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雷达 第一节 最大探测距离及其影响因素

雷达 第一节 最大探测距离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最大探测距离及其影响 因素
• 定义:在考虑地球曲率、天线高度、物 标高度及雷达电波传播空间大气折射影 响时的雷达可能观测的最大距离,称为 船用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又称 “极限探测距离”,以符号Rmax表示。
• 对于一个眼高h(m)的 测者来说,若不考虑 大气折射时,测者所 能看到的地平范围即 几何地平DG
在标准大气折射条件下,船用雷 达的“最大探测距离Rmax
• 式中:H1—雷达天线(高出水面)的高度(m); • H2——物标(高出水面)的高度(m)。
异常折射
• 1.次折射(又称欠折射或负折射)
• 当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速率比正常大气 情况下变快,或相对湿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大 时,会发生次折射现象,此时,大气的异常 折射会使雷达波束向上弯曲。这种情况可使 小船等物标的探测距离减小30%~40%。 • 次折射一般发生在极区及非常寒冷的大陆附 近,当大陆上空的冷空气移向温暖的海面上 空时,即出现“上冷下热”和“上湿下干” 的情况。发生这种现象的另一个条件是当时 的天气必须是平静的。
3.大气波导现象
• 当超折射现象特别严重时,会形成大气波导状传播,即雷达波被 大气折射向海面,再由海面反射至大气,再由大气折射向海面, 如此往复,犹如在波导中传播一样,故又称之为“表面波导”现 象,在这种情况下。雷达的探测距离将大大增加,在雷达屏上产 生二次扫描假回波。
高悬波导
• 当在平静的天气里,海面以上一定高度(如300 m) 上空出现一层温暖的反射层时(即存在逆温层时), 那么将会发生另一种大气波导—,这种现象同样 会大大增大雷达探测距离。
• 在标准大气折射条件下, 测者能见到的地平范围 即光学地 平Dv,比 无折 射情况时有所增加 • 雷达波通过大气时也要 产生折射,在标准大气 折射条件下能辐射到的 地平范围,比上述二者 都要大些,即雷达地平
标准大气折射条件
• 1.在海平面上大气压力为1013hpa,高度 每升高305m,即降低36hpa; • 2.在海平面上的温度为15℃,高度每升高 305m,即降低2 ℃ ; • 3.相对湿度为60%(不随高度变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超折射(又称过折射)
• 与上述发生次折射的情况相反,即当气温随高 度升高而降低的速度比正常情况下变慢,或相对 湿度随高度升高而减小时,则会发生超折射现象。 此时,雷达波束向下弯曲而会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雷达的探测距离较之正常折射时要远。
• 超折射经常发生在热带及非常炎热的大 陆附近,如红海、亚丁湾等海域。在平 静的天气里,炎热的大陆上空温暖而干 燥的空气团压向冷而潮湿的海面,即出 现“上热下冷”和“上干下湿”的情况 时,经常会发生这种超折射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