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竞业限制违约金的标准

竞业限制违约金的标准

法律风险自助式管理,包括法律知识的日常储备以及法律纠纷的自助式处理。

有利于增加法律防范意识与能力,以及自主处理争议金额较小或者法律关系较为简单的纠纷。

相比于聘请法律顾问或执业律师,具有成本低廉、时间便利、方便保存等优点。

竞业限制违约金的标准
关键词:
竞业限制违约金标准
问题:
周某原系A公司的员工,从事采购工作,双方签订了期限分别为自2008年10月8日起至2011年10月7日止和自2011年10月8日起至2012年3月31日止的两份书面劳动合同,两份合同中均有保密和竞业限制的约定,若周某违反约定,A公司有权追回周某的全部报酬和待遇,并对周某处以50万元的罚款。

2011年10月8日,周某与A公司另行签订了《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约定:周某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每年可获得的竞业限制补偿费为周某离职前十二个月从A公司获得的报酬总额的三分之一。

竞业限制补偿费的支付标准:竞业限制补偿费应由周某本人前来甲方领取,或由周某提供指定收款账号,由A公司将
补偿费打入周某指定账号。

周某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除应返还A公司已经支付的竞业限制补偿费外,还应向A公司支付违约金人民币50万元。

周某在A公司一直工作至2012年7月26日离职。

A公司发现周某离职后出资开办与A公司有直接竞争关系的企业并参与经营故要求周某返还给竞业限制补偿费18458元,并支付违约金50万元。

周某认为,A公司直至周某离职后3个多月后才开始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并且周某与A公司约定的50万元违约金过高。

那么,A公司与周某约定的竞业限制违约金是否过高?
法院生效判决表明:
原审法院在结合周某的违约情形等因素考量后,对周某要求不承担竞业限制违约金50万元的诉讼请求未予支持,并无不当。

判决书内容摘录:
“根据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以及《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第五条的约定,周某在A公司工作期间应保守A公司的各种秘密;周某在A公司工作期间及其离职后两年内,不得自己生产或经营、与他人合作生产或经营与A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业
务。

但周某在A公司工作中期间,就违反其与A公司签订的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以股东身份出资与他人开办了B公司,而B 公司与A公司存在经营同类产品的竞争关系。

故原审法院认定周某已违反其与A公司签订的关于在职期间的竞业限制约定,周某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的判决正确。

原审法院在结合周某的违约情形等因素考量后,对周某要求不承担竞业限制违约金50万元的诉讼请求未予支持,并无不当。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