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三单元复习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三单元复习ppt课件

思考:清代以前,中国以前戏曲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形成 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道光年间,徽汉
合流,融春合秋战兼国收优,伶形成新剧种—京剧。
成熟
宋代杂剧
同光年间,走向成熟。
元杂剧
发展
清朝时期明,昆曲成为全国流行剧种。 民国时期,走向世界。
.
16
影响中国古代科技、文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17
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和文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3世纪传入阿拉 伯,后经阿拉伯 传入西欧
推 展动,了促进欧使步洲骑和火士药阶转武层型日器的益发衰
落,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 势力创造了条件

南 战国:司南
13世纪传入阿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
针 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 拉伯和欧洲各国理大发现的时代
.
5
商朝改进为殷历(干支纪年月日)
古代最优秀历法,比现行公历颁行早三百年
数学:《九章算术》、十进位置制、珠算 医学:《皇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天文学:最早的天文记录、《石氏星表》、浑仪 历法:夏小历、《授时历》
领 先 于 世

农学:四大农书


中国古 先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 通俗化

代文学 词——元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清小说
平民化
和 文
汉字书法
汉字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书法:楷书、草书、行书(特征)
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
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把握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并说明其艺术
成就。
.
3
造纸术
印刷术
.
火药
指南针
4
(一)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
项目
发明过程
外传
影响
术造 纸
西汉:植物纤维纸 东汉:“蔡侯纸” 魏晋南北朝:成为主要书写 材料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
.
和戏曲艺术 1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展馆五:戏曲大舞台
.
2
【游客需知】 1、知道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
文明发展的贡献。 2、把握汉字和绘画起源及其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
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
18
【你学会了吗】 1、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及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 的贡献。 2、汉字和绘画起源及其演变的过程 3、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并说明其艺术成就。
.
19
专题小结 中
四大发明、影响(对中国、对世界)
国 古 代 科
中国 古代 科技
(1)政治:分析当时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 (2)经济:分析当时经济是否发展繁荣; (3)文化政策:分析统治者政策是否有利于科技、文艺发展; (4)文化交往:分析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有利于科技、文艺 发展;
(5)人民群众:分析当时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作用。
一般规律:
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经济的发展。文化是一定时期
农政全书、天工开 物、徐霞客游记
.
天文望眼镜、近代化学、力
学、解释几何学、血液循环
学说
蒸汽机、电磁感应理论、分
子原子结构学说、细胞学说、
进化论
8
是对生产经验的总结和对 自然现象的直接描述,缺 乏理论探索(属应用科学)
注重观察和实验与严密逻辑 体系相结合(属理论科学)
重视整理与经验总结 注重理论研究与观察实验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
13
1.女史箴图 3.清明上河图
2.送子天王图 A.图1是东晋顾恺
之的作品,体现了 以形写神的风格
B.图2是唐代阎立本 的作品,吸收了外 来美术的风格
4.墨梅图 .
C.图3描绘了北宋商品经济 的繁荣,具有写实风格
D.图4表现了元代画家借物抒 情,追求神韵的艺术特征
14
戏曲的发展
程最主要的可能是
①《黄帝内经》②《伤寒杂病论》③《本草纲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
.
7
中西科技比较
时期
中国
欧洲
10-15世纪 (宋元到明初)
16世纪(明中后)
印刷术、火药、 指南针、远洋航 海技术 《本草纲目》
远洋航海技术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17世纪 (明后期至清初)
18-19世纪中叶 (清)
学 艺
中国古 代艺术
绘画 写实:风俗、人物画等
反映社会风俗、
写意:山水、花鸟、文人画等 文人精神意境

戏曲 元杂剧——明传奇——清京剧
.
20
服务于农业生产 和统治需要
服务于工业生产 和经济的发展
逐渐落后于西方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
.
9
2.中西科技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①政治上:君主专制维系腐朽制度的阻碍;
②经济上: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
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③思想上:文化专制政策(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
断肠人在天涯。”该作品的体裁是
A、诗 B赋
C、词 D、散曲
文学发展 的趋势
2.宋词和明清小说兴起和繁荣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经济的繁荣,为话本和小说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C.通俗文学的发展
B.市民阶层兴起,为话本和小说的兴起与繁荣提逐供了渐阶平级基民础化
D.话本和小说通俗易懂
通俗化
.
12
图画文字
甲骨文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 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一部农书
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面的知识
体现了西学东渐,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
中医学奠基之作
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万世宝典”
东方药物巨典
.
6
1. 中国古代由个人撰写的四大农书中,其中三部出自山东,即西
汉末年汜胜之(今山东曹县人)的《汜胜之书》、南北朝贾思勰(今
等)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
西方:①经济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
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
②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代议制在欧洲逐步确立 ,为资本主义
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
③思想上: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
速发展。
.
10
.
11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中;国夕阳古西代下,
12世纪经阿拉 伯人传到非洲和 欧洲
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 中世纪使用的羊皮纸,促 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印 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
由波斯传到西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
刷 术
火 药
北宋:彩色套印技术;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方,15传入欧洲
教改革,促进人们的思想
解放促和进社近会代的欧进步洲社会
唐末:应用于军事 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
山东寿光人)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今山东东平人)的《农
书》,加上明代上海人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合称中国历史
上的“四大农书”,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山东在我国古代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B、山东发达的文化影响
C、山东地方官员重视农业
D、山东在古代始终是中国的经济重心
2.一医学院的一名学生其专业是中药药剂专业,那么,他的必修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