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的“中国风”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暗语,随身带着的一种袖珍戏剧。
——张爱玲课题组成员:徐萍(10072710108)、沈洁(10072710106)卢环霞(10072710102)早在18世纪法国的《Happer's Magazine》杂志上就刊登了当时的艺术评论,并开始有了“中国风”的说法,被称为“Chinoiserie”风格,这个词语一直沿用至今,称呼那些具有中国风貌的艺术品。
从建筑到室内装饰再到日常服装,从17世纪的巴洛克到18世纪的洛可可再到20世纪初的迪考主义风格,中国元素在西方艺术史上涂抹了一笔笔重彩,并一直持续着。
如今,我们把服装也归为艺术范畴,而服装作为人类社会文明重要的表现形式,同样也避不开这个“东风”的漩涡。
“中国风”的主题在西方服装史上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不仅仅是在古代西方,因为来自东方大国而弥足珍贵,因此与中国相关的一些都成为贵族们的特权,而且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服装进入现在阶段,这也是现在时装设计的开端,这时候,以保罗•波华亥为首的现在时装设计师们大胆的将东方元素,特别是中国风格融入到人们的日常服装中,并出现了一批经典的时装设计作品。
之后,越来越多的时装设计大师用自己独到的设计诠释着他们对中国的梦想。
当巩利、章子怡作为好莱坞的东方巨星成为中国美的FASHION ICON,当周迅一次又一次穿着巴黎世家宽肩改良旗袍出现在各大杂志封面上,当张曼玉作为所有中国女人心目中公认的中国第一美人在欧洲被大家认可的时候,谁最能代表中国美,中国美在世界眼中究竟有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
尽管大家都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世界的才是最终的。
中国元素与世界潮流相结合,“民族的”才能更久远地生存下去。
一、何谓中国元素世界是平的。
托马斯·弗里德曼断言。
受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影响,世界各国人们生活、消费等各方面的差异性正在逐渐缩小。
而要在世界大同的一体化经济趋势中脱颖而出,中国元素便是其中的一个解决之道。
什么是“中国元素”?在张艺谋的创作中,京剧和旗袍是中国元素;在吴冠中的画中,水墨意境就是中国元素;在梁思成的心中,飞檐翘壁就是中国元素……从《辞海》上看,“元素”是一个现代用语,历史上并没有这个词语,“中国元素其实是在今天的世界视野或融入世界视野中用到的中国传统。
”中国服装设计的突出点是具有一眼就能看出的中国味道,或许是中国五千年的服装文明太过悠久,历史的粘稠反而给我们的服装概念不是点的清晰而是面的模糊,它不像美国西部风格可以用牛仔裤来形容,而是有太多的内涵,以至于有时我们在提到中装时无法有具体款式的联想,中国漫长的历史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除了常见的立领、侧衩、盘纽、滚边、还有纹样、配色特别是风格理念等很多中式元素可以在现代设计中加以应用,这就需要设计师具有良好的中国服装文化素养,不断努力挖掘。
下面我们来谈谈中国风在时装上的体现。
二、服装面料与中国味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
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中国传统服装有很多自己民族特色的面料,它们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不少正逐渐被世界认识、熟知、喜爱。
(一)清凉柔软的大麻从服装面料看,中国最早使用的纺织品是葛布、苎麻布和大麻布。
葛布是葛藤的茎皮纤维加工制成的。
苎麻是我国特有的植物,欧洲人称之为“中国草”,大麻被称之为“汉麻”。
中国纺织业界专家称,大麻纤维有天然抑菌、清凉柔软、防静电、耐热等独有的优良特性,今后将在服装加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大麻面料将会迎来一个极其广阔的市场。
当今很多世界名牌服装企业纷纷采用中国大麻面料。
美国环保专家认为,纯天然无污染的大麻将会成为未来最有利用价值的纺织原料之一。
据悉,已有一些国际知名的服饰品牌如耐克、阿迪达斯、LEE牛仔和皮尔卡丹等与中国的大麻纺织企业签约,开始大量使用大麻面料。
2006年9月,首届“中国麻时尚周”主题活动于18日晚在北京以“曼妙弦歌”大型麻服装秀拉开帷幕。
活动由中国服装协会、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主办,中国服装股份有限公司、汉帛(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活动旨在引导麻服装市场的消费。
看来,麻这种舒适的中国面料正在逐步走向世界市场。
(二)简约古朴的土布土布,又名老粗布,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世代延用的一种纯棉手工纺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当今社会崇尚绿色、回归自然的消费潮流中,它所具有的纯棉质地、手工织造、民族图案、古老民间工艺等特点显的尤为珍贵。
手织粗布产品的织造工艺极为复杂。
手织布的图案意境,是靠各种色线交织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来体现,通过抽象图案的重复、平行、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韵侓,它反映生活的形式是曲折的、间接的,因而更具有艺术魅力。
中国国际时装周在2007年11月晚,以一场盛大的2008春夏内衣流行趋势发布拉开序幕。
曾获得“十佳”设计师称号的青年设计师刘薇,在2007年中国国际时装周春夏系列发布秀中把中国的印花土布做出了国际化的效果,形如青花瓷般的优雅,服装剪裁贴身,线条流畅。
可谓心思独到。
(三)绮丽轻柔的丝绸中国最享誉世界的服装面料是丝绸。
养蚕、缫丝、织绸是我国先民对世界纺织服装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
在琳琅满目的服装面料中,唯一能博得中外盛誉,保持经久不衰鬼力的,独有无以伦比的丝绸。
丝绸是一种天然纤维织品,它光彩夺目、飘逸轻柔、绮丽华贵、穿着舒适,因此又享有“第二皮肤”的美称。
笔挺的西服显得很高雅、庄重,是欧美人的传统服装。
“在求新、求异、求环保思潮带动下,近年来,一些欧美人士萌生了穿一穿绸子西服的念头。
”岳池县丝绸专业人士刘志明告诉记者,“用绸子作西服的面料,在西服生产的历史上还不多见。
”明晃晃、飘飘然的绸子怎么会成为制作西服面料的首选?刘志明称,天然蚕丝的构造成分与人体皮肤极为相似,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是一种具有最高“亲肤性”的天然纤维,有益皮肤健康。
“在这种情况下,绸子西服在欧美当然就很有市场了。
”08年春夏的时装还是以丝绸为主要面料,服装款式舒适简洁,没有太抢眼的印花,以素色调为主,大衣也多为宽松的H型。
丝绸特有的光泽感和轻盈感是品牌的核心魅力所在,设计师也充分发挥了这一优势,利用面料的垂顺质感,通过拼接的手法使服装更加贴合人体,同时也保证了穿着的舒适。
奥运已激情落幕,但对很多行业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譬如对于服装纺织行业,奥运过后必定带来某些面料的热销。
本届运动会上,仪态万方的礼仪小姐和唯美的礼仪服装抢占了更多眼球。
礼仪服装被大众追捧将势不可挡。
与此同时,中国最传统的面料--丝绸,也将迎来一个小高潮。
在此更值得一提的是传统丝绸面料要在日常装中经久不衰,就需与新型化纤材料进行混纺,以改善其服用性能,使得在服装设计中有更广的应用领域。
面料上的花纹及其各种美好的寓意都是西方服装所不可比拟的。
(三)面料其他信息许多中国特有的传统面料渐渐受到外国友人的青睐。
现在,传统的巴基斯坦服装,如女性纱丽服装、袋状裤子和束腰外衣将由中国面料来制作,而不是巴基斯坦面料。
消费者有很强的时尚意识。
他们喜欢穿做工考究好且颜色鲜艳的中国面料,而且中国的价格也比巴基斯坦生产的面料便宜。
因此,中国面料的需求很大。
在北京奥运会上,更是将中国特色服饰文化的优点更是发挥到了极致。
比如加拿大奥运代表团队服面料采用竹子等环保材料织成,在设计图案上采用了多种中国元素。
服装面料采用了竹子、有机棉、合成棉等环保材料,具有防紫外线、除臭、吸汗、弹力好、超轻等功能和特点。
设计人员说,他们充分考虑到北京夏天气温高这一因素,力求运动员穿在身上凉爽舒适。
不夸张地说,今天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已经成为纺织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更成为知名品牌荟萃的大舞台。
从今年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上我们看到,它伴随着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而日益成熟,为国内纺织服装企业搭设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桥梁。
三、时装上的“中国色”服装色彩的采集是一个不断激活创造灵感的过程,筛选出具有美感重要价值的色彩素材,是服装色彩没计的第一步;每一个民族在心理上对颜色的感觉有显著的不同。
人民对于某种颜色的喜恶往往源自本民族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信仰。
因此,颜色也具备符号性,尽管它必须依附于具体的载体(历史、传说、物件)。
有没有中国独有的中国色呢?看了张艺谋的电影,很多外国人认为大红大绿等就是中国色。
其实大红大绿只能算中国的民间色,不能代表中国色。
认真参观故宫和中国寺院的人都能发现真正的中国色。
中国色涉及范围很广,下面简单只介绍一下中国自己的三原色及其在服装上的应用。
(一)中国红:中国的红是珊瑚红,无论是服装、鞋子,甚或是帽子、饰物,只要有这浓浓的红色点缀,就会熠熠生辉。
它应该可以说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颜色了。
中国红非常适合东方女性的肤色,可以让人展现惊艳的视觉效果,更能彰显独特的自信与神采。
“复兴”后的中国红,就像节日里的霓虹灯一样绚烂无比,高明度的色彩带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和时髦感觉。
如果中国式别致的剪裁加入中方与西方的元素,就能让中国红这一传统色彩如若新生,焕发出从未有过的靓丽光芒和大师气派。
中国红就是在这种传统、优雅,看似不起眼的设计却像低调的鲜花在雪地中悄悄探出头来,蕴含着不容轻视的尊贵;看似中规中矩的色彩,却像艺术大师的神来之手。
正如传统的中国元素逐渐在国际时尚圈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一样,红色,特别是那种浓厚的中国红,是设计师最乐意使用的色彩之一。
因为,那种感觉就好似在一片萧瑟的环境中,突然想起香山的红叶,一股奔腾的火红扑面而来,似乎将周围的一切都点燃了……象征生命火花的红色,象征激情与能量。
2006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以传统中国红为基本色调的《国色天香》系列,设计师把中国旗袍的特点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来显示新娘的娇媚热情,而薄纱与珠片的运用则营造出一种蓬松梦幻的感觉。
《花韵幽语》的设计师灵感来自于盛开的国花牡丹,取其妖娆、华贵之姿采用平面与立体裁剪结合的手法来展示一份脱俗的美丽。
2008年3月,欧迪芬2008内衣流行趋势发布会将在北京D·PARK中央大厅惊艳亮相。
东方文化与流行元素的亲密接触,标志着中国内衣品牌开始成功跻身时尚的主流地位。
围绕“蜕变”,欧迪芬国际集团的设计师将2008年中国内衣的流行趋势,借助“艺术”、“闪亮明星”、“皇室贵族” “花事新语”、“蓝调精灵”、“幻惑魅影”、“低调奢华”、“中国红”七大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为“中国红”主题。
2009纽约春夏时装周已经接近尾声,从各新老设计师推出的系列来看,2009春夏的高级成衣色彩也许受2008北京奥运余温的影响,09春夏纽约时装周发布T台到处洋溢着欢快喜庆的中国红以及不同色度的红色系,设计师们将中国红运用的灵活而自在,纽约各设计师品牌的09春夏系列中有整套的CHINESE RED STYLE,也有将红色作穿插配搭色,让2009纽约春夏时装周带出史无前例的活力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