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方案】铁路特大桥临近既有线专项施工方案

【桥梁方案】铁路特大桥临近既有线专项施工方案

XX客专XX标XX铁路特大桥临近既有线施工方案编制:XX审核:XX审批:XXXX工程有限公司XX客专第XX项目经理部20XX年XX月目录1编制依据 (1)2编制范围 (1)3工程概况 (1)4施工方案 (1)4.1特大桥35#墩施工方案 (1)4.1.1钻孔桩施工 (2)4.1.2承台施工 (3)4.1.3墩身施工 (3)4.2特大桥34#墩施工方案 (3)4.1.1隔离栅迁改 (5)4.1.2回流线迁改 (5)4.1.3挖孔桩防护 (5)4.1.4作业平台开挖 (5)4.1.5钻孔桩施工 (6)4.1.6承台施工 (6)4.1.3墩身施工 (7)5施工方法 (7)5.1钻孔桩施工方法 (7)5.1.1施工测量 (7)5.1.2.埋设护筒 (7)5.1.3.旋挖钻机钻孔 (8)5.1.4.成孔检查 (8)5.1.5.清孔 (9)5.1.6.钢筋笼制作和吊装 (9)5.1.7.混凝土的灌注 (13)5.2承台施工 (15)5.2.1凿除桩头 (15)5.2.2基底整平 (15)5.2.3钢筋加工 (16)5.2.4模板工程 (19)5.2.5砼工程 (20)5.3挖孔桩施工 (22)6安全保证措施 (28)7挖孔桩受力检算 (31)临近既有线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郑武跨陇海铁路特大桥施工图纸;(2)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3)铁道部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4)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5)现场实际调查所掌握的全面的资料。

2编制范围本施工方案适用于新建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郑武跨陇海铁路特大桥与既有陇海铁路相交叉的34#、35#墩的钻孔桩、承台及墩身的施工。

3工程概况新建石家庄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郑武跨陇海铁路特大桥与既有陇海铁路在K556+200—K556+400(陇海线里程)范围内相交,郑武跨陇海铁路特大桥34#、35#墩分别位于既有陇海铁路两侧,上部为32m预制简支箱梁,双线圆端形桥墩,钻孔桩基础。

4施工方案4.1特大桥35#墩施工方案35#墩在既有陇海铁路南侧,承台边在陇海铁路坡脚处,位置示意图见图1,35#墩相邻股道为集装箱项目改线,还未竣工通车,而且距离较远,不会对行车安全产生影响,钻孔桩施工按照普通地段施工进行即可。

图1 35#墩平面位置图4.1.1钻孔桩施工1.探明地下管线钻孔桩施工前,首先探明地下管线,避免破坏地下管线,影响行车。

探明地下管线采用开挖探沟方式进行,探沟垂直于陇海铁路开挖,开挖宽度为1m,现场土质为压实填料,按照1:0.5的坡比进行放破,探沟开挖深度为2m。

探沟开挖需人工进行,施工时需要缓慢作业,防止挖断或损坏地下管线。

2.地下管线迁改开挖探沟如发现有地下管线,及时联系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线路迁改,迁改完成进行桩基施工。

3.钻孔桩施工进行场地平整,安排悬挖钻机进场进行钻孔桩施工。

4.1.2承台施工1.基坑防护为保证路基边坡稳定,基坑边坡采用φ1m人工挖孔桩进行防护,挖孔桩间距为2m,挖孔桩长度、埋深、护壁及配筋详见检算资料。

2.承台施工人工挖孔桩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承台基坑开挖,按照正常施工工艺进行承台施工。

4.1.3墩身施工承台施工完成后,进行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进行下一步墩身施工。

4.2特大桥34#墩施工方案郑武跨陇海铁路特大桥34#承台尺寸为:12×6.8×2.5m,共有11颗直径1.0米钻孔桩,桩中心距离既有线外轨最近的为5.25m,承台外边缘距离既有陇海铁路外侧轨道为 4.2m—4.7m,具体位置见图2。

墩位上方为回流线,回流线高度约为6m。

图234#墩平面位置示意图图3 34#墩断面图4.1.1隔离栅迁改墩位与既有营业线距离较近,为保证行车安全施工安全,施工之前需要对隔离栅进行改移,改移位置如图2所示。

改移隔离栅后,施工人员机械在隔离栅外进行施工作业,严禁侵入铁路限界。

4.1.2回流线迁改墩位上回流线高度约为6m,施工平台开挖后距平台面高度约为10m,无法进行钢筋笼吊装,而且施工墩身顶面高程高于回流线,为正常施工,首先对回流线进行迁改。

4.1.3地下管线迁改根据现场标示,原路基边坡上有国防光缆,施工前,要对国防光缆进行迁改,对其他地下管线采用开挖探沟的方式进行探明,影响施工的全部需要进行迁改。

4.1.3挖孔桩防护临近既有陇海线施工,为保证行车安全和路基稳定,采用φ1m 人工挖孔桩进行防护,挖孔桩按照2m间距布置,铁路侧预留50cm 作为承台施工工作面,考虑到钻孔桩施工平台范围,挖孔桩防护布置长度超出承台横向宽度每侧均为5m。

4.1.4作业平台开挖钻孔桩施工之前,对墩台位置进行开挖,两侧放坡按照1:1进行设置,小里程方向预留3m工作面,利用开挖边坡土方进行填筑压实,作业平台尺寸为10.3m×15m,平台标高比钻孔桩顶面标高高出1m,以便于钻孔桩桩头虚桩灌注。

4.1.5钻孔桩施工1、钻机进场作业平台完成后,钻机进场开始进行钻孔桩施工,利用悬挖钻进行施工。

2、泥浆池设置悬挖钻钻孔施工对于泥浆池的尺寸要求较小,不需要泥浆循环,11根桩利用1个较小泥浆池即可,泥浆池设置在铁路路基坡脚外一定距离外。

3、弃土外运工作平台的尺寸较小,为保证施工场地具有足够工作空间,钻孔桩挖出的土方及时利用装载机进行运至坡脚外,之后用自卸车运走。

4、吊装钢筋笼钢筋笼份三节进行吊装焊接,尽量减少起吊高度,吊装前对起重机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机器正常运转,吊装作业安排在白天进行,夜间禁止进行吊装,遇刮风,下雨、能见度低的天气禁止进行钢筋笼吊装,吊装时设专门人员进行安全防护。

5、施工顺序钻孔桩施工从内侧向外侧进行,内侧4棵桩全部完成之后,进行中间一排桩基施工,最后进行外侧一排4棵桩的施工。

4.1.6承台施工钻孔桩施工完成,进行开挖,破除桩头进行桩基检测,检测合格进行承台施工,承台模板高出作业平台,需注意模板加固。

承台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回填,准备进行墩身施工。

4.1.3墩身施工承台施工完成后,墩身施工按照正常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注意既有线行车安全保证。

5施工方法5.1钻孔桩施工方法5.1.1施工测量在施工范围内利用布置好的导线网控制点,增设水准点,定出桩基控制桩。

测量坚持双检复核制,防止人为误差,测量仪器要按期标定,减少仪器系统误差,防止因测量工作出现质量事故。

放样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1.2.埋设护筒a.护筒用厚6mm钢板制成,高度不小下端和中部的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

护筒内径应比桩径大20-40cm。

b.护筒埋设护筒采用挖坑埋设法,护筒底部和四周用粘土分层夯实。

护筒高度高出地面0.2m~0.3m。

护筒埋置深度应根据设计要求或桩位的水文地质情况确定,特殊情况应加深,以保证钻孔和灌注混凝土的顺利进行。

施工前应根据施工放样定出的桩位,在桩孔的纵横方向引出护桩,用混凝土或砂浆护好,然后才能挖除中心桩。

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除设计另有规定外,平面误差允许为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干处可实测定位。

5.1.3.旋挖钻机钻孔开孔时,开启钻机将钻筒中心对准设计桩位中心,先将钻头垂吊稳定后,再慢慢导正下入井孔,然后匀速下放至作业面,液压装置加压,旋转钻进,按低钻速、轻压慢钻的原则缓缓钻进。

钻杆采用伸缩式钻杆,钻头为筒式活门掏渣筒。

钻渣通过进渣口进入钻筒,待确定钻筒内钻渣填满后,反转后即可关闭进渣口。

提升钻杆带动钻筒,同时向孔内注泥浆,确保孔内水头后,将钻筒提出孔外,提钻时开始要缓慢,最后利用液压系统,将筒门打开,排除钻渣。

将钻渣用车清运至适当地点进行弃方处理,以免造成水土流失或农田污染。

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钻机本身的三向垂直控制系统反复检查成孔的垂直度,确保成孔质量。

5.1.4.成孔检查成孔后应复核地质情况和桩孔位置,用成桩检测仪对钻孔桩进行检查,施工偏差符合下表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5.1.5.清孔成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清孔换浆工作。

清孔泥浆性能指标合格后才可以提钻转到下一个桩孔成孔。

清孔后,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黏度17~20s,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小于20cm。

清孔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1.6.钢筋笼制作和吊装a.钢筋制作要求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

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露天堆放时应垫高并加遮盖。

钢筋外表有严重锈蚀、麻坑、裂纹加砂和夹层等缺陷时应予剔除不得使用。

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并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

b.钢筋骨架制作钢筋的调直和除锈:钢筋的表面应清洁,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磷锈等清除干净。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钢筋调直采用调直机。

钢筋加工配料时要求要准确计算钢筋长度,如有弯钩或弯起钢筋,应加其长度,并扣除钢筋弯曲或成型的延伸长度,拼配钢筋实际需要长度,同直径同钢号不同长度的各种钢筋编号应按顺序编写配料表,再根据调直后的钢筋长度,统一配料,以便减少钢筋的断头和焊接量。

钢筋加工成型后,应详细检查尺寸和形状,并注意有无裂纹,按类型统一编号堆放在一起并盖好。

钢筋骨架保护层的设置:本分项工程采用焊接钢筋“耳朵”的方法设置保护层,其间距竖向为2m,横向圆周布置不得少于4处。

骨架顶端应设置吊环。

加强箍筋设在主筋的内侧,环形筋在主筋的外侧。

加强箍筋应同主筋进行焊接,环形筋与主筋采用绑扎。

钢筋笼存放、运输过程中用十字支撑,防止变形。

每根桩在桩身钢筋内侧按120°布置三根声测管,声测管与钢筋笼箍筋采用绑扎。

施工时应仔细检查声测管管底及接头处是否密闭,顶部用钢板或木塞封闭,以防砂浆、杂物等堵塞管道。

焊接:主筋采用闪光对焊、加强钢筋采用双面搭接焊,焊条的选择:Ⅰ级钢筋焊条采用结422。

施焊顺序宜由中到边对称的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相邻的焊缝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焊时,钢筋接头应错开布置,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35d 长度范围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表规定,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

接头焊缝的长度除按设计要求外,双面焊应不小于5d,单面焊应不小于10d。

长桩骨架分段制作,分段长度应根据吊装条件确定,应确保不变形,接头应错开布置。

钢筋笼长度较长,施工时分节加工制作,节长按单根钢筋标准长度确定,吊车起吊安装,入孔时节间接头采取单面焊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