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影响

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影响

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
摘要: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在欧洲占统治地位,是欧洲封建制度的重要支柱。

中世纪基督教的统治对中世纪的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在欧洲的社会生活方面、经济生活方面乃至是文化生活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督教作为一种不朽的精神动力,引领着皈依的人们寻找着理想与现实的出路。

它作为一根无形的权杖作用着西方社会王朝的更替,社会的转型与时代的变迁。

关键词:基督教中世纪欧洲影响
宗教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人的超越自我和信仰的追求。

宗教属于人的灵性世界,是对宇宙奥秘、自然奥秘、生命奥秘的永恒之问。

在这种询问中我们看到了人之精神向往、灵性需求和本真信仰。

基督教将宗教的这些特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基督教作为一种起源于民间的精神力量,它发轫于古代的中东地区。

是人们对现实状况的一种无奈,以及在精神领域上的反应。

基督教并不是空穴来风的上帝撒下的种子,也不是某个精神领袖的突发奇想,而是多种文化碰撞后的产物。

从基督教的早期教义,拜祭形式以及思想内核可以看出,它的产生既吸取了古代希腊精英思想家们的唯灵主义、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又融汇了古犹太教的原罪意识与祭祀形式。

这样早期的基督教就有了外在的形体和内在的思想,再适时地赋予其救赎意识作为它存在的理由。

这样一个鲜活的影像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影响并改变着世界。

欧洲中世纪一般被作
为愚昧和黑暗的代名词,这个时期基督教获得了文化的垄断地位,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历史就是基督教的发展史。

一,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生活的影响
所谓基督教对于中世纪欧洲之普通社会生活的贡献,即是说在中世纪欧洲社会里面有一班人为普通社会所轻视,而却为基督教会里面的人所重视,普通社会对于这班人的痛痒漠不关心,基督教会里面的人却为这班人担忧,愿意替他们吃苦,愿意谋种种方法去保护培养他们,以使他们的生活和地位,能够渐渐和普通社会的人相平等。

基督教是一个充满爱与信还有德的宗教。

基督教的教义归纳起来大致有四条:一是信仰一神基督耶稣。

二是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上帝对人不分种族和社会地位,一视同仁。

三是反对富人。

基督将率领正直人组成军队,将富人及罗马统治者和一切喽哕推进火焰地狱。

《福音书》记载耶稣遇到一个不肯放弃他的财产的少年富人。

耶稣说道:“财产进天国是难的……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

”四是宣扬同胞之爱,号召要放弃一切隔阂,要忍让。

若要讲入永生就不可以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窃,不可作假证,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

基督教的教义无不体现着对耶稣的虔诚信仰和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的教化作用。

正是教义中的人人平等和同胞之爱,使得中世纪欧洲社会一些势单力薄之人在基督教会那里得到了尊重与关怀。

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关爱主要表现在
1 基督教对穷人的施济
教会直接施济于穷人。

教会对穷人的施济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教会中重要人员的施济例如法国第一个主要的宣教士马丁,教皇格里高利一世。

格里高利做教皇期间,凡一个法律与穷苦的人民没有关系,或是有损害的,他都不肯批准。

二是修道士的施济工作;中世纪欧洲最重要最普遍的修道院规矩是《本尼狄克特的规矩》。

自规矩出现起,无论哪个修道院都不能完全脱离这个规矩的影响。

这规矩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就是修道士应当看帮助穷人,为一种本分。

按这条规矩,穷苦的人可以常常的仰给予修道院。

三是全教会笼统的施济工作;教会以入款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给贫穷的人,每逢到大节时,基督教徒必是特别的募捐以周济贫人。

同时教会还影响政府来保护穷人。

2 基督教对远人之怀柔
远人在中世纪欧洲中可分为两帮,一帮是普通到别国的旅客,另一帮是航行海上遇险,船只打破,其人流离于别国者。

教会对远人的款待可分两部分。

一是修道士们款待异地之人。

本尼狄克特的修道士有《规矩》规定“论接待远客,凡来修道院的外地人,修道士们都应当托耶稣的名受纳他们。

”所以,修道士们都会热情的欢迎这些远人。

二是教会之普通领袖对远人的态度。

教会之普通领袖包括教皇和教会的议会。

格里高利一世平常于未送饮食东西给受苦者之前,很淡泊的饭,他也不安心吃。

3 基督教对奴隶和农奴的态度
在中世纪欧洲,奴隶和农奴的地位很低,主人对奴隶有生杀大权,同时对奴隶进行买卖。

农奴的地位虽比奴隶高然而总比不上平常之人,主人虽然不能任意发卖他们,然而因主人的迫害,他们常常有逃散四方之苦。

中世纪时期,教会对西欧废止奴隶和农奴制度起到催促的作用。

教会想尽办法对奴隶和农奴进行解放,教会授农奴或者奴隶以任务以提高他们的地位,同时教会的重要人物提倡解放奴隶和农奴。

这些做法都大大促进农奴和奴隶的解放进程。

二,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经济生活的影响
西欧的中世纪一般被一些人成为“黑暗时代”。

条顿蛮族侵入四分五裂的罗马帝国之后,蛮族有很多生活习惯很卑陋。

好吃懒做是蛮族之卑陋的生活特征。

当时他们对于有用的工艺一无所知。

基督教提倡勤俭和有用工艺,勤劳做事在初年基督教徒的眼中,是一个重要的道德。

基督教对于农业的提倡可谓是煞费苦心。

首先是开垦荒地。

在中世纪初年的时候,欧洲大部分的地方都是树林。

树林里面,野兽为穴,要游行其地者,如同今日游阿非利加之荒地一样艰难。

将这些土地开垦出来,从而发展农业。

基督教会还传授和介绍关于农业的学问。

近代无论何种经济的经营,都需要有资本有团体,中世纪的蛮族既没有资本也没有团体协作的力量,所以做一些大事业的时候就会很艰难。

而教会的修道士能够团结合作,有共同的目标,努力协作。

在农业方面,他们做了许多的实验,并愿意将这些经验与知识教给那些喜欢学习农业知识的人们。

无意中,中世纪的修道士使游牧的野蛮人变为文明的农民。

就这样促进了中世纪欧洲
的农业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基督教对与渔业的改良也值得一提。

渔业本来是蛮族很擅长的,捕鱼本为蛮族的职业,而蛮族对于捕鱼亦反不如基督教宣道士技巧娴熟。

因此,渔业也为中世纪的经济添砖加瓦。

基督教对于工业也是十分注重的。

因为修道院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地方,所以日常所需都需要自己设法制造。

有些修道院很像现代的工厂。

三,基督教对中世纪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对中世纪的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战乱,罗马知识分子纷纷逃亡,罗马政府、旧贵族和民间的古代文物,也遭到空前浩劫,许多古代文献消失殆尽。

而基督教修道院的藏书却保存下来,并得到进一步充实。

由于传教和解经的需要,基督教成立了经院学院,教授的课程主要有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基本继承了希腊和罗马的传统课程。

教士们一边讲着圣经,一边研读古典文献,使古希腊、罗马的理性文明得到继承和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所要模仿、恢复的古典文化,主要依靠修道院所保留、抄录、翻译和研究的古希腊、罗马文化。

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在相信上帝启示的前提下,以理性论证信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同时基督教对欧洲的文化影响是多方面的,它逐渐渗透到西方哲学、法学、教育、艺术以及科学等各个领域。

尤其在文学方面,中世纪早期出现的教会文学作品多是赞美诗和描写基督与圣徒生活的戏剧,中世纪盛行的英雄史诗也深受基督教的影响,他们大多借基督教反对异教斗争的形式,表现一种寻求统一和抵御外
侮的英雄气概。

基督教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世纪文化的发展,对中世纪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基督教教化了原始的日耳曼野蛮文化,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保存了因战争消失殆尽的古代文明,尤其是古希腊罗马的理性文明,推动了文化发展,并成为西方现代社会乃至世界文化的主要源流之一,影响是深远的。

尤其是基督教对西欧社会生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是源远流长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