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综合指标(作业及答案)

第三章-综合指标(作业及答案)

第二章综合指标
一、判断题部分
1. 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
反比。

(X)
2•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 1 : 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X )
3.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 ,实际降低了3%,
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X )
4. 对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X )
5. 利用变异指标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时,标准差越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标准差系数越小,则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

(X )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
1.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B)。

A、质量指标
B、总量指标
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2. 总量指标是用(A )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
B、相对数形式
C、平均数形式
D、百分比形式
3. 某厂1996 年完成产值2000 万元,1997 年计划增长10% ,实际完成2310 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B )。

A、5.5%
B、5%
C、115.5%
D、15.5%
4. 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相比(A )。

A、都具有平均意义
B、都可用复名数表示
C、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体对比
D、都具有正逆指标
5. 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B )。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6•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C )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7•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C)。

A、中位数
B、众数
C、算术平均数
D、调和平均数
8•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B)0
A、权数不等
B、权数相等
C、变量值相同
D、变量值不同
9•某公司下属五个企业,共有2000名工人。

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
实际产值,要计算该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B )o
A、计划产值
B、实际产值
C、工人数
D、企业数
10. 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o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11. 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执行结果提高13% ,,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
高程度为(C )
A、13% —11% B^ C、…I 一 : D、. .1.1 :
111% 111^ 1H%
12. 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为106 : 100,这是(A )o
A、比例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13. 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 B )o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 、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14. 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 ,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贝V (A )。

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
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甲数列
C、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D 、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比较
三、多项选择题部分
1. 在下列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DE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2. 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CE)
A、工资总额
B、商业网点密度
C、商品库存量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E、进出口
总额
3. 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CDE )
A、某地区人口数
B、某地区人口死亡数
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
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
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
4. 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ACD )
A、国有制企业职工占总数的比重
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D、中间投入占总产出的比重
E、某年人均消费额
5. 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BDE)
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
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
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
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

6. 下列指标中强度相对指标是(ABCD )
A、人口密度
B、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均每国内生产总值
E、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四、填空题
1.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2. 总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可以派生出(性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两种。

3.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态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4. 相对指标的数值有(又名数)和(无名数)两种表现形式。

5. 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分析方法有(累积法)和(水平法)两种。

6. 属于同一总体中不同数量对比的相对指标有(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

7. 销售利润率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指标,成本利润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

8. 比较相对指标的数值常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强度相对指标则用(复名数)表示。

10.人均粮食生产量属于(强度相对)指标,人均粮食消费量属于(平均)指标。

五、简答题(不需写,思考)
1. 简述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
(1 )指标的含义不同。

强度相对指标说明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密度或普遍程度;而平均指标说明的是现象发展的一般水平。

(2)计算方法不同。

强度相对指标与平
均指标,虽然都是两上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但强度相对指标分子和分母的联系,只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而平均指标分子和分母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即分子是分母(总体单位)所具有的标志,对比结果是对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平均。

2. 简述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的区别?
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的区别在于:(1)时期指标的指标值具有连续性,而时点指标的指标 值不具有连续性;
(2 )时期指标的指标值可以累计相加,而时点指标的指标值不能累计
相加;时期指标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指标指标值的大 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六、计算题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1 ) 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2 )一季度三个车间平
均单位产品成本。

试计算该公司1999年甲种自行车的平均单位成本
3.
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
36件,标准差为9.6
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10-£0
39 可编辑
31
12
单位成本分组资料如下:
2.某自行车公司
下属20个企业, 1999年甲种车的
1B
20-30 30- 40 40-S0
计算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要求:计算该产品的平均合格率
1、解:
2、解:
甲种车单位成本
(元/辆)组中值(X)企业数(个)
各组产量占总产量
的比重(%)f
200 —220
210540
合格率g宴际产量(样)7D——SO1034 000
8C__902570 000 90——100153& 000合汁5C140 0004.某公司50个企业,生产资料如下:
(1)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 101.31% 720
(2)平均单位成本15x193+10x315 + 3x220
193 + 315 + 220 _
(元/ 件)
日产量(件) 组中值(x ) 工人数(人)f
xf
-2
x x f
10 — 20 15 18 270 3378.4 20 -
-30 25 39 975 533.9 30 -
-40 35 31 1085 1230.4 40 -
-50
45 12 540 3188.3 合计

100
2870
8331
xf 2870
乙小组的平均日产量x
而287(件)
因为0.318〉0.267,甲小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具有代表性
4、解:
合格率(%)组中值 企业数(个)实际产量(件)f xf
220 —
-240 230 12 45 240 —
-260
250
3
15
心丈詁沁闻+ 23閒™ 快22$
平均单位成本 (元/
辆)
3、解:
乙小组的标准差
豐9-13
(件)
— =0.267 36 9.13
2^7
0,318
a
T
该产品的平均合格率X —xf 11920085.14%
f 140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