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雾霾 PPT课件

雾霾 PPT课件


产生原因
自然原因: 1 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
2 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 3 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
使得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人为原因: 4工业生产排放大量烟尘
5冬季燃煤取暖排放大量烟尘 6交通工具排放大量尾气 7建筑工地产生大量烟尘
雾霾在危害?
1 引发皮肤病、哮喘、癌症等各种疾病,给 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1、API指数低,雾霾的发生概率小(1分),能见度好(1分)。 或API指数高,雾霾的发生概率大,能见度差。
2、特点:季节变化大,夏季雾霾天气较少(1分),其他季节雾 霾天气较多(1分)。
3、雾霾天气会受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影响。(3分) 风速:风速较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容易发生雾霾天气(1分) 。 气温:近地面温度较高时,大气对流旺盛,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 散,不容易发生雾霾天气;反之,大气出现逆温现象时,不利于大 气污染物扩散,容易发生雾霾天气(1分)。 降水:降水有利于降低污染物浓度,不容易发生雾霾天气(1分) 4、原因: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交通拥堵严重,污染排放 量大幅增加;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能源消耗增加,污染控制 力度不够;建筑工地遍地开花。(每点2分,任答3点)
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 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 资料一: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 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 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 资料二:见表1。
(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 __________雾。 (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冷的洋面上,一般形成 __________雾。 (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般指 __________雾。 (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 成原因。
自我防护:
• 1、雾霾天气少开窗 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 2、外出戴口罩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
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 洗。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 3、适量补充维生素D 冬季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 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 4、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 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 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 食品。 • 5、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 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 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 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 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 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 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 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 同时,中国的清洁能源产业又遭遇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融资渠道较窄等诸多瓶颈。早在 1999年,中国实施“清洁汽车行动计划”纲要时,就提出大力推广车辆燃料清洁化的意见。 2006年,中央政府又选择了长沙、海口、乌鲁木齐等城市,作为国家“863”计划《液化天 然气城市公交车示范》项目城市。
• 各项清洁能源的使用也在中国各地加速推进。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资料显示,中国目 前是世界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的领先者,水电装机容量达2.49亿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达 6300万千瓦。中国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也达到了700万千瓦。此外,中国还是太阳能发电、 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技术设备的主要制造者。
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 指标。
材料二:上海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图
雾天日数月变化(1970 -2010)
霾天日数月变化(1970 -2010)
上海地区各月能见度的变化(2002-2006)
上海地区各月PM10的API指数的变化 (2002-2006)
1、简述API指数、雾霾、能见度三者的相互关系。(2分) 2、概述上海地区雾霾天气发生的季节变化特点。(2分) 3、雾霾天气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6分) 4、分析造成上海现在雾霾天气比较严重的原因。(6分)
答案: (1)辐射 (2)平流 (3)辐射 (4)辐射雾 形成原因: ① 位于我国的湿润区 (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汽充足(空气湿 润); ②夜晚地面辐射强(夜晚温度低或 夜晚降温快); ③位于四川盆地,空气比 较稳定(近地面水汽积存); ④城市附近 尘埃多,凝结核多。
问题2:什么是霾?
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 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 子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浑浊。
• 政府还需制定更多引导、扶持政策,如拓展清洁能源筹资渠道、加大自主核心技术研发、 发展延伸产业和服务等,使清洁能源产业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拉动下迅速发展;同时号召 全民行动,从身边事做起,如选择公交出行、践行低碳生活等,让清洁能源飞入寻常百姓 家。
启示:雾霾天气催促中国清洁能源(绿色新能源)快速发展
• 持续雾霾天气说明,污染物的排放已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其中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 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的机动车保有量近年来急剧增长。机动车污染已成为中国空 气污染的重要来源,2011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607.9万吨,比2010年增加3.5%。
1、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是空气中的水汽超 过饱和量,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凝结成小水滴 ,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的天气现象;霾是因大量烟、 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 的灰尘颗粒。
PM10指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又称为可吸入颗 粒物或飘尘。
2013年我国东部许多地区持续遭遇严重雾霾天气 ,空气质量问题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1.读下列气温垂直分布图,其中最有利于 雾霾天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况是
A.
B.
C.

D.
2.易于雾霾天气形成的自然因素是
A.雨雪天气
B.尘埃颗粒多
C.冷空气过境
D.暖空气过境
3.我国东部大城市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因素是 A.城市规模大、热岛效应显著 B.汽车数量增长迅速、尾气污染严重 C.建筑物密集、空气流通不畅 D.大量使用空调、排放废气多
去进行治理。
雾霾简介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 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 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 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 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 为“雾霾天气”。
问题1:什么是雾?
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 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 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 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 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全球雾霾事件:非中国专利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12月,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马斯河谷工业区工厂排放 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一周内有60多 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10多倍。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是20世纪最早记录 下的大气污染惨案。
2.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小镇的工厂排放的含有有毒有害物 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聚集在山谷中积存不散,严重污染了大 气。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这些有害的气体,引起各种症状,全城14000人中 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20多人死亡。 3.洛杉矶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在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美国洛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 亡400多人。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 人又死亡400余人。直到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 4.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伦敦连续4天被浓雾笼罩,能见度极低,造成1.2万人死亡,这 是和平时期伦敦遭受的最大灾难。这一事件直接推动了1956年《英国洁净空气 法案》的通过,经过近30年努力,伦敦才甩掉了“雾都”的帽子。
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 举措?
•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 •严格立法与执法,治理排污企业,加强空气质量监 测和执法力度,提高大气质量标准; •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限制私家车,发展公共交 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 •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比 重,提高能源利用率; •植树种草,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在城市建设中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减少扬尘排放 •倡导市民低碳生活。
• 而2013年的首场雾霾,再次敲响环保“警钟”,将催促中国各地的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驶入 “快车道”。在1月13日至14日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国际可再生能源机 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宣布,中国计划于今年加入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同所 有国家一起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取得更大成就。
2 能见度下降,引发交通危害(陆运、空运) 3 正常的工业生产,工作学习受到影响
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 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 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 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 体外,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 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 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二十分之一大小, 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 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 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 方面的疾病。
迷雾重重 看不清楚
温馨提示:对不起,标题被大雾遮住了, 请用鼠标点击清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