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相色谱法 ppt课件

气相色谱法 ppt课件


分离测定有机物中的痕量水
仪器分析
2. 色谱柱使用条件的选择
(1) 固定相的选择
仪器分析
(2) 载气流速的选择
存在最佳流速(uopt)。实际流速通常稍大于最佳流速,以
缩短分析时间。
u B C
仪器分析
{
(二)进样系统
1.进样器
液体进样系统
进气 样化 器室
注射器 气化室
仪器分析
液体进样器
1.不同规格的专用注射器,填充柱色谱常用10μL; 毛细管色谱常用1μL。 2.进样量应控制在柱容量允许范围及检测器线性检 测范围之内。进样要求动作快、时间短。 3.新型仪器带有全自动液体进样器,清洗、润冲、 取样、进样、换样等过程自动完成,一次可放置数 十个试样。
(50%三氟丙基)甲 中等极性 极性化合物,如
基聚硅氧烷
高级脂肪酸
聚乙二醇
强极性 极性化合物,如 醇、羧酸酯等
仪器分析
(2) 气固色谱固定相
分离对象
永久性气体 惰性气体 低沸点有机化合物
仪器分析
固体吸附剂
硅胶-强极性 氧化铝-弱极性 活性炭-非极性 分子筛-强极性 高分子多孔微球(GDX系列)
高分子多孔微球
1. 按固定相分 2. 按分离原理分 3. 按色谱柱分
气-固色谱 气-液色谱 吸附色谱 分配色谱 填充柱色谱 毛细管柱色谱
仪器分析
第二节 气相色谱仪主要部件 及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仪器分析
气相色谱仪器
仪器分析
气相色谱仪器
仪器分析
气相色谱仪器
仪器分析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
载气系统
进样系统
1-载气钢瓶;2-减压阀; 3-净化干燥管;4-针形 阀;5-流量计;6-压力 表;7-进样针;8-色谱 柱;9-检测器;10-放大 器;11-温度控制器; 12-记录仪;
色谱柱
检测系统
温控系统
仪器分析
(一)载气系统
1.结构
包括气源、净化干燥管和载气流 速控制;
净化干燥管:去除载气中的水、有机物等杂质(依次通过 分子筛、活性炭等); 载气流速控制:压力表、流量计、针形稳压阀、减压阀, 控制载气流速恒定。
仪器分析
2.载气种类和流速的选择
(1)载气种类的选择
载气种类的选择应考虑三个方面:载气对柱效的影响、检 测器要求及载气性质。 在载气选择时,还应综合考虑载气的安全性、经济性及来 源是否广泛等因素。 常用的载气有:氢气、氮气、氦气。
仪器分析
气化温度的选择
➢ 色谱仪进样口下端有一气化室,液体试样 进样后,在此瞬间气化; ➢ 气化温度一般较柱温高30-70°C; ➢ 防止气化温度太高造成试样分解。
仪器分析
气体进样器(六通阀)
推拉式和旋转式两种。试样首先充满定量管,切入后,载 气携带定量管中的试样气体进入分离柱;
仪器分析
2.毛细管GC分流比调节
毛细管柱内径很细,因而带来三个问题: (1)允许通过的载气流量很小。 (2)柱容量很小,允许的进样量小。需采用分流技术, (3)分流后,柱后流出的试样组分量少、流速慢。解决方 法:灵敏度高的氢焰检测器和尾吹技术。
分流比:放空的试样量 与进入毛细管柱的试样 量之比。一般在50:1到 500:1之间调节。
仪器分析
(三) 分离系统(色谱柱)
色谱柱:色谱仪的核心部件。
1.色谱柱组成
色谱柱组成
柱管
填充柱:0.5-10米柱长,2-6mm内径
毛细管柱:几十米-几百米柱长 0.05-0.5mm内径
固体吸附剂——气-固吸附色谱柱
固定相
载体+固定液——气-液分配色谱柱
仪器分析
色谱柱 柱内径 柱长度 总塔板数 样品容量
第五章 气 相 色 谱 法 (gas chromatography, GC)
仪器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气相色谱仪主要部件及分离操作条件选择 第三节 气相色谱应用技术
仪器分析
第一节 概述
气相色谱法:以气体为流动相的柱色谱分离技术
仪器分析
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GC)分类
柱 k1.15,毛细管柱 k1.08)
仪器分析
组分与固定液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a.静电力-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b.诱导力-极性与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c.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d.氢键力-氢原子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如F、
O、N等) 之间的作用力
仪器分析
固定液的相对极性P
Px1
00 1
0(q 01qx) (q1q2)
qlg tr'(苯 ) 或qlgtr'(丁二 ) 烯 tr'(环己 ) 烷 tr'(正丁 ) 烷
1:',氧 二; 丙 2:角 腈鲨 烷
仪器分析
固定液的选择原则-“相似相溶”
a. 非极性物质—非极性固定液。 沸点越低的组分越早出峰。
b. 极性物质—极性固定液。 极性越小的组分越早出峰。
填充柱 毛细管柱
2-6 mm 0.05-0.5 mm
0.5-10 m 10-150 m
~103
~ 106
10-1000 g 0.1-50 g
仪器分析
(1) 气液色谱固定相
红色
{ 硅藻土 白色
{ { 担体(载体)
组成
固定液
非硅藻土
仪器分析
对载体的要求
a. 具有多孔性,即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均匀。 b. 化学惰性,表面无吸附性或吸附性很弱。 c. 热稳定性好。 d. 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固定相在制备和填充过程
中不易粉碎。 e. 颗粒大小均匀,一般常用60~80目、80~100目。
仪器分析Βιβλιοθήκη 载体的表面处理a. 酸洗-浓盐酸浸泡,除去碱性作用基团 b. 碱洗-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浸泡,除去酸
性作用基团
c. 硅烷化-除去担体表面的氢键作用力
O S iH O O S iH+C H C 3 lS iC C lH 3
C H 3S iC H 3
O O +H C l S i OS i
二甲基二 氯硅烷
仪器分析
固定液-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
a.热稳定性好,在操作温度下不发生聚合、分解 等反应;具有较低的蒸气压,以免流失。
b.化学稳定性好,不与样品或载气发生不可逆的 化学反应。
c.粘度和凝固点低,以便在载体表面能均匀分布。 d.对样品中的各组分有适当的溶解度。(填充
c. 极性与非极性混合物—极性固定液。 极性越小的组分越早出峰。
d. 易形成氢键物质—极性或氢键型固定液。 不易形成氢键的组分先出峰,易形成氢键的 组分后出峰。
e. 复杂难分离样品—多种固定液混合
仪器分析
常用毛细管色谱柱固定液
固定液
极性 适用范围
100%二甲基聚硅 非极性 氧烷
脂肪烃化合物, 石化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