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浅析
摘要:高速公路衡量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其方便、快捷、高速等优点, 尤其是经过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 其施工技术和水平不断提高。
桥梁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键部分,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高速公路的整体性能。
本文试从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特点、桥梁基础施工、桥梁墩台身施工工艺等三个方面论述了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高速的需求越来越大,但高速公路的质量直接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近几年来,有些高速公路路段的交通量在高峰时期接近饱和,大中型的货车在时间的分配上及不合理,致使超载现象常有发生,导致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下降,公路破坏严重,给交通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所以寻求一种综合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手段就显得势在必行。
1、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特点
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与一般施工不同,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桥梁结构施工难度大,专业技术水平高。
桥梁的结构设计一般都比较复杂,所需要的专业设备也很多,尤其是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充分的与建设、监理单位沟通合作,施工方案得到最大的优化,保证工程按期按质完成;二是外观质量要求高,城市环保任务重。
砼的外观关系着整个桥梁的质量,要达到精品工程的要求,就要解决钻孔桩的排渣问题、建材运输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噪音都应该取得切实核心的措施,以避免污染环境。
2、高速公路桥梁基础施工
(1)如果地基为耕地或者是松土时,松土厚度不应大于0.3米时,要将原地面碾压夯实,如果松土厚度大于0.3m,要将松土翻开,并分层碾压夯实,如遇到深井或者坟地要清理后分层进一步夯实。
(2)对于路堤小于1.5m的地填土路基,要开挖到路基面以下1.5m的高度之后以土方回填进行填前碾压。
(3)对于小于3m厚的软土路段,要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挖除淤泥后,用开山石渣换填,并在施工时用压路机逐层进行压实,以确保地基的稳定。
(4)对于地面横坡陡于1.5,纵坡陡于1:2.5时,要在基底挖台阶进行处理,台阶的宽度不要小于2m,然后进行分层填筑知道顶面后用土工格栅加固,充分的保证地基的稳定。
除以上所述之外,再填筑路基之前,还要做好路基两侧的临时排水沟,以方便雨天顺利排水,不因积水浸泡到路基,同时也是为下部的防护工程创造条件。
一般而言,桥梁基础通常可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大类。
浅基础往往采用敞坑开挖的方式施工,因而也称为明挖基础。
3、高速公路桥梁墩台身施工工艺
3.1 技术方面的准备
(1)经过检定的全站仪和水准仪各一套。
(2)组织前提的技术人员对合同条款以及技术规范进行学习,对其内容和要求详细了解,尤其是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仔细审阅、研究以及核对,施工方案所需要的各种标准和规范、技术资料以及工具书等,都要收集完毕。
3.2 施工的测量
如果桥墩位于水中,无法测出桥墩的纵横轴线时,可用光电测距仪或交会法恢复墩中心的位置。
在用光电测距仪时,墩的横轴线方向是利用桥轴线的控制桩来确定。
在桥轴线一端的控制桩上安置仪器,照准另一端的控制桩,则视线方向即为桥轴线方向,也是墩的横轴线方向(指直线桥而言)。
3.3 墩台身的施工
3.3.1 桥墩施工工艺
在墩身范围内,首先进行凿毛处理随后支立墩模,墩身的模板要采用整体式的,即一次拼装完成一次灌注成型的,在立模的时候,要用经纬仪对模板从横、纵两个方向控制,边施工边调整,缆风绳辅助加固,为便于施工人员进行立模和扎筋,施工时还要采用脚手架进行围护,缆风绳就设在脚手架四周,施工人员可以沿附其上下作业,加固好之后,再次与前后墩位复核立模墩底、墩顶的位置,保证没有偏斜、位置准确无误。
3.3.2 桥台施工工艺
桥台的整体施工工序为:施工条件→桥台模板加工以及脚手架备料→桥台施工放样→脚手架搭设以及砼原料的准备→立设模板→钢筋绑扎→砼灌注→砼拆模、养生→立设顶帽及侧墙模板→浇筑、养生。
具体操作如下:
柱式台施工前要先进行台背回填,直至填到台帽底面时安设钻机,进行钻孔并灌注水下混凝土。
台帽在整平压实的地基上要铺碎石渣,底模是水泥砂浆抹平后的,钢筋是在钢筋进行弯制成型的,在现场进行绑扎,立大块的侧模进行加固。
3.3.3 盖梁施工工艺
如果墩柱的高度较低,且地面的地质情况较好,就可以在整平压实的地基上铺碎石碴带、枕木,最后搭设碗扣支架作盖梁支撑,通过上下顶托调整好高度,铺设方木帽梁、立盖梁底模、绑扎钢筋且立侧模并且加固。
如果墩柱的高度比较高但地面的地质不好时,就不容易搭设支架,盖梁支撑最好采用特制的钢抱箍,来支撑在墩身上,以增加安全系数。
4、结语
为了保证高速公路施工更加的科学合理且具有人性化,进一步降低成本,保证整个桥梁的施工质量,必须认真的做好施工组织设计,要兼顾统筹、合理安排,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确保各种工序之间合理衔接进而推行现代化的技术,无论是施工还是管理要尽量的信息化,使施工技术走向科学化的轨道,要以科学的组织和规范施工实现按质按量按时的完成工程。
参考文献
[1]关欣琦.《浅谈桥梁墩台的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第5期.
[2]姜力东.《关于桥梁施工若干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