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长城》教案

小学语文《长城》教案

师: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步一步去靠近它,了解它。在这之前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自学生字的情况。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同桌互读生字——开火车读新词
2、既然字词已经掌握,我们赶紧进入课文,去品一品课文中文字的味道。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评价长城的?(奇迹,什么是奇迹?奇在哪儿?)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可以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再反复读一读你划的句子。
(生读)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呢?(艰难) 从哪些词能看出来呢?
a、两三千斤重:(a.如果以50斤的体重来算,40至60个你,一个人抬得起来吗?) 你体会到什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b.这样千斤重的条石只需要一块吗?)(数不清的条石就需要数不清的劳动人民来搬来抗)
师:在这样的设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古代劳动人民很有智慧。)
让我们一起再读文章第二自然段,在我们的头脑中勾画出这高大坚固的长城的模样。
三、精读课文,感受奇迹
1、师:千百年的岁月过去了,历史的销烟已经散尽,但青山依旧在,长城依旧在,为了一睹长城的雄姿,成千上万的人,站在了长城上。现在我们也随着人群登上了长城。(读)“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城墙上的条石”你有什么感受?找出动词,读一读,做做动作,带动作读,闭上眼读,边背边想像。有体会了吗?(似乎真的站在长城上)此时,你想到了什么?你看,我们情不自禁得就会想起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那亲眼目睹这雄壮景观的人会不会想到,而且是很自然的想起。
让我们一起满怀赞美、满怀敬佩、深情地对古代劳动人民说——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也难怪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看到这样壮美的长城发出了内心的感叹:
生: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成这样伟大的长城!
师: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情不自禁地说:
生: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别的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师: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站在长城上,他深情地说:
生: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太伟大了!
听到这样的话语,你是什么感受。
让我们一起激动地、自豪的对全世界说——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4、拓展升华
同学们,一节课对于长城的讨论不可能全面深刻,长城的故事、长城的历史就如它的长度一般说不完,道不尽,如果你还想对长城有更多的了解,你可以到书上、网上查阅,最后再送给同学们一首诗,让我们在激情地朗读中,在无尽地思考中结束今天的课程。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想请大家猜一猜:它是世界遗产,它属于中国,它像一条长龙横卧在祖国的北方。猜猜它是谁?(长城)拿起手来,让我们工工整整地写下它的名字。(指名生读课题,为什么这样读)知道学生读出气势。
学 科
四年级语文上册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第周月日
教学内容
17.长城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南面百、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哇”赞美一下。(生答)瞧瞧,在这样壮丽的奇景面前我们的语言显得多么贫乏。那就让我们读读文中直接赞美长城的句子吧。(指导朗读)
【二】师:远远的,我们看到了(建在崇山峻岭上的长城;像长龙一样的长城;蜿蜒盘旋的长城)
1、近点,再近点,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呢?(出示近景图)生看图回答。
默读2自然段,用笔勾画出长城由哪些部分构成,再试一试你能不能在图上找到它们?完成任务后举手示意老师。
3、还是这句话,我请一位同学读,你想让同学听出你想表达的什么意思,就重读哪个词好吗。(强调蜿蜒盘旋——像蛇一样弯弯曲曲的延伸)造句。
4、再请人读(强调长龙——比喻句,体现长,并且龙和长城一样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你说得真好,请把长写在黑板上。
5、那么长城到底有多长?读一读,(一万三千多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猜一猜:徒步走完长城大约需要多长时间?读资料)
师引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不是一个两个人完成,而是 (出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齐读)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不是一段两段,而是绵延万里,这是: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齐读) 此刻,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些什么?
c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他们的工具是什么?肩膀和手,无数的条石就需要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
d、一步一步(肩上压着巨大的条石,这样的步子是多么的沉重啊,指导读)
短短一句话就引起你们这么多情的联想,真了不起。把你们的想象,感受送进你的朗读里。
师引读:数不清的巨大条石,就靠着—— 生:无数……
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 生:无数…… (指导读出不容易)
2、师:哪些(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谁敢上来在图中指出她们的位置?
生边指师变问。(什么样的垛子?什么样的瞭望口和射口,作用?每隔 米就有一座 的城台,作用?)谢谢你,真勇敢。 你们找对了吗?
3、师:下面我们来合作读一读这段课文。师生合作读:
师引读:
城墙顶上……
城墙外沿……
城墙顶上……
4、这些部分都由什么筑成?这样的长城有什么特点(板书高大坚固)
三、图文结合,了解长城外观。
【一】1、师: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欣赏长城的外观。(展示远观图) 作者的视角在哪里。(远处),谁能从课文中找到原句读给大家听?(指名一人读)给你一个要求,要让我们每个人听清楚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长城的。(读时强调远看)
2、好,还是这句话,你们听老师读,看看能听出什么。(强调崇山峻岭——长城所处的位置是在高大陡峻的山岭上。)看图理解崇山峻岭。真了不起,同样一句话,你们竟然听出了不同的意思。
板书设计
长城
远看长 龙
奇迹近看高大坚固
联想智 慧血 汗
受到你们情感的激发,老师也想读读这句话,行吗?你们还想读吗?生齐读。
3、我们再进一步想想好吗?劳动人民在修筑长城时还会遇到哪些困难?或者出现什么状况呢。(流血流汗,你们的揣测都合情合理,所以与其说长城是由条石筑成的,倒不如说是由劳动人民的生命,血汗筑成的)
过渡:修筑长城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但是它就这样以其傲然的身姿挺立在了中华大地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