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教育改革,给初中语文教学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
如何让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改下深化改革,全面落实贯彻素质教育,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追求的目标,而且笔者认为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以完成新课改的全新要求。
一、转换角色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都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了,因为新课标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求教师给学生“授业、解惑”,更需要让学生们学会学习,让学生喜爱学习,积极主动学习,倡导民主、开放,强调开启智慧、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因此,在新课改下,教师要学会转换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参与者和引导者转换。
在新课改全新的要求下,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开启学生的智慧之窗。
笔者在教学中,就像学生的学习伙伴一样,在他们的学习道路上只是一个引路人,不直接告诉他们最终的答案,但是会教他们如何去寻找答案,帮助他们寻求最佳途径寻找目标。
同时也帮助他们制定一个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让他们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采用激励教学法
在教学中采用激励法教学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为激励,
可以带给学生成就感,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加大学习动力。
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特别是对于成长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
如果学生在教师的赞扬下学习,那学生对学习会越来越有兴趣,积极性会越来越高,学习效率也会明显提高;但是如果学生在教师的批评和斥责中学习的话,会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更甚者还有厌恶的情绪。
新课改下,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课上,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或回答应给以大力的鼓励,肯定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大胆想象和猜测,如果学生的思维有偏差,教师也不要持否定态度,而是要进行巧妙的转化,或者进行婉转的改正,但是首先都应该肯定学生的思考能力,只有这样,才不会磨灭学生的思维火花,不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增加学生有勇于思考问题,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勇气。
课下,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和特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余让自己拥有一技之长,增强学生的自信。
三、优化学习环节
新课改下,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更注重“学”,所有活动都应该围绕“学”而展开,笔者在此处所说的“学”不是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记忆,因为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只能是一种“了解”的行为,而不是学习的过程。
所谓“学”,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在此学习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路人,指引学生从哪个方向走,具体如何
走还需要学生自己来体验,这样才是真正的“学”。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的环节,做好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的指导工作,指导学生提炼中心,抓住重点,并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的词语或者成语,教师要让学生利用各种工具书认识生字,理解并掌握词语、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对于课文中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以叫同学们做好标记,课下再去阅读一些相关书籍,或者是网上搜寻一些相关资料,以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然后大家在课堂上一起各抒己见,或许会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进行个性化教学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差异和能力上的差异,尊重学生对教学中出现的不同的见解,其实也就是给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全班同学的共性,也要关照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而语文也比较容易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因为它不像数学上的1+1就只能等于2如此硬性,而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想法,对于一篇文章而言,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感受,而作者或许又是另一种感受。
比如一篇文章,有人看的是动人的故事情节,觉得催人泪下,有人看的是华丽的辞藻,觉得那字眼生动、形象、贴切,有人看的是表达的中心思想,觉得可以流芳百世。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论学
生从哪一个角度去欣赏文章,都是值得肯定的,而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搭建足够广阔的思考平台,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去思考问题,这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散。
五、适当开展课外活动
适当的给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教室课堂”,把课堂搬到室外,让学生走进生活、亲近自然,感受语文,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也锻炼了学生的适应能力,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积极性、能力。
因此,不论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是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适当的给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都是十分有利的,而且在新课改下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现在我们都提倡以人为本,而传统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显然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根据发展形势的需要,新课改自然而然出台了。
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师应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肯定、被支持、被关注、被在乎,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进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为社会输送“过关”人才。
参考文献:
[1] .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初探[j]
[2] . 推进新课改之初中语文教学应如何落实“以人为本”[j].
[3] .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j]
[4] . 试论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