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上册《经典诵读》练习

一年级上册《经典诵读》练习

童谣练习
解落三秋叶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浮萍一道开
小娃撑小艇入竹万竿斜
垂緌饮清露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静听松风寒
泠泠七弦上流响出疏桐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脱了四件旧衣裳他都找来还给你大山大山好样的壮壮实实少生病多吃蔬菜身体好要数诚实他第一谁的声音掉山里变成一个茧姑娘陶尽门前土经冬复历春
日暮苍山远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不敢问来人
十年磨一剑天寒白屋贫
岭外音书断鳞鳞居大厦
近乡情更怯风雪夜归人
柴门闻犬吠谁有不平事
今日把示君霜刃未曾试
春天育苗又插秧不要乱洒米和汤大米饭,喷喷香绿色大衣披身上我们吃饭要注意夏顶烈日地里忙瀑布领带挂脖上大山爷爷真漂亮白云帽子戴头上农民伯伯种的粮
《经典诵读》选择题(1)
1、《风》的作者是(),《池上》的作者是(),《蝉》作者是(),《弹琴》作者是(),《陶者》的作者是(),《渡汉江》的作者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剑客》的作者是()。

A.贾岛
B.宋之问
C.白居易
D.虞世南
E.梅尧臣
F.刘长卿
G.李峤
2、人之初,性本善。

()。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

窦燕山,有义方,()。

();教不严,师之惰。

(1)、性相近,习相远(2)、教五子,名俱扬(3)养不教,父之过(4)、子不学,断机杼3、(),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於亲,所当执。

(),能让梨。

(),宜先知。

A、玉不琢
B、为人子
C、方少时
D、子不学
E、悌于长
F、融四岁
4、首孝悌,()。

知某数,识某文。

(),十而百,(),千而万。

三才者,()。

三光者,()。

三纲者,君臣义,(),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应乎中。

A.、一而十
B.天地人
C.百而千
D.次见闻
E.此四方
F.父子亲
G.日月星
《经典诵读》选择题(2)
5、曰水火,(),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鸡犬豕,此六畜,()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

匏土革,(),与丝竹,()。

A.、马牛羊
B.乃八音
C.不容紊
D.木金土
E.人所饲
F.七情具
G.木石金
6、高曾祖,(),身而子,子而孙。

(),至玄曾,乃九族,()。

父子恩,();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君则敬,臣则忠。

(),()。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

A.、人之伦
B.明句读
C. 友与朋
D. 自子孙
E.人所同
F.父而身
G.此十义H、夫妇从7、(),必有初。

(),至四书。

论语者,();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讲道德,()。

作中庸,子思笔;自修齐,()。

A.、说仁义
B.至平治
C.小学终
D.七篇止
E.为学者
F.二十篇
8、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归藏,有周易,()。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作周礼,(),存治体。

(),注礼记,述圣言,()。

A.、诗书易
B.著六官
C.三易详
D.大小戴
E.四书熟
F.有连山
G.礼乐备H、我周公
《经典诵读》选择题(3)
9、(),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
(),寓褒眨,别善恶。

三传者,(),有左氏,有榖梁。

经既明,()。

撮其要,记其事。

(),有荀扬,(),及老庄。

(),读诸史,考世系,()。

A.、春秋作
B.五子者
C.方读子
D.文中子
E.经子通
F. 有公羊
G.知终始H、曰国风
《池上》刘长卿
《渡汉江》梅尧臣
《陶者》贾岛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白居易
《剑客》宋之问
《经典诵读》选择题(3)
9、(),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
(),寓褒眨,别善恶。

三传者,(),有左氏,有榖梁。

经既明,()。

撮其要,记其事。

(),有荀扬,(),及老庄。

(),读诸史,考世系,()。

A.、春秋作
B.五子者
C.方读子
D.文中子
E.经子通
F. 有公羊
G.知终始H、曰国风
《池上》刘长卿
《渡汉江》梅尧臣
《陶者》贾岛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白居易
《剑客》宋之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