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安全评估案例分析题库13-1-8

消防安全评估案例分析题库13-1-8

消防安全评估案例分析题库13-1-8问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某商场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某商场,南北向长度为203.7m,东西向宽度为102.1m,建筑总高度为18.4m,建筑总面积为7.97万m2,其中地上部分为5.89万m2,地下部分为2.08万m2。

地下一层为汽车库、员工服务、设备用房,总停车数量为462辆,防火分类为Ⅰ类;一至三层主要以商场营业厅为主,兼有库房、辅助用房及少量商场办公用房;整个建筑东南角为餐饮及专用办公区,分三层布置,并有8.4m宽的内庭院与营业厅相隔。

本项目一至三层商业部分作为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保证其人员疏散安全至关重要。

本项目中某些楼梯间首层出口距对外出口的距离超过规范规定,且首层商业用房最远一点距疏散出口的距离与规范规定有差距。

除上述疏散问题以外,其他消防设计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

在本项目的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为了解决疏散距离过长问题,通过隔离部分区域中的商业火灾荷载,设置有效的火灾探测、自动灭火、防排烟等消防措施,设置出“临时安全区”,以保障疏散人员的生命安全;保证消防队员的安全,解决人员安全疏散,以及疏散距离过长等问题。

本项目将从防止火灾蔓延和保障人员安全疏散两方面的安全目标考虑,制订综合消防策略规划;并采用FDS模型对本项目分析的火灾场景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处理。

某商场首层平面图见下图。

对于本文分析的火灾场景建立了下图所示的FDS模型,用以模拟商场内着火情况下烟气蔓延状况。

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为500m2左右;采用在700mm高主梁下加装900mm挡烟垂壁方式进行防烟分区划分;每个防烟分区排烟量为53000m3h,排烟口的数量为2个。

烟控系统的设计目标之一是为消防队员提供相对安全的救援环境。

消防队员到达火场救援的时间一般为15min,这里延长火灾模拟时间至20min,以保守地预测温度、CO浓度及能见度是否会对消防队员的顺利救援产生影响。

观察高度仍然选取人员活动的最高点,即2m处;消防队员虽然身着保护服,对高温环境、气体毒性具有更高的耐受力,但为安全起见,对消防队员选取耐受指标判据仍然与前述一致。

问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体育场馆性能化设计评估一、情景描述某大型体育场馆设首层、二层、三层、四层。

一层大厅包括赛事管理、新闻媒体、运动员、贵宾、观众及场地管理和安保用房;二层夹层为观众休息厅和贵宾活动区;三层夹层设有部分馆内控制机房和赞助商活动区;赛时全场共有7508个座位。

地下夹层为要人临时避险处。

室内大厅净高15m;首层夹层层高为4.77m,二层夹层层高为3.70m,三层夹层层高为4.50m,四层夹层层高为3.53m。

比赛馆:25.950m(最高点),14.827m(檐口);热身馆:15.45m(最高点),11.520m(檐口)。

主馆屋顶结构采用空间钢拱架,热身馆屋顶采用钢网壳结构。

按照相关规定,耐火等级设为一级。

结合相应规范、标准要求,本项目进行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时从人员疏散、防火防排烟设置、防火材料和构造、消防给水系统和气体灭火、电气消防设计入手,合理高效地解决了本项目消防设计中遇到的问题,顺利开展施工,圆满交工。

问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古建筑保护区消防安全评估山西应县木塔,始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距今948年,高约67.3m,是现存塔身最高、年代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其独特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工艺精湛的全木结构的建筑。

古建筑消防设计应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以自救为主”的原则,应在不破坏古建筑原貌的基础上,确保消防安全。

古建筑内部珍藏大量文物,且其建筑构件和材料均属于文物,为了不破坏古建筑结构、不影响文物、不让文物受到水渍的侵害,宜采用具有安装便捷、避免穿墙打洞破坏古建筑结构,洁净环保、水渍损失少、对文物损害小,机动灵活、耗水量低、灭火效能高等特点的自动消防设施。

(森林舞会游戏 https://)问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城乡一体化消防安全防御体系评估(一)城市概况某市是某省省会,占地面积20565km2,东西长227km,南北距离217.5km,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二)消防现状结合城市特点、性质、规模、布局、结构和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长春市采取以专业消防为主,企业消防协同作战的消防体系,注重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使消防队伍向多功能发展。

1.消防安全布局(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众多。

长春城市建设迅猛发展,汽车、轨道客车、农产品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持续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2)旧城区改造问题,必须纳入城市近期改造规划,积极采取防火分隔、开辟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通道等措施,逐步改善消防安全条件。

(3)城区内新建各类建筑,要严格控制耐火等级,应建造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控制三级建筑,严格限制四级建筑,确保其与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

(4)城市地下交通隧道、地下街道、地下停车场等地下建(构)筑物的规划建设,应与城市其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合理设置其防火分隔、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三)消防城乡一体化的实施1.消防规划(1)居住用地的消防安全布局规划。

至2020年,规划确定14处城市居住片区。

(2)公共设施及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布局规划:①沿街线状布置。

②在街区内呈组团状布置。

③城市的展览馆、会展中心、体育馆、影剧院、大型商贸建筑等人员密集的建筑,应设置集散广场或场地,广场或场地宜与城市干道有良好的联系,便于平时人流和车流的集散和火灾时人员及物资的安全疏散。

2.消防站布局及编制、装备(1)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布局消防队、消防站建设。

政府将消防队站建设列入每年重点工程,并制订具体实施计划,明确相关部门职责,消防站采取均衡布局与重点保护相结合的布局结构,一般应以接到出动指令后5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辖区边缘为原则确定。

(2)落实编制保障。

通过规范招聘和落实编制,提高政府专职消防队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基层消防队。

(3)落实装备保障。

将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装备建设列入预算,除消防站投用时按一级站标准一次性配齐消防车辆和装备外,每年还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现有装备的更新升级。

(4)至2012年,新建10个消防站,其中新建1个特勤消防站。

至2020年,再新建38个消防站,其中新建特勤站5个,另外新建1个专用航空消防站,城市消防站总数达到67个,其中特勤消防站总数达到8个。

3.消防供水消防供水规划应当采用多种水源互补的给水体系,如配置必要的城市消防水池、充分利用天然和其他人工水源作为消防水源。

这些水源必须确保消防安全使用的条件,保证一定的储水量,设置消防车取水口,留出消防车能够靠近取水的通道以及标识特殊的醒目标志等,满足灭火时的需要。

4.消防通信加强无线通信网络建设。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必须注重无线通信网的抗干扰能力,采用先进的设备,提高无线通信质量。

随着消防站点的增加,必须建设先进的个人无线通信网,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消防队的作用。

必须充分考虑专职消防队灭火作战的实际需要,增加指挥中心对专职消防队灭火力量的控制能力,提高整体作战的协调水平。

中心城区消防通信实现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报警、调度、指挥和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

5.消防车通道整治城区商贸中心地带交通、停车秩序;加强居民住宅区消防通道管理,保持畅通。

确保建筑周边的消防通道畅通。

针对城区停车场地紧张的实际情况,有关部门在规划设计集中停车场地的同时,对已建成建筑原先设计的停车场要进行清理,要恢复原有使用功能。

6.消防供电消防指挥中心采用一级负荷供电;一级消防重点单位应采用二级负荷供电。

城市电网规划建设,必须留出合理安全的供电走廊,并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用电负荷合理配置电压等级。

问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乡镇消防安全评估某乡地处保山坝东北部,属半山半坝乡镇,辖区面积52km2,东与瓦渡乡、南与河图镇、西北与板桥镇、水寨乡接壤,辖6个村委会,32个自然村,97个村民小组,13个乡直单位(驻乡单位)。

2012年底,全乡共有26985人。

该乡是省级革命老区和省级历史文化名乡。

乡内有将台寺、五岳庙、四方街、宝鼎寺、卧牛寺等几个旅游景点;有变电站、某中学、古戏台、营门口加油站、兴茂木业等5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问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某国际机场新航站楼火灾风险评估某航站楼建筑面积为8万m2;在建筑形式上,用简单的几何大跨度结构创造出一个大空间体。

实际大空间中会存在一些可燃物聚集的区域,火灾荷载密度较大,需根据可燃物的空间分布特性对危险源进行进一步辨识,考虑其发生火灾后的热释放速率和火灾蔓延情况。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对高大空间中的高火灾荷载区域采取相应措施。

问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大型公共建筑的防火和安全疏散性能化设计评估某国际旅游客运码头客运联检大楼,总建筑面积为81274m2,共有3层(局部设有夹层),完全建在地面之上,工程设计将联检区室外平台消防车道处定义为建筑高度和层数起算点,因此建筑定性为地下一层,地上两层。

游轮中心面积约为15000m2,建筑高度为23.90m,属于多层公共建筑,消防设计依照建筑法规执行。

建筑各层主要功能如下:地下一层为停车库、客运管理及设备用房(部分设有夹层停车库);地上一层是为出入境旅客提供的联检通道、候检大厅及候船大厅等;地上二层为客运配套服务等,采用重叠式屋顶形式,空间高大,使一层前厅与二层在空间上连通。

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根据建筑物特点及相关规定设置有效的火灾探测、自动灭火、防排烟以及有效的引导、疏散等消防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