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主题: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时间:2014/05/31-06/01
对象: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
内容:戏曲,民族乐器,民歌
方式:问卷调查
背景介绍;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可分为器乐与乐器、中国曲艺、戏曲艺术、宗教音乐、音乐文化交流、古诗与新曲等大类,一直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它不仅作为一种音乐形式而被人传唱,更化成了一种文化的象征,刻入国人的骨髓。
它融合了古今无数劳动者的智慧,又独具地方特色,将许多传统经典元素以音乐形式传承了下来。
但是随着近几十年来外来文化,市场经济的影响,各种流行文化的泛滥,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趋之若鹜。
致使我们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追星族与歌迷越来越多,而民族音乐的爱好者却越来越少。
因此我们组开展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态度与认识的调研,旨在了解传统音乐文化在大学里的现状也试图借此探寻新的对策与出路。
一、戏曲文化
二、民族乐器
三、民歌
对于民歌的调查,我们主要针对大学生对经典民歌,著名民族音乐家的了解情况与方式以及对他们的态度设置询问。
一方面了解民歌的普及度,另外也为民歌的推广做准备。
从结果来看,较之流行音乐,传统的民歌戏曲显然受冷落,仅占样本总量的21.43%。
而对于民歌的态度也不是很强烈。
对于著名的民族音乐家的了解除了耳熟能详的几位,其他的知之甚少。
但是同时也可以看出较之欧美等西方音乐,国内的音乐还是占据主流。
对于民歌和港台乐的喜爱程度远大于欧美流行乐而西方古典音乐则几乎很受有喜爱的。
这一点从大家对于民歌的态度中也可以看出。
比较喜欢和一般喜欢的参半,没有不喜欢的。
而对于经典的民歌了解情况也一般,仅限于非常熟悉的歌曲。
综上所述,样本大学生首先对于音乐基本常识的了解就知之甚少。
其次,对于民歌的了解仅仅限于表层的听说过,均没有更深的认知。
但是,他们对于民乐的态度却是积极的,在他们当中对于传统都有着一份情怀。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当代部分大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了解很欠缺,而对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更少,传统音乐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这也与身边的感受相当。
一方面反映出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也反映出,外来文化,流行文化的冲击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流行音乐充斥着中小学音乐课堂,民族音乐教育被忽视。
另外多数学生对于传统音乐只是表层的了解,却不会欣赏传统音乐的美,这也严重影响传统音乐文化的普及、继承与发扬。
另外较为乐观的是,大部分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认同感很强烈,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大部分人抱有很大的希望和积极的态度。
因此,“发展民族音乐教育,提高民族音乐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责无旁贷地成了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振兴民族音乐的主要阵地。
同时也需要一些切实的做法。
要认识到,世界上任何艺术精品都是与时代相呼应的,要充分挖掘我国音乐文化遗产,丰富民族音乐艺术内容,改革民族乐器,改编民族器乐,就要培养民族音乐理论人才,培养民族音乐作曲家,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保证其健康的发展。
民族音乐要发展,只凭高水平的演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培养民族音乐听众,普及民族音乐文化,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环境。
使人民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以此提升人们的都市文化品位,最终使民族音乐文化在各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传播,民族音乐应让更多人接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只有这样,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才能得以存活、延续、创新、发展,才会有更强的艺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