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基本知识概述
飞檐 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它是中国古代建 筑在檐部上的一种特殊处理和创造。常用 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的屋顶转 角处。其屋檐上翘,形如飞鸟展翅,轻盈 活泼,是中国建筑上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 之一
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中国古代建筑多为木 结构,在支承屋顶构件时采用纵横交错的、 两端成弓状的木块层层叠垒,形成一个上大 下小的星斗状的托座,上托屋顶,下连立柱, 起着承重和装饰的作用,是我为建筑民族风 格的重要表现之一
•
三、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
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个建筑 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这一面设置门窗。 规模较大的建筑则有若干个院子组成。 建筑群体一般都有显著的中轴线,两侧的次 要建筑多做对称的布置,个体建筑之间可用 廊子相连接,群体四周用围墙环绕。
四、建筑装饰及色彩的特征
装饰部位、装饰手法
台阶
台基
墙壁
山墙山墙是建筑 物两侧的上部呈 山尖形的高出屋 面的墙面,它随屋 顶的斜坡面而呈 阶梯形。山墙可 以用来搁置檩条, 又能锁定空间,增 添建筑物的神秘、 古朴气氛。
屋顶瓦作
彩画
彩画画面为山水、
人物故事、花鸟鱼虫 等等,两边用《 》 《 》或《 》或 ( )框住。彩画由以 实用性为主发展到以 审美性为主。木结构 需要用油漆之类防潮、 防腐、防蛀,于是人 们便在木结构上涂以 油漆。在实践过程中, 人们逐渐发现用油彩 之类在木结构上作画, 既可以起到防潮、防 腐、防蛀的作用,又 能获得显著的审美效 应,于是便大兴彩画。
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 术。中国古建筑除了自身内外的装饰之外, 还重视符合木结构特点的室内外装饰。其 室内装饰,诸如设置锦绣屏风、玉雕屏风、 红木家具、名人字画、文物古玩,使之与木 结构房屋室内结构、色彩一致,造成一种古 色古香的气氛。其外部装饰,诸如设置假山 叠石、荷池小桥、古木修竹、华表石狮,使 木结构房屋摆脱孤立状态,共同形成典雅的 环境。从以上分析不难见出:中国木结构古 建筑是一座座集艺术美和科学美于一身的, 能给人以雄伟、威严、华贵、力度、古朴、 神秘乃至崇高审美感的艺术之宫。
宫殿
一种建筑的类型。常指为帝王起居活动而修建的建筑 群,一般作朝见、听政、寝居、宴乐之用。根据用 途的不同,宫殿又可为宫室和殿堂两部分,它们往 往构成一个紧密相连的空间,有前殿后宫之称。殿 多用作听政、朝见、办公和处理政务之用,其造型 高大、威严、豪华,目的是夸耀权势与至高无上的 地位。在宫殿建筑群中常是主体建筑。宫为帝王后 妃及其侍从饮食、寝居、玩乐等日常生活之用
清式建筑做法名称
平面
平面形式一般是长方形,度量单位 长度的一面称为面阔,短的一面称 为进深,四根柱子围成的面积称为 间,建筑物的大小以间的大小和多 少决定。
不同形式的屋顶做法
屋顶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包括庑殿顶、歇 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 顶、录皿顶等七种。其中最高级的是重 檐庑殿顶和重檐歇山顶。所谓庑殿顶,又 称四阿顶,即四面呈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 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所谓歇山顶,又称 九脊顶,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 直的三角墙面,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 四条戗脊组成。屋顶的实用价值在于,由 于屋顶中直线和曲线的巧妙结合,形成飞 檐翘角,所以有利于采光和排泄雨水。屋 顶的审美价值在于:(1)中国古建筑的屋顶 (主要是庑殿顶和歇山顶)都是大屋顶,而 且有些是覆盖着多层重檐的大屋顶(北京 天坛的祈年殿就覆盖着三层重檐),以第一 层檐次第向上,层层缩小,呈现出放射形。 这样的屋顶显得厚重,而且具有层次,能够 给人以体积大、力度强的崇高美
斗拱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它们的结合 体称斗拱。斗拱一般置于柱头和额枋(位于两檐柱之间的看 枋)、屋面之间,是建筑物的柱子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它 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它能够在上部伸出屋檐,把屋檐 的重量或者直接集中到柱子上,或者先纳至檐上再传到柱上,这 是它的实用价值。它由方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成 纵横交错、层层叠叠、逐层向外挑出的上大下小的托座,体现 出力学美和层次结构美
1.间的概念:
①四柱之间的空间
②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
多数情况下是指②的说法
开间在四根木头圆柱范围内用墙壁或板壁围 成的空间叫“间”。建筑物的迎面间数称 “开间”,又称“面阔”。建筑物的纵深间 数叫“进深”。中国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 因此建筑物的开间一般为单数,而且以开间 越多为等级越高。皇帝上朝的地方一般开 间为九间,进深为五间,故称皇帝为“九五之 尊”。“面阔”越阔,“进深”越深,用处就越 多越广,这是它们的实用价值。“面阔”宽 大能使建筑物显得气势磅礴,“进深”层多能 使建筑物显得森严神秘,从而引起人的壮美 感和神秘美感。
三、装修
1.门窗 1)隔扇、榄窗式
中国古建筑的装饰,主要指建筑物自身外部和内部的 装饰,诸如雕梁画栋、壁画图案、匾额楹联、鎏金屋 顶、动物屋脊。几乎凡可雕可画之处,无不以雕塑和 绘画美化之。但是最著名的装饰是彩画。彩画主要 是宫殿和寺庙的装饰艺术,但是有些富户民宅也有彩 画。彩画按等级高低,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 式彩画。和玺彩画的画面由龙或凤组成,补以花卉图 案,画面两边用《 》《 》框住,画面沥粉贴金,金 碧辉煌,一般用于主要宫殿寺庙。旋子彩画画面为简 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的也画龙凤,两边用《 》 框住,有的还贴金粉,一般用于次要宫殿寺庙。苏式 彩画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等,两边用 《 》《 》或《 》或( )框住。
•九开间名称 (等级最高)
•七开间
稍 次 明 次 次 明 次 •三开间 间 间 间 间 间 间 间 •五开间
稍 间
6.间的不等宽现象
• 两种情况:一种为依次递减
一种为明间最大,尽间最小,其它相等 为什么不等宽? 1) 功能要求 2)经济的原因 3)有助于中心突出 4)廊深最小,有利于结构稳定性 5)视线说
出廊的特殊形式——副阶:宋代殿阁等个体 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称为副阶。推测是由 早期高台建筑周围的单步廊发展而来。
4.间的组合 :官式建筑在面阔方向坚持用 “阳数”1,3,5,7,9 “阴数”2,4,6,8意指阴宅 民间住宅、寺庙等则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5.间的名称:明间,次间,梢间,尽间 尽 稍 次 次 明 次 次 稍 尽 二 一 一 二 尽 梢 次 明 次 梢 尽 间 间 间 间 间 间 间
中国古代建筑基 本知识概述
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概述
多采用木材和泥土建造房屋;采用木构架结构; 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二、我国古代建筑的地方特点
一、建筑外形上的特征
都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个部分
二、建筑结构的特征
采用木构架结构
斗拱的四个作用:结构作用、度 量单位、装饰作用、地位身份的 象征。
单体建筑平面的构成要素-间
2)隔扇、支摘窗式 2.大门
3.罩
4.天花、藻井
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和装饰手法。中国古代 建筑对天花板的装饰很注意,常在天花板中 最显眼的位置作一个或多角形、或圆形、或 方形的凹陷部分,然后装修斗拱、描绘图案 或雕刻花纹。由于这个部分产生精美华丽的 视觉效果。藻井是中国建筑民族风格在室内 ②前后廊 ③前出廊 ④周围廊
灰空间:
西方广场发达——广场 中国庭院——私密
台湾学者称之为中介空间
3.面阔和进深(如图)
出廊有等级划分:周围廊等级最高, 不出廊最低。 ①空间组织上有利、增加了中间层次, 内外空间有过渡,更具优越性 ②结构上出廊更稳固,结构上多圈柱网, 且柱距小,比无廊建筑更具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