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企业文化整理

自考企业文化整理

第一章 企业文化导论 。

4、文化包含了三个分支:行为模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6、企业文化三大基本构成要素:企业行为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

7、企业行为文化包含:显性要素、隐性要素。

8、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管理、经营、竞争、扩张四个方面的作用。

9、企业文化管理功能的子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协调功能、教育功能。

10、沙因主张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奎恩主张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杰明·斯耐主张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

2、企业文化的内容及核心? 内容:(1)第一层的构成要素是企业行为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 (2)第二层的构成要素是企业文化中的显性要素、隐性要素;企业物质文化中的基础要素、产品要素、环境要素;企业精神文化中的核心要素、引导要素、制约要素、习惯要素 (3)第三层的构成要素是:企业行为显性要素中的行为礼仪规范、语言礼仪规范、仪表礼仪规范等;企业物质文化产品要素中的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企业标准字、企业标准色、企业吉祥物;企业精神文化核心要素中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

(4)企业文化还存在着一系列更低层次的构成要素 核心:(1)企业文化的所有构成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 (2)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有机整体的核心5、企业文化的作用及其作用途径有哪些? 作用:就是管理、经营、竞争、扩张四个方面的作用 (1)企业文化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2)企业文化的四种作用是企业文化的基本作用 (3)企业文化的诸多作用是一种具有逻辑关系的系统 作用途径: (1)就是将企业文化运用于实际的企业管理、企业经营、企业竞争和企业扩张之中; (2)就是对企业管理文化、经营文化、竞争文化各扩张文化的实际塑造; (3)塑造企业管理文化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的过程。

塑造企业经营文化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经营的过程, 塑造企业竞争文化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竞争的过程, 塑造企业扩张文化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扩张的过程。

来源:考试大 6、企业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1)精神性特征(2)习惯性特征(3)稳定性特征(4)同化性特征(5)可塑性特征8、企业文化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1)调查与统计(2)对比与借鉴(3)抽象与塑造(4)案例研究 企业文化有五个要素: (1)企业环境(2)价值观(3)英雄人物(4)习俗和仪式(5)文化网络 14、知识经济对企业文化有何推动作用? (1)推动了企业跨文化管理和经营 (2)衍生了大量需要进行文化管理的行业 (3)造就了大量需要进行文化管理的员工 (4)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消费需求 (5)导致了无孔不入的文化经营环境4、怎样正确理解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就是以企业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企业精神。

首先,在企业物质文化定义中,单纯的企业物质形态并不是企业物质文化,只有当企业物质形态成为企业精神载体的时候,也就是说只有当企业的物质形态体现了企业精神的时候,才能被说成是企业物质文化。

其次,在企业物质文化定义中,单纯的企业精神形态也不是企业物质文化,只有当企业精神寄托于企业物质载体的时候,也就是说只有当企业精神表现企业的物质形式之中的时候,才能被说成是企业物质文化。

6、企业物质文化具体要素之间的关系? 企业物质文化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以基础要素为中心的相互促进关系 (1)基础要素的中心地位:基础要素是中心要素,其他要素围绕基础要素而展开,成为基础要素的不同表现形式 (2)基础要素和非基础要素的相互促进:基础要素对企业物质文化中的其他要素(非基础要素)具有促进作用,因为基础要素的规范形式决定了非基础要素的规范形式,并非纯粹被动的要素,他们也反作用于基础要素 在企业物质文化的诸要素中,基础要素是中心要素,对其他要素起着决定作用,但是,在此基础上,其他要素对基础要素也存在着明显的反作用 10、怎样把握企业文化3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企业行为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他们的关系是 (1)相互交融,相互作用(2)统一于企业价值观4、优质企业文化必须符合认同性标准。

  1、企业文化相对性性质及其表现 企业文化的性质问题就是企业文化的优劣问题或好坏问题。

表现: (1)相对于条件的相对性 (2)相对于时间的相对性 (3)相对于地点的相对性7、企业如何实现以人为目的? (1)实现以全体社会成员为目的:A、积极或肯定意识的工作;B、消极或否定意义上的工作;(2)实现以股东、员工和顾客为目的:A、真正以股东为目的;B、真正以顾客为目的; C、真正以员工为目的 8、企业如何实现以人为手段? (1)实现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手段:A、企业努力使社会中各种与企业相关的组织服务于企业 B、企业努力使社会全体成员服务于企业(2)实现以股东、员工和顾客为手段:A、企业努力使股东服务于企业B、企业努力使顾客服务于企业C、企业努力使员工服务于企业9、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辨正的优化观? (1)坚持以人为目的与以人为手段的统一 (2)坚持经济发展与伦理建设的统一 (3)坚持共性原则与个性原则的统一二、选择题 1、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2、企业管理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管理丛林阶段。

3、20世纪30年代的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马克思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法约尔的“管理要素或管理职能理论”。

5、韦伯在《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中提出了自己的行政组织理论。

 6、1916年,法约尔在其著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提出了管理要素或管理职能理论。

12、霍曼斯的群体模型的四要素:活动、相互作用、思想情绪、群体规范。

2、泰勒的管理理论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1)最佳动作原理(2)合理的日工作量原理(3)第一流工人制 (4)刺激性付酬制度(5)职能管理原理(6)例外原理(7)“精神革命论”  3、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1)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把全部组织活动划分为基本的作业,作为公务分派给每一个成员 (2)各种公务(职位)按照职权的等级原则加以组织,每一职位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由此构成一个层次体系 (3)组织中人员的任用,完全按照职务上的要求,通过正式考试和教育培训来实行 (4)管理人员应该是职业管理者,有固定的工资和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 (5)管理人员须严格遵守组织的规则与纪律,不受任何情感影响,保证规则和纪律的执行 (6)组织中的各级官员必须完全以理性为指导,不带个人的目标影响,没有情感、偏爱、仇视等4、法约尔的管理责任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1)经营六职能: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2)管理五因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十四条管理原则:分工原则、权限与责任原则、纪律原则、指挥或统一原则、尊重等级和横搭跳板原则、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报酬原则、集权原则、等级系列原则、秩序原则、公平原则、保持人员稳定原则、首创精神原则、集体精神原则5、梅奥的社会论解释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社会人”假说的内容包括: (1)企业职工不仅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需要友谊、尊重。

(2)企业中除正式组织(如厂部、车间、班组)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如价值观、行为规范、办事原则、信念等) (3)新型的企业领导,其能力体现在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职工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方面 6、怎样理解“X-Y理论”和“超Y理论”? 麦格雷戈把传统的管理学说称为X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大多数人都天生懒惰,没有抱负,逃避责任,宁愿被领导,他们把个人安全看得高于一切,一有机会就逃避工作,是金钱刺激和外在强制。

麦格雷戈把自己的管理学说称为Y理论,根据Y理论,一般人并不天生厌恶工作,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一旦拥有了某种刺激(如尊重,爱),人们还会承担责任,解决只有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处理好的问题。

超Y理论是(权变理论)由莫尔斯和洛希提出:蓝领员工更适应运用X理论,白领员工更适应运用Y理论。

X理论关于人的理解与“经济人”明显相似,而Y理论关于人的理解则与“社会人”明显相似。

7、激励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1)需要层次论(2)双因素理论(3)ERG理论(4)成就需要理论(5)强化理论(6)亚当斯的公平理论(7)期望理论 9、行为科学理论的优缺点? (1)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优点: 因将心理学引入管理理论,从而避免了古典管理理论仅仅依据机械力学来建构管理理论的的局限;在重视主观因素的过程中被看成有感情、有需求、有信念的“社会人”,提高劳动生产率。

(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 基本局限于从个人(心理)的角度来探讨人,而没有立足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来探讨人,人的认识缺乏完整性和整体性;它对于群体研究还没有上升到企业这一特殊的组织水平,特别是没有将企业作为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特殊的组织来研究,企业尚没有明晰地被看成是一个特殊(作为社会经济单位)的组织,被看成是一个“孤立的系统”。

12、怎样理解企业文化管理理论产生的逻辑必然性? (1)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A、古典管理理论使最初的肯定阶段; B、行为科学管理使对古典管理理论的否定阶段; C、管理丛林阶段的管理理论是对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这一“否定”阶段的“否定之否定”阶段:首先作为否定之否定的阶段,管理丛林阶段首先表现为对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更高层次上的“回复”;其次,作为否定之否定阶段,管理丛林阶段其次表现为对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的“扬弃”。

(2)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逻辑地位 A、相对于管理丛林时代管理理论上来说,企业文化管理阶段是否定之否定阶段: 它扬弃了管理丛林阶段过分注重物和理性的人的管理模式。

以及过分注重依据自然科学的量化的管理模式,而保留了管理丛林时代管理理论中对于企业文化研究的重视。

B、相对于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来说,企业文化阶段是否定之否定阶段: 它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复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对于人的管理以及人的情感等因素管理的重视,立足于“文化”来研究人和对人的激励问题。

C、相对于古典管理理论来说,企业文化阶段其实是对于以往所有阶段管理理论的辨正扬弃阶段:13、如何阐述企业管理文化的含义? 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提炼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和贯彻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的过程,塑造和贯彻企业文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提炼和贯彻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的过程之中。

提炼和贯彻优质的企业价值观系统;形成共同的优质企业价值观系统;实现企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第一层含义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方式,是实现第二层含义(企业文化管理的直接目的)的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