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解读

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解读


笔试的题目和考试方式
• 1、全国统一题库和卷库 • 2、笔试分闭卷和考卷两种,针对不同内容 • 3、题库与卷库的区别
• 4、具体方式
• Ⅰ级——题库——机考 • Ⅱ级——闭卷——题库或卷库——机考或纸质试卷 • Ⅱ级——开卷——卷库——纸质试卷 • Ⅲ级——闭卷——卷库——纸质试卷
• Ⅲ级——开卷——卷库——纸质试卷
• 附件C 考核大纲 • 附件D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考试与证书申请表 • 附件E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试样)
第三条 考核范围的无损检测方法、项目、级别
• 包括射线检测(RT)、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
(MT)、渗透检测(PT)、声发射检测(AE)、涡流检
测(ECT)、漏磁检测(MLF);
• 无损检测人员级别,分为Ⅰ级(初级)、Ⅱ级(中级)
• 未设Ⅲ级无损检测项目:各种AUTO项。
• 对此类项目进行简单化处理。 • 理由——如前所述: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 单、数据判读简单、工艺变化少。 • Ⅱ级检测人员可以承担Ⅲ级检测人员的工作。 • 报考各种AUTO项Ⅱ级:大专以上直接报考;高 中持Ⅰ级1年;持同类方法Ⅱ级的人员经过不少于 16小时专门培训,可免试取得资格。
• 目前开展的一些培训是企业培训。
检测人员的考核工作程序
第四条、检测人员的考核工作程序,包括考试和审批发证。
培训
考核
发证
注册
• 是否规定必须培训? • 欧洲的考核发证体系规定:必须由认 定合格的培训机构进行规定学时的培 训,才能参加考核。
考试机构的职能和设立原则
• 第五条 检测人员的考核工作由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实施。 承担检测人员考试的机构(以下简称考试机构),由国家质 检总局确定,统一公布。考试机构根据公布的考试项目、 级别,按照本规则的规定进行考试,未经公布的机构不得 开展检测人员的考试工作。 • 第六条 考试机构可以按照统筹规划、满足取证考试需求 和兼顾就近考试的原则,合理布局,设立区域性或者不同 项目的考试中心(或者基地),依据本规则和相关安全技术 规范的规定开展考试工作。
TSG Z8001-2013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
解读
强天鹏 2013年4月杭州
修订历时4年
• 2009年 6 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下达起草《特 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任务书。 • 2009年7月中国特检院组织成立起草工作组,并分别于 2009年11月, 2009年12月在苏州和北京召开工作组会议。
• • • • • • 1、减少理论培训份量和考试难度; 2、鼓励自学; 3、实操训练更重要 (为什么?怎么组织?); 4、实操考核内容应该增加 (为什么?怎么办?);
检测人员的考试方式(表1)
考试方式 笔 闭卷 试 开卷
实际操作 技能考试
Ⅰ级 √ — √
级别 Ⅱ级 √ √ √
Ⅲ级 √ √ √
Ⅲ级考试简化,口试取消。 Ⅱ级要求提高,明确进行“闭卷”和“开卷”两场 笔试 实际操作技能考试没有按试件种类逐项考。
实际操作技能考试要求和特点
• 1、采用全国统一的考试程序和评定标准。
• 2、考试试件需要经过发证机关认定,其品种、数 量、缺陷性质与分布,应当符合规定要求。 • 3、考试试件和培训试件同类同型,分别保管; • 4、考试试件应当严格保密,不得用作培训 • 附注:欧洲实际操作培训和考试的方法
考试合格标准和补考
• 2011年7月,形成《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征 求意见稿),国家质检总局以质检特函[2011]73号文征求基 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 • 2011年12月,根据反馈意见,起草组进行了修改,形成 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 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形成了报批搞。
Ⅰ、Ⅱ、Ⅲ
Ⅰ、Ⅱ、Ⅲ Ⅰ、Ⅱ
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
超声检测 磁粉检测 渗透检测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超声检测(自动) 磁粉检测 渗透检测 涡流检测
UT
TOFD UT(AUTO) MT PT AE ECT
Ⅰ、Ⅱ、Ⅲ
Ⅰ、Ⅱ、Ⅲ Ⅰ、Ⅱ Ⅰ、Ⅱ、Ⅲ Ⅰ、Ⅱ、Ⅲ Ⅰ、Ⅱ、Ⅲ Ⅰ、Ⅱ、Ⅲ
声发射检测 声发射检测
涡流检测
附件B中关于专业培训经历(学时)的规定
无损检测方 法(项目) RT
UT MT
级 别
Ⅰ级 Ⅱ级
40
40 16
80
80 24
PT AE
ECT
16 40
40
24 80
80
Ⅲ级 同Ⅱ级; 对于有正式出版的 与报考方法相一 致的该检测技术 的论著、教材, 在核心期刊发表 的论文等,可以 免除培训经历要 求
怎样认识培训学时的规定
什么是TOFD技术?
1 2 3
1 2 3 4
TOFD技术的优点
• 1、可靠性好。
• 2、定量精度高。 • 3、检测简便快捷, • 4、图像显示有利于缺陷的识别和分析。 • 5、能全过程记录信号,长久保存数据。 • 6、可用于缺陷扩展的监控,测量精度极高。
TOFD技术的局限性
• 1、存在上表面盲区和底面盲区。
• 2013年1月16日 ,本规则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新考规特点
• 考虑了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情况、趋势 和应用的现状 • 对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的考试方法(项目)和级 别、考试方式与科目设置、证书的换证方式与内 容、考试的组织主体与方式等进行了调整 • 结合无损检测技术在各行业的实际应用情况,对 无损检测人员的考试内容、过程和行为进行有效 的、合理的规范和要求,以达到不断规范特种设 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工作的目的。
表2 检测闭 卷 开 卷
Ⅰ级
全国统一的 题库,计算 机考试 —
Ⅱ级
Ⅲ级
笔 试
全国统一的题库或者 全国统一的卷 卷库,计算机或者纸 库,纸质试卷 质试卷 全国统一的卷库,纸 全国统一的卷 质试卷 库,纸质试卷
Ⅰ级、Ⅱ级和Ⅲ级取证的实际操作技能考试采用全国 统一的考试程序和评定标准。各考试机构的考试试件 实际操作 需要经过发证机关认定,其品种、数量、缺陷性质与 技能考试 分布,应当符合规定要求。考试试件和培训试件应当 同类同型,分别保管;考试试件应当严格保密,不得 用作培训
数字射线照相有多少种?
• 获得焊缝射线数字图像的方法:
• 1、底片数字化扫描(FS)—图像数字化处理方法
• 2、图像增强器-CCD成像(IIT)—淘汰的方法 • 3、计算机射线照相(CR)—ISO17636包含的方法 • 4、线阵列探测器扫描成像(LDA)—过渡的方法 • 5、平板探测器成像(DR)—ISO17636包含的方法 • 6、层析照相(X-CT)—另一范畴的检测方法
“无损检测方法、项目和级别”的解释——射 线
方法 项目名称
射线胶片照相检测 射线检测 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射线检测(自动)
代号
RT RT(DR+CR) RT(AUTO)
级 别
Ⅰ、Ⅱ、Ⅲ Ⅰ、Ⅱ、Ⅲ Ⅰ、Ⅱ
射线数字成像检测——RT(DT+CR) • DR:digital detector radiography • 数字探测器射线照相 • CR:computed radiography • 计算机射线照相
探测器
CCD CMS 非晶硅
数字射线照相技术
非晶硒
平板 探测 器 线阵 列扫 描
图像 增强 器实 时成 像
计算 机射 线照 相
底 片 扫 描
数字射线照相(CR和DR)优点
• 依托计算机和数字技术,实现快速、低成
本、环保、节能检测;
• 数字图像识读、管理、保存方便;
• 检测灵敏度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 2008年以后,全国考委会开始组织培训考核发证。 • 培养师资。编制教材、大纲、实操规定。 • 每年培训2-3期,200-300人,发证100-200张。
• 教材仍未定稿;师资队伍仍未达到理想程度;实 操训练仍不规范。
为什么相控阵超声没有列入?
• • • • • 技术仍在发展中; 技术和工艺标准没有制订出来; 没有教材; 没有师资; 没有大纲和程序文件;
• 2、对缺陷定性比较困难 • 3、TOFD图像识别和判读需要丰富的经验。 • 4、对粗晶材料信噪比较低。 • 5、横向缺陷检测比较困难。 • 6、复杂几何形状的工件检测有一定困难。 • 7、点状缺陷的尺寸测量不够准确。
TOFD人员资格培训考核发证
• 2008年以前,销售商组织,国外专家讲课,商业 培训。
结构——九章+5个附录
•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检测人员的能力要求和报考条件 • 第三章 考试方式与内容; 第四章 考试机构 • 第五章 取证考试; 第六章 审核发证
• 第七章 换证;
• 第九章 附则
第八章 监督管理
• 附件A 无损检测方法、项目和级别
• 附件B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报考资历条件
• 设备昂贵,种类繁多,功能各异。
“无损检测方法、项目和级别”的解释——超 声
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 超声检测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UT TOFD Ⅰ、Ⅱ、Ⅲ Ⅰ、Ⅱ、Ⅲ
超声检测(自动)
UT(AUTO)
Ⅰ、Ⅱ
•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2001年国内开展TOFD应 用研究,2004年中国一重将TOFD技术应用于加氢反应器检 测。2007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发文允许将TOFD技术应用于 承压设备检测,2008年国内开始TOFD培训考核发证,2010 年承压设备TOFD标准颁布。
漏磁检测
涡流检测(自动)
漏磁检测(自动)
ECT(AUTO)
MLF(AUTO)
Ⅰ、Ⅱ
Ⅰ、Ⅱ
什么是AUTO?
射线检测(自动) 超声检测(自动) 涡流检测(自动) 漏磁检测(自动) RT(AUTO) UT(AUTO) ECT(AUTO) MLF(AUTO) Ⅰ、Ⅱ Ⅰ、Ⅱ Ⅰ、Ⅱ Ⅰ、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