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哲学与人生13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中职课件] PPT
哲学与人生13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中职课件] PPT
希腊神话中,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向前路过他面前的每 个行人,都说出同样的谜语。。。 这个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什么?
斯芬克斯人面狮身的形 象本身就说明了,人类已 经认识到了自己与动物, 即有联系又有区别。
印度狼孩的故事
P 165
1920年10月,在印度米德那波尔地区的 一个狼洞里,有两个“狼孩”被发现了。 人们发现这两个狼孩虽然长得与人一样, 但行为举止却完全和狼一样,他们白天睡 觉,夜晚活动,常常像狼那样嚎叫,他们 用四肢爬着走路,用手直接抓食物送到嘴 边吃。人们把这两个狼孩救出来之后,首 先对他们进行了身体检查,发现他们身体 的生物系统是正常的,虽然营养不良。于 是研究者就在人类的正常社会环境里对其 进行训练,教他们识字,教他们学习人类 的基本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然而,其中
• 在社会实践中,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必然地要与社 会发生各种联系。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与个人的 关系,既是进行人的正常活动的条件,也是实现自身自 由全面发展、充分展现才华、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客观要 求。
• 鲁滨逊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 了28年,他脱离了社会照样 生活得很好,这如何解释呢?
(一)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所要维护的公共利益。
利,所谓利,一般指位物质利益或物质功利,其中
包括公利和私利,但更多情况下指私利。
汶川地震中范跑跑,最近韩国沉船事故中船长和船员
范跑跑
2014年4月16日上午9时许,韩国“岁月号”客 轮在韩国西南海域沉没。当时船上载有470余 名乘客,截止5月2日已有230多名乘客确认遇 难,七十多人失踪。据报道,船沉没时船长和 船员最先逃生,现在警方已经逮捕船长所有船 员,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哲学与人生13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中职课件]
一、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1. 人生发展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案例1 P 164
问题:假如你是面试官你会录取小李吗?为什么?
利益 所谓利益,就是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得
到的好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精神利 益三个方面。其中,经济利益是基础,政治利益是保 障,精神利益是导向。
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 立的存在,就不像原来长在身体上那样,它 的灵活性、运动、形状、颜色等等都改变了。 只有作为机体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 这体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什么关系?
• 分析赵薇穿日本军旗装事件,说明个人行为与社 会紧密相连。
(1)个人与社会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影
的基本保证,也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动力。正是人 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最求,才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 进步。同时,个人利益得到保障和满足时,也就为个人更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1. 人生发展不能只顾个人利益
义 , 所谓义,是指道德准则或道义要求,亦指道义
有时,也不应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长远的利益。
3. 在服务社会关爱他人中实现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如何做到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第一,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你家的不下炕,我家的不进门。 常怀感恩之心。
雷锋 焦裕禄 上学期大家给生病的同学捐款 做志愿者
第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3)人的自然属性之三:人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有食欲、求生 欲等自然欲求。
人的成长有规律性,有关键期。
人不是神、上帝创造的, 而是通过劳动由动物进化来 的。
人类的进化
2. 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人
P 166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人的社会属性之一:人是社会的人。 (2)人的社会属性之二: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 (3)人的社会属性之三: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P 169
个人正当利益: 是指人们在生活或工作中,通过诚实 劳动或合法经营的途径和方式,所谋求的用以满足个人 正常生活和有效工作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应得利益。
不能将个人的正当利益等同于自私,自私的本质是损
人利己,如果是争取合理地正当的个人利益,非但不是自 私,还要受法律保护。
因为,个人对正当利益的追求,是人的生命得以延续
一个狼孩不幸死亡,另一个在四年之后 (大约七八岁)才开始能够讲一点点话,智 力水平也才相当于一个普通的婴儿的智力 水平。
自然属性是人生存发展的生理基础
你每天是否喝水、吃菜、吃肉?
•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1)人的自然属性之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 开自然界;
(2)人的自然属性之二:人要在自然界生存和发展,总是受到 自然规律的制约;
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人与社会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生存和 发展离不开社会;另一方面,社会是由个人组 成的,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社会全体 成员努力的结果。但是,个人与社会相比较, 社会起着根本决定的作用。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 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P 167
利己与利他是人生经常遇到的一对矛盾。它们既对立 又统一。有时候利己就不能利他,有时候利己的同时,又 可以利他。
俗语说:欲取之,先予之,还有就是:舍得舍得,先 舍后得。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付出与得到,利己与利他 有时也可以互相转换的。
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层次性表现在:1)大公无私。 2)先人后己,先公后私。3)先己后人,先私后公。4) 损人利己与损公肥私的。四个层次。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里,都有 自己的家人、亲人、同学、朋友等,都 从事一定的职业活动。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的活动必然要受到各种关系的影响 和制约。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这是毫 无疑问的。 只有什么人没有社会性?
精神病的人。就是没有意识的人,与动 物没有区别了。
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
1.什么是“公”?什么是 “私”?“公”与“私”之间是 什么关系?
2.正确对待公与私的关系?
美国有两个著名案例。一是某地要拆迁建药厂,拆迁户不同 意搬迁,认为建药厂目的是赚钱,打起了官司。但大法官最终 认定兴建药厂能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公共利益显著,判决支 持拆迁。另一个就是纽约建帝国大厦时,也遭到拆迁户的抵制, 并到法庭起诉。大法官认为,帝国大厦是美国标志性建筑,有 利于展示美国国家形象,判决拆迁户败诉。 学生:讨论这些案例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