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蔡思良2013301040078
摘要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与文明史的国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深厚的历史文明积淀孕育出的一系列古代科技、文化以及现代的政治、经济都体现了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文化经济政治科技发展
(一)中国古代文化(狭义)对世界的影响[1]
隋唐时中外交往空前频繁,周边国家大多仿效中国的各项制度,日本大化改新使其进入封建社会,中国文化圈也在这时形成。
中国的城市发展对世界也有很大影响,宋代以前,世界是许多国家学习中国的城市建造。
中国中古的开放时代为世界各国培养了许多各方面的人才。
在艺术门类内,中国的书法、国画、诗歌独树一帜。
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推动作用。
1570—1870年的300年间,西方国家出版的有关介绍中国文官制度与政治制度的书籍竟多达70种。
《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以及《聊斋志异》、《金瓶梅》等被译成多国文字,深深地影响着世界文坛。
中国文化对越南、缅甸、泰国、老挝等邻国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的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
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历法、医药、货币、语言文化及音乐戏剧都对这些国家造成了深远影响。
从周秦时代发展起来的“海上丝绸之路”使中国商船携带大量丝绸和黄金开往今天的越南、泰国、缅甸、印度、斯里兰卡、新加坡等国,以丝绸换取各国宝石等特产返航。
(二)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科技史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科技历史上,最让人叹为观止的当属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了。
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出现真正利用磁铁的磁力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到宋代后,指南针的技术已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也间接地推动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当代与中国来往密切的阿拉伯人与波斯人也因此学会了使用指南针,并将其传到了欧洲,并因此才有了后来的哥伦布航海壮举。
可以说没有中国的指南针,新大陆的发现至少要往后推几十年。
同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
在炼丹的过程中,方士发现了火药,火药最初的使用并非使用在军事上,而是用在杂技演出上,慢慢的人们意识到火药的用途并不局限于杂耍之上,于是在今后的军事战争中,也有了火药的气味,也是的加快了冷兵器战争时代的结束。
印刷术始于隋唐的调班印刷,经宋仁宗时代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
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
在没有印刷术之前,书籍都是一本一本手抄的,成本和耗时都是非常巨大的,印刷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再来谈谈发明于我国的造纸术。
蔡伦将制纸的方法加以改良后,人们才开始大量的使用纸作为书写工具,我们可想而知,此后书写的速度与效率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也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节约了成本。
同时,造纸术也传至了我们的几个邻近国家——朝鲜和越南,这也是造纸术外传的开始。
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国家,其上下五千年的思想与文化蕴育出的科技精髓是世界科技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为我们中国的古代科技史感到自豪。
(三)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有悠久而光辉的历史,在科学领域曾创造过高度文明,对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许多发明对于世界历史都产生过深远影响。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是人们理解自然的有力武器,数学的发展对科技进步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我国数学是自己创造独立发展的,在世界数学史上有独特的成就和贡献。
其中包括:十进位制记数法和二进制记数法、分数、最古老的几何学《墨经》、勾股定理及其运用、盈不足术、比例、负数和正负术、方程和方程术、不定方程、中国剩余定理、求解高次数字方程、天元术和四元术、高阶等差数列、杨辉三角、圆周率、祖冲之父子的祖氏原理、珠算等等伟大的成就。
(四)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2]
中国的发展并不是排他的,而是开放包容的。
这不仅符合中国对长期稳定发展环境的需要,而且也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应该讲是因为中国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舞台。
很明显,现在中国的出口加上进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了60%,是跟世界经济结合最紧密的一个大国。
可以讲,如果没有融入世界经济,中国这30
年的改革开放就没有这么成功。
既然结合这样紧密,中国或者世界经济的任何变动都会影响到对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当然要做一个有责任的大国,一方面要把国内的经济搞好,另一方面,在可能的范围内帮助其他国家地区把经济搞好。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日趋多元化,亚洲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大。
中国经济不仅因为劳动力成本低具有优势,更应看到的是,由于工业基础好,相关行业在一个地域内通过专业化分工,配套能力齐备所带来的产业集群效率,是中国经济的最大优势和贡献所在,这吸引了大量的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成为全球生产链的重要一环。
(五)中国政治上对世界的影响[3]
中国作为5个拥有否决权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中国正逐渐增加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一向控制国际舞台的西方国家抗衡。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实行的无意识形态外交,这种外交政策给中国在未来寻求外交帮助和与其他国家结盟留下了余地。
对中亚方面,一些学者相信,中国除了要和邻国搞好关系外,还要考虑边境安全的问题,因为边境安全是中国能否成为超级大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对中东方面,中国看准了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以提供外交保障来换取中东国家向中国输送石油。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进口国,居美国之后。
中国在过去一直和中东国家在战略方面上合作,大多数中东地区的先进武器都来自中国。
在未来,这些国家可能会相继从中国得到安全保障,来抗衡美国在中东的霸权。
对非洲方面,自1960和70年代,中国政府就大力推动发展和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
中国的主要目的有赢得非洲国家在国际上的支持,在非洲大陆推广中国式的共产主义和与非洲国家上的贸易往来。
非洲各国领袖都把中国当作自己国家发展的榜样。
[4]
(六)总结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文化、经济、政治、科技等等方面均对世界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无论中国的政治如何变迁,中国的文化确在不断的传播,中国乃至全世界各民族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所有民族都会被融入大中华文化之中,中华光芒永远照耀着世界。
[5]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概论》
[2] 2009 年中科院报告:中国的文化影响力高居世界第七
[3] 东莞阳光网2009年中国文化影响力:反思与展望
[4] 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中国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5] 百度百科中国崛起、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