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清照词的愁情美

李清照词的愁情美

第24卷第5期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月No.5Vol.24Journal of Guyua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Sep.2003李清照词的愁情美X高明泉(固原师专中文系,宁夏固原756000)摘要: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描写男女相思、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词作中,蕴涵着深沉的愁情,体现出/杏花江南0式的阴柔之美。

李清照词的愁情体现了三方面的美学意义:形象美、意境美、音乐美。

关键词:李清照;词;愁情;形象美;意境美;音乐美中图分类号:I207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91(2003)05-0021-04读李清照的词,总有一丝愁绪弥漫其间,时浓时淡。

她的创作以南渡前后为界。

南渡前,她生于宦族,后又嫁于相府,夫妇感情甚笃,有过几次小别,词作重在对离情别绪的抒发,体现了生离之愁和阴柔之美。

靖康之难后,国破家亡之痛,飘泊沦落之苦,接踵向她袭来。

感情入于深沉,词作基调转为凄凉。

其家国之愁、死别之恨带有更深沉的感伤情绪,蕴涵着深沉的愁情。

李清照词中的愁情主要体现了三方面的美学意义:形象美、意境美、音乐美。

一封建社会给妇女规定的准则是/三从四德0、/女子无才便是德0。

千千万万的妇女就在这些道德准则下默无声息地度其一生。

由于森严的戒律,/千金小姐0足不能出户,笑不能露齿,闷煞于深闺。

这种处境压抑她们的个性,春心被摧残,于是才有崔莺莺夜会张生,才有黛玉葬花。

封建社会这种令人窒息的环境和才华横溢、豪情满怀的年轻女词人李清照的性格发生了冲突。

本是/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0、/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0的活泼性格,本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0的贪玩少女,因而表现出为追求幸福而大胆地去爱,/云中谁寄锦书来0 (5一剪梅6)率直地抒写了她对爱情的渴望。

由于爱之深切,使得以诗词唱和、整理研究祖国文化遗产为/乐在声色狗马之上0的夫妇,一旦分离,必然引起清照精神上极大的不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0(5凤凰台上忆吹箫6),李攀龙在5草堂诗余隽6中说此词是/写其一腔临别心神。

0词一开头写她对生活的懒散之情,经过盘马弯弓之后,才隐隐道出她曾想尽办法要丈夫留下而没有成功。

/新来瘦0中的/瘦0字,好几首词中出现过。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0(5如梦令6),/玉瘦香浓0(5人桥6),/露浓花瘦0(5点绛唇6),/雪清玉瘦0(5多丽6),/人比黄花瘦0(5醉花阴6)等词中的/瘦0字,或惜春悲己,感喟青春易逝;或缘于刻骨的相思离愁,是为伊消得如此憔悴之故。

其愁怨之深由此足见一斑。

/正人间天上浓愁0(5行香子6)借牛郎织X收稿日期:2003-04-02作者简介:高明泉(1953)),男,宁夏西吉人,固原师专中文系副教授。

女,塑造自我愁情之浓。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0(5点绛唇6),人的柔肠何止一寸,极言/愁怨之深0。

丈夫赵明诚的每次笈游,都给李清照带来切肤之痛。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0先以/薄雾浓云0的闷人天气衬托出主人公的黯淡心情,如此天气,使人感到既闷又长,更使她/愁永昼0了。

词一开头,就已点出/离愁0。

而此时又正是重阳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0,愈感寂寞无聊。

末句最为人所称道,/瘦0字是词眼,它和首句的/愁0字相呼应。

因为有刻骨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

虽没有明写相思,却以深婉含蓄笔墨出之。

词中的形象性很强,这种具体可感的事物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含蓄蕴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清照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更多的则是以抒发空闺独守的寂寞感出之:/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0(5蝶恋花#暖风晴雨初破冻6)。

清代词人贺裳在5皱水轩词筌6中誉此二句为/入神之句0,历来为人称道。

一个/抱0字,把思妇愁思千转、郁结于胸的难言苦楚突出地显示了出来。

而/弄0字,则出神入化地把思妇神不守舍而又虔诚至笃的内心状态形象地给以外化,的确堪称/入神0。

又如,/,,倚楼无语理瑶琴,,梨花欲谢恐难禁0(5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6)。

/倚0写出了词人慵懒倦怠的神态,/无语0二字,深切地表达出词人的心情是苦涩难言的,想让琴声带走积聚心头无法排遣的愁绪,使自己在琴声中忘却/愁0。

末句中一个/恐0字,确切地表达出词人惜春之情,概括了全篇的主旨。

若不是作者善于概括与集中,善于在遣词造句上千锤百炼,则是很难达到这般出神入化之境。

别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字都恰如其分,用少数字就可以表达出按其容积必须用许多字来表达的思想0。

¹这在文字上达到了以少胜多,收到了尺幅千里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思和回味的余地,使欣赏者产生一种愉悦之感,在观赏/愁0情时得到了美的享受和愉悦。

清照对丈夫离别后的相思之苦、闲愁之多,显出无计消除的/愁0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0(5一剪梅6)/才下0、/却上0这一迅速变化的过程,表露思念之情的深度。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0和上面/一种相思,两处闲愁0一样,都运用语言上的对称造成既一致又矛盾的特点,产生了特有的艺术效果。

/只有在作品中体现了真实的思想,而其形式又完全适合于思想时,才是有艺术性的。

0º正是这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才给/愁0情赋予了美感。

特别是那首被誉为/情景兼函,名媛中自是第一0»的5念奴娇#萧条庭院6更为出色。

/别是闲滋味0五字从正面点出了题旨。

抒写了闺中孤寂,百无聊赖。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0点明她的愁绪皆缘于丈夫离家远行。

这首词曲曲折折,反反复复,一层一转,一转一深,把少妇在此情此景中的心理及其变化刻画得细腻真切。

李清照的创作,以曲折细腻见长,能把一些非常纤细的事物或感情,借助高妙的艺术手法加以再现。

不但以豪放见长的词人望尘莫及,便是一般婉约为宗的作手,也相形见绌。

她开辟了词坛中的/微观世界0,这与她作为一个女性独具的纤小、细腻的心理是密不可分的。

而且她才情过人,宋人王灼推崇她/自少便有诗名,才力华瞻,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

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0¼。

其文心之细,是前人所未曾有过的,也是后人不容易学步的。

她的这种特色体现了女性所特有的阴柔之美,正如朱光潜所说,这是/杏花春雨江南0式的柔性美。

这种如丝如缕、且浅且淡的愁情,给人以和谐、安静的审美享受。

二靖康之难后,朝廷南渡,清照也逃到江南,沦为难民。

面对山河的破碎,她不是熟视无睹、漠然置之。

其爱国的情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0的气节与情操,在词中有所流露。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0(5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6)想忘记对故乡的思念,只有当酒醉的时候。

词人眷念故国的殷切心情,拂拂指端。

这首词中,有借酒消/愁0,但愿终日沉醉的消极情绪的流露。

而清照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女性,/论政0已被视为大逆不道,干预政事那就更不允许了。

在这种情况下,清照无奈,只有怅望故乡,叹息自己的愁绪而已。

莫说是李清照,即使是民族英雄、爱国词人辛弃疾和爱国诗人陆游这样的须眉男儿,在当时的环境下也壮志难酬,只好借酒浇愁。

显然,在醉酒的背后是对现实的不满。

所以,清照词中所流露出来的愁绪,正可视为她的故国之思的曲折反映。

又如/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0(5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6)。

深怀着这种飘泊沦落之感的词人起坐听雨,三更的冷雨霖霪不止,词人的泪水更是倾泻如注;雨打芭蕉声是那样凄凉,词人的啜泣声更加悲切。

在有些作品中,清照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委婉曲折的方式出之,较之前期的词作感伤情绪尤为浓厚,尤为深沉。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0(5永遇乐#落日熔金6)李清照回忆起南渡前在国泰民安的环境中度过了多少个令人难忘的元宵佳节,在如今战火纷飞,尸横遍野,山河破碎,民族存亡未卜,人们依然欢度元宵佳节时发出的物是人非、今不如昔的感受和对故国的怀念。

词作中所流露出的浓浓的愁绪与其爱国主义情怀密不可分。

在/愁0情的外表下有一拳拳爱国之心,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崇高美。

/一件东西在量上大大超过我们拿来和它相比的东西,那便是崇高的东西;一种现象较之我们拿来和它相比的其他现象强有力得多,那便是崇高的现象。

0½李清照词作中体现出的这种崇高美,能提高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鼓舞人的意志和毅力,使人感觉到高临在平庸和渺小之上,促使人去和卑鄙、萎屑作斗争。

清人沈曾植说过:/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苏辛,非秦柳也。

0李清照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6可称之为阳刚之美的杰作:/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0词人渴望追求自由、光明,但这种愿望在她生活的时代根本不可能实现,因此,她把这种苦闷的/愁0情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

这种奔放驰骤、生气蓬勃的作品,出自一个封建社会多愁善感的名门闺秀的手笔,却是难能可贵、不可多得的。

以致有人说它/无一毫钗粉气,自是北宋风格0,有人说它/绝似苏辛派,不类5漱玉集6中语0。

由此不难看出,其愁情的外表下,透着股慷慨昂扬、激越奋进的阳刚之美。

在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命运,往往取决于丈夫的命运。

死了丈夫,简直是塌天之祸、灭顶之灾。

明诚的死,对清照的影响与打击,还不仅限于此。

志同道合的爱情基础,半生忧患与欢乐的共度,使他们夫妇情深似海,难分难离。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0(5孤雁儿#藤乐纸帐期眠起6)昔日那美满的婚姻、幸福的家庭,如今荡然无存。

自己在茫茫尘世中孑然一身,默念前景,怎能不肝肠寸断?可是纵有满腔悲苦,如今却向谁人诉说,又有谁来分担自己的哀痛呢?/肠断与谁同倚0是这首词中哀痛至极之语,令人如闻其悲泣之声,如见其哀苦之状。

这首词迥别于早期词作中的/香冷金猊,被翻红浪0的气氛。

那首5凤凰台上忆吹箫6虽也写愁思,但闺阁之中却不免有几分香艳气。

眼下是丈夫去世,山河破碎,情景更觉凄凉,愁情更加凄苦,令人无限伤感,使人愁肠百结,催人泪下。

三清照后期的大多词作,家国之恨与亡夫之痛汇聚交融。

南渡后,清照所受的打击接踵而至,国破家亡,丈夫英年早逝。

她从一个/位下名高0的书香门第出身的大家闺秀,沦为/飘遂与流入伍0的闾阎嫠妇。

这样悲惨的境况跟其出身形成了很大的落差,使她有一种/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0之感。

其哀痛之处,孤雁长鸣,流水呜咽;其伤心之时,珠泪纷纷,无语凝噎。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0(5武陵春6)首句没从正面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却只用/风住尘香0四字,出笔极为蕴藉。

/倦0虽与5凤凰台上忆吹箫6中/起来慵自梳头0之/慵0语意全同,但此一时,彼一时,那是生离之愁,这是死别之恨,深浅自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