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游乐场所的设计目标与创意

儿童游乐场所的设计目标与创意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更是世界的未来”,这是经常挂在我们嘴边的一句老话。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真正给予他们的除了父母的溺爱、老人的娇宠之外其实少得可怜,年轻的父母总是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太多时间为孩子们着想。

在一些街头绿地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孤独的老人或是无精打采的保姆领着孩子围着一些毫无情趣的娱乐设备消磨时光的场我们常感慨那些逼着孩子背唐诗,弹钢琴的父母过于严厉和自以为是,但在很大范围内,我们的景观设计师们为儿童所做的也仅仅停留在选择一块地,打几个电话给娱乐设备公司的代理人或从目录单上找几个娱乐设备这样的初级阶段。

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代一代的儿童长大成人。

父母的努力并没有培养出更多的诗人和钢琴家,也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受益于小时候的“花朵乐园”,难道这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今天的设计师们都在忙碌着,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想一想究竟忙的是什么,为什么而忙?我们常常在做什么的时候忘记了是为什么而做,我们的目标又是什么?需要怎样的创意和手段来实现我们的目标?就像我们如果不知道孩子的特点,他们需要什么,只是凭空按照父母的喜好就去强迫他们做他们不喜欢的事,那其实是自私的;一个设计师如果不懂得孩子们的心理、喜好而只是设计一些“好看”的东西,更是不负责任的。

1.动画片的启示儿童游乐场所的设计目标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学习技能、拓展想象的空间,同时也是为孩子提供一个与人交流,相互合作的场地,当然这更应该是给他的一段快乐的游戏时光。

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到儿童身上。

我们不是在为老师、为设计师本人或是为父母的“一片苦心”而设计。

只有真正从儿童角度出发的设计才能给他们的成长带来好处。

一个好的创意能给我们的设计带来无限的精彩和价值。

可以说创意是为实现设计目标而铺设的桥梁。

所有独具特色的令人心动的形式背后都有一个精心策划的主题创意。

当Walt Disney第一次把儿童动画片以实景的方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时,谁也没有想到他会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其实他的成功在于彻底把孩子们的需要当作了事业的目标。

一幅图画就是一个启发想象的空间。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既没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没有那么多的逻辑和哲理。

动画的世界正好给孩子们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一个简单的逻辑关系就能展现一片神奇的想象空间。

很小的孩子就能描绘出全身毛茸茸的小熊维尼随手就把手边的东西放在嘴里的情景。

也许有限的场地和资金都可以成为我们对儿童游乐场所设计不屑一顾的借口,然而缺乏想象力的设计总会让我们感到作为一个设计师的遗憾。

当然我们也大可不必像Disney那样一掷千金的来打造许许多多的童话世界,但无论是以什么方式,动画教会我们的都是创意和故事,都是与儿童情感密切相关的趣味和直观、幽默的表达方式。

2、游戏的意义不要以为孩子天生就是愿意听长辈说教的,玩是孩子的天性。

在玩中孩子可以伸展身体的各个器官,协调身体的各项机能;在玩中孩子可以获得成功感并产生愉快的心情。

大人们也爱玩,游山玩水对于成人而言是一种放松,而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游戏则成为了一种进取,一种最自然的学习形式。

动物都是在小时候从嬉戏中学会各项生存技能的。

人是灵长类生物的卓越者,更有从游戏中学会沟通、交往,运用智力获得身心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游戏中,如何做到寓教于乐是我们常常感到苦恼的事情。

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就更应该充分认识到“玩”既是目的,又是学习的途径。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认识昆虫,感受雨露阳光,懂得文明礼貌和与人友好相处。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娱乐的同时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兴趣和胆识。

合理地设计儿童游戏环境可以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通过交流创造一种团队合作的能力。

我们在加勒比海阿鲁巴岛棕榈海滨的Marriott Aruba Surf Club项目,设计了一个沙滩城堡创作表演区,希望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搭建一个个性化的沙地城堡并结合这个城堡讲述一个故事。

儿童本来就对沙子有着天生的眷恋,加之建筑城堡和讲故事的形式,在加强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再例如我们在北京欢乐谷的主题乐园就是通过景观的设计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蚂蚁王国的故事。

儿童通过在欢乐谷的游览,轻而易举的就记住了许多长辈讲述了无数遍的枯燥而又乏味的知识。

(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在儿童游乐场所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很少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

儿童心理学至今仍是我们了解最少的东西。

长大以后的我们总是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世界,总是将个人的喜好强加于孩子的身上,总是按照我们自己的常规思维,来设计儿童的游乐区。

在公园里,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考虑儿童器械,而忽略了应该给孩子提供的一个有趣的“游戏空间”,只有能唤起儿童快乐情感的游乐空间氛围才能真正激发儿童“玩”的兴趣,有了游戏的主题,器械也就有了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来使游玩达到完美的情景。

只要与孩子们充分沟通,就能发现他们理想中的游戏场地与我们想当然或凭常规经验营建的完全不同。

只有了解他们的意愿,才能创造出符合儿童天性的场地,设计出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游戏内容、游戏路线,游戏器具。

3.1 当我们一天天长大生命的成长与发育是自然中最伟大的一幕。

作为设计师我们在这一过程中融进智慧,注入理想。

对孩子的了解是我们做好这一工作的重要一环。

一个人的认知发展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婴儿期即儿童0-1岁的时候,由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年龄太小,主要依靠感觉实现对外界的了解;孩童期即儿童1-5岁的时候,属于观念思维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其判断与思考主要依赖于自己对人、物、事件所直接观察与体验到的现实结果;学童早期即儿童5-7岁的时候,属于直觉思维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对事情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虽然仍无法靠观念来直接思考,但能凭借直觉来判断;少年学童期即儿童7-11岁的时候,属于具体运用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可以凭说明、解释、举例来获取更多资料与知识,但对很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青春期即儿童12-17岁的时候,属于形式运用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其思考方式已经成熟,懂得试验、假说、推论这类形式化的思考方式。

3.2 创意-我们给孩子的财富一只蝴蝶对于一个成年人只是世间万物的一个生灵,对于儿童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

长大后,年龄封闭了我们的想象力,概念固化了我们的思维,我们能否在给儿童传授知识的同时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发挥想象的空间,换句话说能否有更好的方法让儿童的那些艺术天分从小就在游戏中得到发挥。

事实证明,小时候的一次机会能够成就一个人一生的事业,我们应该在设计中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那样的话我们就有为未来的音乐家而设计的公园,为未来的画家而设计的公园,以及为科学家而设计的摇篮,这才是我们作为设计师的创意,一个艺术主题的神奇力量原来比我们的知识要大得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会再只是为了孩子们的攀爬而设置一些脚手架似的器械,只是为了跳跃而填充一个沙坑。

为了一个更大更高的目标,我们要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为儿童们创造更多更有意义的活动场所。

3.3 属于儿童的空间年轻的父母都知道给孩子布置一个温馨的儿童房,室内设计师们会把儿童的空间考虑的很有情趣。

儿童当然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室外活动空间,适合儿童的尺度和功能关系是我们要满足孩子们的起码要求。

目前许多度假区都设有SPA功能区,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SPA区都是为了满足成人的需要设置的。

在目前的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出游方式下,经常是成人在享受SPA的同时还要照看身边的孩子,另一方面,在这种SPA空间,孩子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娱乐和休闲。

为了突出家庭旅游度假的主题,更加强调儿童旅游度假的概念,我们在美国阿鲁巴岛棕榈海滨的Marriott Aruba Surf Club特别设置了儿童SPA区域,让孩子在亲水的同时,也达到健身的效果。

4.留给我们记忆的素材每个人都会有些童年时代的记忆,那些曾经给过我们快乐时光的人和事都为我们的成长带来过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小时候我们总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孩子们相差一两岁就如同差了一个年代,幼儿园的时候看上小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都像英雄似的;一年级的时候看上二年级的同学成熟的样子都羡慕的直流口水,为什么?因为差别确实太大!把孩子的成长比作雨后春笋一点也不过分。

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和赖家心理是孩子的天性,大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对孩子们来说却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可见环境设计师为儿童提供成长河学习的机会是多么的重要。

4.1植物植物设计在儿童活动环境中非常重要,儿童游乐区绿化覆盖率应占到全园的70%以上。

儿童好奇,好探险,浓密的树丛可以吸引他们的进入,在带来游玩刺激性的同时,充分的接触大自然。

当然我们要注意避免有毒、带刺和多病虫害的植物。

树形,花色,叶色,习性要满足孩子们的特征,在突出表现植物景观的同时,增加孩子们体验、感受和认识自然的机会。

对于儿童,植物是色彩的天堂,健康的空间和值得探索的神秘世界。

4.2水儿童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爱水!和别的环境比较,他们更爱水环境09儿童戏水空间儿童游戏环境的设计,要充分利用现有泥土、水体、植物和地形以及其它一些东西,适当地加以分割、组织、引导,使之成为一个充满激情与灵性的空间环境,让孩子们可以在这个环境中自由地发挥。

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更多的应该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水环境的设计,水环境带给儿童的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天地,同时也可以让成天生活在高楼大厦里的儿童有一个与自然交融的机会。

我们在迪斯尼主题公园设置的水滑梯就充分把握了儿童亲水的特点。

孩子从高高的旋转滑梯滑到水里,飞溅的水花映出了孩子快乐的心情。

4.3 动物喜欢动物是儿童特有的天性,儿童会把动物当作亲密的朋友甚至是兄弟姐妹,同他们一起嬉戏,向它们倾诉心声并获得安慰。

小动物是儿童最好的伙伴。

它们将一些自然常识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孩子们,无意之中让孩子们受到生动的教育,比如生命是如何诞生、成长、繁衍等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再比如小动物的各种行为、表情的意义等动物行为学方面的知识,小动物真可谓全科幼教。

通过和小动物的玩耍嬉戏、通过对小动物的喂养、训练和护理,儿童能逐渐了解生命的辛苦与美丽,并能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使儿童从小就养成保护动物,热爱自然的好习惯。

只要观察儿童在与动物玩耍时脸上流露的发自内心的兴奋神情,就知道动物在孩子们的生活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了。

同时有小动物相伴的儿童更容易结识新朋友,另一方面,动物也为儿童和其他家庭成员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成年人通过帮助儿童照顾小动物,并与儿童共同分享动物带来的生活乐趣,这种交流是完全没有年龄差距的,伴侣动物仿佛成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善大使”。

小动物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给儿童带来的欢乐、启迪和帮助,将使他们拥有多4.4 朋友交友的过程是儿童认识社会的开始,游乐场所里孩子们一起爬滑梯、荡秋千、一起趟水,一起完成一幅绘画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