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4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学案1.了解鲁尔区经济辉煌的优势区位条件。
2.理解鲁尔区衰退的表现及原因。
(重点)3.结合图文材料,掌握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重、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鲁尔区的区位条件阅读教材P58~P59,完成下列问题:1.优势区位条件(1)资源优势①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
②离法国东北部的铁矿较近。
③河流众多,水源丰富。
(2)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3)水陆交通便利①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网。
②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联成水运网。
(4)市场广阔:德国及西欧经济发达。
2.发展成就19世纪中叶,鲁尔区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
正误判断:(1)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 )(2)鲁尔区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 )(3)鲁尔区有便捷的水陆交通。
( )(4)鲁尔区水资源缺乏。
( )【提示】 (1)√ 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
(2)× 鲁尔区铁矿资源缺乏。
(3)√ 鲁尔区水陆交通便利。
(4)× 鲁尔区水资源丰富。
教材整理2 鲁尔区的衰退阅读教材P 59~P 60,完成下列问题:1.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
2.煤炭危机⎩⎪⎨⎪⎧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渐减少。
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和新技术炼钢, 使煤炭需求量明显下降煤炭开挖深度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 使鲁尔区煤炭缺乏市场竞争力3.钢铁危机⎩⎪⎨⎪⎧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增多, 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经济危机及钢产品替代品的广泛 应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
鲁尔区因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
正误判断:(1)鲁尔区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复杂。
( )(2)鲁尔区煤炭危机主要原因是新能源的广泛使用。
( )(3)鲁尔区因用地紧张、污染严重,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
( )【提示】 (1)× 鲁尔区产业结构单一。
(2)× 煤炭危机的主要原因一是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二是采煤成本上升。
(3)√ 因用地紧张、污染严重,新兴企业不愿到鲁尔区落户。
教材整理3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阅读教材P 60~P 62,完成下列问题: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1)改造传统工业:对煤炭和钢铁等传统工业进行合并和技术改造。
(2)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汽车工业、石化工业、电子工业、信息业、食品和服装工业等。
(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工业旅游是当前发展的一个热点。
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由公路、铁路和水运构成交通网,是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络。
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正误判断:(1)旅游业、商业、石化和金融都属于“无烟经济”,在鲁尔区的经济发展中受到重视。
( )(2)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转型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
( )(3)鲁尔区对传统工业进行了关闭和搬迁。
( )(4)鲁尔区建成了由公路、铁路和水运构成的交通网。
( )【提示】(1)×石化不属于“无烟经济”。
(2)√科研机构和大学为鲁尔区提供了技术支持,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
(3)×鲁尔区对传统工业采取的措施是合并和技术改造。
(4)√鲁尔区已形成了由公路、铁路和水运组成的交通网。
[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合作探讨]材料一鲁尔区自古处于东西欧往来的“圣路”地带,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是欧洲的十字路口。
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开采煤矿和生产钢铁,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和最大的传统工业区。
二次大战时期,鲁尔区的重工业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纳粹德国发动战争的物质基础。
战后,鲁尔区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起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
材料二底特律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是美国汽车工业的发源地,2013年7月,底特律宣告破产,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城市,居民人数从200万下降到70万。
探讨1: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一般有哪些?【提示】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充足的水资源、广阔的市场。
探讨2:传统工业在现代背景下,为什么陷入发展的困境?【提示】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管理落后和产业结构单一。
[核心点击]1.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1)丰富的资源基础,如煤、铁、水源等资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俄罗斯欧洲部分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等都与当地丰富的煤铁、充足的水源有关。
(2)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密西西比河、五大湖、铁路等水陆交通便利;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是依靠便利的海运条件发展起来的;辽中南、俄罗斯欧洲部分、英国中部等工业区皆水陆交通便利。
(3)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传统工业区大多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有充足的廉价技术工人,面向国内市场的同时,又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如日本依赖于国际大市场。
3.鲁尔区衰退的原因[体验评价]1.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德国和西欧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工业区,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一位德国生态学家曾悲观地对鲁尔区做出预言“在这里,“白色”只是一种梦想”,它描述的问题是( )A.失业率下降B.环境污染C.治安混乱D.金融危机(2)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下列因素不是其发展优势的是( )【导学号:73360087】A.丰富的石油资源B.便利的水陆交通C.广阔的市场D.充沛的水源【解析】第(1)题,鲁尔区在发展过程中煤炭是其主要的能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鲁尔区的进一步发展。
第(2)题,鲁尔区石油资源不丰富。
【答案】(1)B (2)A2.读右图并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H区是著名的________工业区。
(2)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该区的煤炭工业趋于衰落,原因之一是________逐渐代替煤炭,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
(3)20世纪70年代,该区的钢铁工业也开始衰落,原因之一是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当时,该区钢铁产品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 )A.印度B.C.韩国D.日本【解析】通过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工业区为德国鲁尔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的广泛应用,加上其他各国相继发展钢铁(如日本利用临海优势和科技优势发展钢铁),这些对以煤炭为基础的鲁尔工业区是一个极大的冲击。
【答案】(1)鲁尔(2)石油(3)D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许多过去作为经济支柱的工业基地不再辉煌,德国最大的传统重工业区——鲁尔工业区正是遭受了如此的命运。
然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遗产观念,认为产业遗产也是人类进程的历史见证。
鲁尔区的兴衰联结着几代人的生活,也印刻着人类技术进程中最重要的一页。
因此,德国人没有采取大拆大建的“除锈”行动,而是将这里大片的产业基地保存了下来。
历经十余年的改造振兴,这个破败的大型工业区神奇地转变成了全新概念的现代生活空间。
探讨1:上述“奇迹”的出现,是德国采取了哪些措施的结果?【提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治理环境、拓展交通等措施的结果。
探讨2:鲁尔区的改造对我国传统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启示?【提示】 传统工业区在现代生产关系下并非死路一条,可以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改造,一样可以重焕光彩。
[核心点击]1.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体验评价]3.读世界某地区图(图1)和该区产值构成图(图2)(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回答(1)~(2)题。
图1图2(1)图2中反映该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导学号:73360088】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C.园艺业比重增大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2)为改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该区采取的措施有(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解析】第(1)题,由图2可知,从①到②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化学工业比重上升(上升幅度不大),钢铁工业比重明显下降。
第(2)题,鲁尔区调整产业结构使之多元化的措施有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
A、B两项是改造传统工业,并未实现使产业结构多元化。
C项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实际中做不到,因为搬迁传统工业投资比较大,且传统工业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的,搬迁后并不一定有利于其发展。
【答案】(1)B (2)D4.资源型城市是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并形成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我国资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
在发展非“黑”产业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顺利实现了产业由“黑”变“绿”的转变,“黑”与“绿”的比重由过去的8∶2调整为3∶7。
完成(1)~(2)题。
(1)有关产业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黑”产业主体是钢铁产业B.产业调整的方向把第一、三产业作为重点C.药材开发、生态旅游不属于“绿”产业的范围D.现在70%为第一产业,30%为第二产业(2)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措施,不可行的是( )A.加强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使夕阳产业重现生机B.对废复垦,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筑业等C.完善基础设施,关闭整合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企业D.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面临成长—成熟—衰落的过程,寻找新产业是唯一出路【解析】第(1)题,位于东部,“黑”产业主体是指其煤炭资源丰富,产业结构调整将第二产业比重下调,利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第一、三产业。
第(2)题,资源型城市面临成长—成熟—衰落的过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优化产业等措施振兴传统工业,发展新型工业,寻找新产业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答案】(1)B (2)D[课堂·小结]对点训练1鲁尔区的兴起和衰落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回答1~2题。
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接近煤炭产地②水源充沛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廉价劳动力多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2.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中,不属于受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是( )【导学号:73360089】A.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冲击B.世界性钢铁过剩C.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D.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解析】第1题,鲁尔区经济发达,工资水平高,⑤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