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响着世界》课后反思
河北省石家庄市南马路小学魏静
本节课是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第一课时“中国影响着世界——体育、国际事务”。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结合本单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确定教学目标:感受体育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风貌,感受中国政府参与国际事务的和平努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针对六年级孩子,在设计活动时,我想既要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又要有一定的教育性。
最初我在设计每个活动的时候,更多的侧重于活动的教育性,忽视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忽略了孩子们原本的生活。
有些情感有点生拉硬拽的感觉,真正让孩子们体会到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少了点,与孩子们的身边事离得远了些,孩子们很难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经过试讲之后,一位老师的一段话触动了我:“活动设计要从小点入手,扎实有效,要走入孩子们的内心,要随时关注孩子们的生活。
”就是遵循这个道理,我开始重新设计活动,在反复的琢磨与修改中我逐渐明白:
首先,只有关注孩子生活实际,才能更好的设计活动。
设计活动要贴近学生生活,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同时去引导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价值观得到提升,情感得到提升。
所以在设计第一个活动时,我就选择了视频导入,渲染气氛,简单明了,直奔主题,以孩子们熟悉的奥运会为切入点,以中国人的自豪作为切入点,通过视觉盛宴由浅入深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祖国对世界的影响并揭示课题,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在设计第二个活动时,学生搜集到最近的日本地震、海地地震后,中国救援队迅速赶到,还搜集到中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通过学生们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引导他们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不仅让孩子学会了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其次,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更好的组织活动。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组织活动的前提。
在设计活动时,我就认真考虑了李老师说的:活动要从小点入手,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活动,与孩子们交流身边发生的事情,从而去加深认识。
我让孩子们搜集了有关体育事业、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资料图片或视频;搜集了北京奥运会中的中国元素;搜集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
发挥作用的故事。
课堂上学生一时不知从哪说起,根据我课前对孩子孩子们的了解,在这里给予他们一些提示,学生们便滔滔不绝的说出自己了解的相关事件。
真正的使他们从一件件小事中去了解体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从而感知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还有,相信孩子,才能更好的开创活动。
如果活动的每个过程都是由老师引领着大家,然后按照老师的想法一步不差的走下去,这样学生怎么可能兴趣盎然呢?其实在活动中许多事情可以由孩子们自己解决。
在本课,我让他们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分组讨论、自己归纳概括,这样没有过多的约束,学生更有兴趣、印象更加深刻。
如在第一个活动时,A组:分析金牌榜——学生拿出奥运会奖牌榜的调查表,借助图表,给大家介绍他们的分析和得到的结论:1、在前三届奥运会中,中国根本没有在奖牌榜上,而后三届中,中国在奖牌榜的名次也越来越靠前。
从这个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体育越来越强。
获得的金牌越来越多;2、2008年的奥运会是在我们中国的北京举办的,大家一定还记得,想举办一届奥运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兴建许多的场馆,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奥运会能在北京举办,说明我们国家有钱了,而且我们的建筑、科技技术也是领先的;3、我感到很骄傲!我们国家的体育事业越来越强大!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这样我们的活动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最后,我觉得发展孩子,还应该让活动扩展、思维延伸。
比如最后的拓展活动三:“未来的中国”。
此活动环节的设计,通过前面课程的铺垫,了解中国体育、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并满怀信心。
让每个人设想中国未来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展望能力,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民族责任感,激发其爱国热情,以便较好的落实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总之,在设计活动时,我认为就像李老师说的那样,活动要从小点入手,随时关注孩子们的生活,才能走入孩子们的心灵。
其实讲完这节课之后,我还有很多的收获,比如小初衔接、看学生的视角、与高年级孩子们的交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