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l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预习自查一、荒漠化的含义1.概念:是指由于_______和_________等因素所造成的________。

2.成因: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多______,风蚀强烈;土质_______;降水集中且______,水蚀强烈。

人为原因是滥垦、______、滥牧及其他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二、荒漠化的危害1.全球性的灾难:世界上有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的_______亿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我国有近____亿人生活在受荒漠化影响的地区。

2.危害:农业方面是土地退化、沙化,导致了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土地_____下降,导致粮食和牧草减产,引发饥荒,______埋没灌渠、农田、水库;交通方面是流动沙丘埋没公路和铁路,威胁交通安全,_____降低大气能见度,迫使机场关闭、公路停运等;人们的生活方面是流动沙丘埋没村庄、城市,为____提供了充足的沙源,导致沙尘暴频发,破坏了生存环境;生态环境方面是使生态环境变得更_________。

知能导学要点突破要点一荒漠化的含义1.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在我国不同地区表现形式不一样.具体如下图所示: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总体来说,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了条件,人为因素加剧加速了荒漠化的发展,具体表现和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典例分析例l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10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

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2—1—1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入类活动主要有哪些?答案(1)如下图所示(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城镇建设等造成植被破坏导致土地退化。

对应训练西北干旱、半于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据此回答(1)一(2)题(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只发生在于旱、半干旱地区 B.次生盐渍化不属于荒漠化的表现范畴C.在我国荒漠化只存在于西北地区 D.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2)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是因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B.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C.本区生态环境脆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沙质土壤D.塔里木盆地多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区,分布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要点二荒漠化的危害1.危害农业:土地退化、沙化、土地的生产力持续下降,导致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

2.破坏基础设施:流动沙丘威胁水库安全、埋没灌渠、良田。

3.影响交通运输:流动沙丘能阻断和埋没公路、铁路;沙尘暴影响机场的运营和公路的畅通及人们的出行。

4.破坏生态:影响动、植物的生存,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5.影响人们的生活:沙逼人退,沙尘、浮尘增多,人们的生存环境恶化。

典例分析例2消失的楼兰古国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是(双选)( )A.干旱地区不能进行经济建设 B.治沙,控制人口是关键C.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 D.土地荒漠化危害巨大答案 CD对应训练下列关于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①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②下风向形成黄土层③荒漠化导致生物的生产力下降④影响海上航运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学案2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预习自查要点荒漠化的防治1.国际上:l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_______化公约》。

2.(1)我国荒漠化的防治方针:“_____为主,_____结合,_____治理。

”(2)荒漠化的防治现状:边治理,边____,荒漠化面积仍在扩大。

(3)荒漠化的防治措施:退耕还_____、还______,建没生态防护林;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_________;__________移民。

知能导学知识框架由于人为因素是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加强人与自然的协调,这是做好荒漠化防治的核心。

在具体工作中,针对荒漠化发展不同程度的土地,应采取不同的手段。

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主要成就:“三北”防护林网体系的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以及治河工程等。

表解荒漠化的防治对策思维拓展典例分析例题目前,我国国土1/3已荒漠化.专家称主要是因为人类行为失当,并强调必顷坚待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荒漠化防治的全局.不断优化和完善新思路,推动防沙治沙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加快构筑我国北方生态屏障:读图2—1—6,完成下列各题。

(1)图2—1—5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示意图.将下疑正臻袋号葜入图2—1—7中相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陡坡开垦 b.过度放牧c.生态环境脆弱d.大风季节开垦(2)①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②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防治这些地区土地荒漠化,我国正在这些荒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自上而下依次是c b a d (2)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3)过度放牧、不合理垦殖、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三北”防护林工程对应训练1、读图2—1—8,回答(1)一(3)题。

(1)a地区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是因地制宜治沙的成功典型 B.草方格沙障能大量吸引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长,固定沙漠C.沙障固沙成本低、费工小,应大规模推广D.沙障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但不能截流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2)C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是 ( )①修筑公路②过度樵采③过度放牧④过度开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b地区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商品农业 B.粗放农业 C.生态农业 D.淡水养殖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十年来,新疆的荒漠化面积在不断扩大。

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以每年5一i00米的速度扩展。

在塔里木河的中下游地区,由于人口增加和农业灌溉用水量增大,人们通过打机井抽取地下水、引河水灌溉等方式,以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

过度取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积的胡杨林枯死在干涸的土地上。

(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是什么?(2)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从哪些方面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学案3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预习自查一、湿地的定义和范围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______或为______覆盖的土地。

2。

范围:包括沼泽、_______、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与之间的过渡带。

二、“地球之肾”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较高的、丰富的生物。

2.湿地的作用:提供水资源、______、涵养水源、_______、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______。

因此,湿地有“地球____”、“的摇篮_____”和“__的乐园”之称。

知能导学要点一、湿地的含义1.湿地的概念和特点湿地是指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淡水或半咸水水体,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还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换句话说,湿地不仅包括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泥炭地、滩涂等,还包括河流、湖}自、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

概括地说,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分类3.共同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但水位较浅,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4.湿地的分布特点:分布广泛但不均匀。

5.我国的湿地资源中国于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现有湿地6 594万公顷,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前列。

6.我国湿地资源的分布特点(1)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热带到寒温带、沿海到内陆、平原到高原都有湿地的分布。

我国的湿地类型主要有:①沼泽湿地,②湖泊湿地,③河流湿地,④浅海、滩涂湿地,⑤人工湿地。

(2)我国湿地分布总的状况是:东部多,西部少,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例l】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湿地都分布在降水丰沛的湿润地区 B.在塔里木盆地,无湿地分布C.所有湿地的共同点是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 D.湿地分布区水源充足,农业发达答案 C对应训练下列湿地是人工建设形成的是 ( )①长江三角洲.②海南岛红树林③水库④东北沼泽地⑤稻田⑥藕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④⑤⑥二、“地球之肾”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它既是环境资源,又是自然资源,不仅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同时还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1.湿地的生态效益。

2.湿地的生产力——指湿地产出物质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存在使湿地成为自然资源。

湿地生产力的大小取决于湿地面积的大小、所处气候区、是否受污染、存在时间的长短以及本身的特点(是咸水湿地还是淡水湿地,淡水湿地生产力高)。

3.生物多样性一一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以及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可简单地表述为:生物之间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及物种生态复杂性。

生物多样性由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部分组成,是生物之间以及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体现,是生物资源多姿多彩的标志。

衡量生物多样性的尺度:一是物种的丰富程度;二是物种的优势和均匀性程度。

4.湿地的经济效益生产功能:湿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是一种宝贵的土地资源,不仅能产出粮食,还能产出药材、鱼虾、莲藕、菱角、芦苇、速生杨树等,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旅游功能:湿地类型多样,珍禽异兽种类繁多,自然景观丰富多影.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如西湖风光、青海湖鸟岛等。

航运功能:湿地中的河流、湖泊等还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

【例2】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称.2004年的世界湿地日主题是。

从高山到大海,湿地在为我们服务”。

湿地的作用有 ( )①湿地能为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一片湿地就是一个“聚宝盆”②湿地是许多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③湿地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粮食、肉类、药材及多种工业原料④为人类提供旅游资源⑤调节气候⑥提供大量木材A.①②③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答案C -对应训练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

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