
(1)图2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结构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________,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_。

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_。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是________。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________的变化。

答案(1)突触突触后膜(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反射大脑皮层(3)内正外负(4)兴奋膜电位
6. (实验探究)如图为一个蟾蜍屈肌反射实验装置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动作电位传导方向________(相同、相反)。

(2)已知药物X能阻断蟾蜍的屈肌反射活动,肌肉不能发生收缩,但不知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还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或是两者都能阻断。

现有一个如上图所示的屈肌反射实验装置,请利用该实验装置从A、B、C、D、E中选择四个位点作为实验位点进行探究。

(在实验位点可以进行药物处理或电刺激。

假设药物X在实验位点起作用后,其作用效果在实验过程中都不能消除。

)
实验步骤:①将药物X放于______点,再刺激_______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

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药物X是两者都能阻断。

答案:(1)相同
(2)实验步骤:①D E②将药物X放于B点,再刺激C点
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
①处理后肌肉收缩,②处理后肌肉不收缩
①处理后肌肉不收缩,②处理后肌肉收缩
①处理后肌肉不收缩,②处理后肌肉也不收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