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言.pptx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言.pptx


• 三、生产可能性曲线
• 资源配置:就是把资源分配到各种可供选择的
用途中,以生产出能够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不同 物品。
1、生产可能性曲线 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所 能生产的各种商品的最大产量组合。 2、三个基本假设条件 (1) 资源固定 (2) 资源充分利用 (3) 技术水平不变
3、生产可能性曲线图形
提供要素服务
资本
劳动 土地
供给
生产什么 怎样生产 为谁生产
要素市场的 价格(ຫໍສະໝຸດ 资、 地租、利息)要素市场
生产者的生产 厂商(企业) 支付要素报酬
劳动 土地 资本 需求
• 3、经济制度/经济体制-谁做决策的问题
• 市场经济: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 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体制。
• 计划经济:由政府做出有关生产和分 配的所有重大决策。
• 1、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 2、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 3、资源配置-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 • 4、中心理论-价格理论 • 5、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生产理论

均衡价格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分配理论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 二、宏观经济学
•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整个 经济的运行及其规律。(是从总量分析出发,以整 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 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经济资源如何 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能较熟练地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经济现象 和事件,增强对真实世界的解释能力。 • 就教材说几点
• 第一章 导言 • 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 • 第三章 弹性理论 •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 第五章 生产理论 • 第六章 成本理论 • 第七章 厂商均衡理论 • 第八章 市场失灵
•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第十一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 • 第十三章 经济周期理论 • 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理论
• 混合经济:所有社会都既带有市场经 济的成分,也带有计划经济的混合经济。
• 4、经济学:研究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 和利用的科学。
•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学科,是市场经济 的经济学。
三、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
• 1、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
• 土地(自然资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大 自然所赋予的礼物。
• (1)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 (2)资源是有限的
• (满足欲望的方式是有限的:资源有限、 时间有限、其他人为你提供的服务有限)
• 引发了选择-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选择” 的学问.
• 稀缺性:人的欲望和需要是无限的,相对于人的 需要来说,用以生产各种产品和劳务的资源是有 限的这就构成了稀缺性。
• (指生产的产品资源(经济物品)不能满足人们 的需要的情况)

2、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 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一个经济系统必须决定如何利用其有限的资
源,必须在物品的各种有可能的组合之间进行选
择。

如何生产?

如何将科技与稀缺的资源结合在一起来生产
产品。

为谁生产?

谁来分享经济活动的成果。
需求 鞋子 住房 面包
产品市场
产品市场的 价格
供给 鞋子
住房 面包
消费者货币选票 居民户(家庭)
• (合理利用资源、合理支配资源、首先满足最 迫切的欲望)
• 隐含的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稀缺、 效率(有效利用)
• (1)选择与资源的配置 大炮与黄油 • (2)资源利用 •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选择行为的理论,研
究的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在一定的条件下, 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对社会造成的 影响。
根据生产可能性表将生产可能性曲线描 述出来,并分析其曲线的特征
4、机会成本递增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
产品产量的增加,机会成本相应增加。
每年坦克和帆船的生产可能性
产出
生产可能性
(万/年) A
B
C
D
坦克
8
7
5
0
帆船
0
2
4
6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一、微观经济学
• 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作为 单个实体的家庭、企业、市场的行为。(是从个 量分析出发,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是关 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个别经济变量变动 的理论。)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经济学的概论 •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经济学概论
• 一、为什么会产生经济学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取得美妻生下子,恨无天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西方经济学
管理学院
成绩
• 一、平时成绩由以下三项组成: • 1、出勤 • 2、课堂表现 • 3、课后作业 • 以上三项合计占总成绩的30% • 二、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 • 由选择题、判断题、案例题为主
• 对学生的要求: •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 平时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 • 最终达到: • 掌握基本概念、主要模型和基本理论,
• 包括:农业、住房等所使用的土地

能源、非能源资源、环境资源
• 劳动:人们花费在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和 精力。
• 资本:一个经济体为了生产其他的物品 而生产出来的耐用品。
• 2、机会成本:
• 资源是稀缺的,选择一种东西,就意味 着需要放弃其他一些东西,选择生产大炮, 意味着放弃生产黄油。即对不能利用的机 会所付出的成本或代价。
• 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是相应的所放弃的 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 理解:
• 是放弃的评价最高的其他事情,它不是 所放弃的所有可能的事情
• 是指生产者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 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的使用中所 能获取的最大收入。
• 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 所放弃的别种产品的最大产量(产值)--就 是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 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一条普遍的规律
• 资源的稀缺性是一切经济学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条 件。
• 稀缺性始终要求人们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而选 择意味着取舍---经济学产生的根源
• 二、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 1、经济学的定义

是社会将如何分配其稀缺资源以生产物品和
提供劳务,满足人们无限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