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药安全使用常识

农药安全使用常识

农药安全使用常识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日期:2012年6月26日 11:12一、合理选择用药品种①根据防治对象选择对路药剂②对路药剂中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品种③同一药剂品种,优先选择高含量产品④同一品种优先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农药剂型。

如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水溶性粒剂等。

二、安全配制农药一是用准药量。

根据病虫情报要求或农药标签上推荐的用药量使用。

应采用“二次法”稀释农药。

(1)水稀释的农药:先用少量水将农药制剂稀释成“母液”,然后再将“母液”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2)拌土、沙等撒施的农药:应先用少量稀释载体(细土、细沙、固体肥料等)将农药制剂均匀稀释成“母粉”,然后再稀释至所需要的用量。

注意配药安全:配制农药应在远离住宅区、牲畜栏和水源的地方进行,药剂要随配随用。

已配好的药液应尽可能采取密封施药的办法,当天配好的药液当天用完。

开装后余下的农药应封闭在原包装中安全贮存,不得转移到其他包装中,如饮料瓶或食品的包装。

不能用瓶盖量取农药或用装饮用水的桶配药,不能用盛药液的桶直接向沟河取水,不能用手或胳臂伸入药液、粉剂或颗粒剂中搅拌。

三、科学使用农药一是把握好用药时期。

绝大多数病虫害在发病初期,危害轻,防治效果好,大面积暴发后,即使多次用药,损失也很难挽回。

因此,多数杀菌、杀虫剂并非效果不好,而是错过了最佳使用时间;二是把握好用药量、用水量。

一些农民朋友在使用农药时,为减少工作量,往往多加药少用水。

其实,在农药有效浓度内,效果好坏取决于药液的覆盖度,如喷施土壤封闭除草剂时,土壤墒情差,必须加大对兑量,以便形成封闭膜,否则药液只呈点状分布,达不到封闭除草的效果。

在喷施杀虫、杀菌剂时,充足的用水量十分必要,因为虫卵、病菌多集中于叶背面、邻近根系的土壤中,如果施药时用水量少,就很难做到整株喷透,死角中的残卵、残菌很容易再次暴发。

一味加大农药使用浓度会强化病菌、害虫的耐药性,超过安全浓度还会发生药害。

因此,单纯提高药液浓度,往往适得其反。

三是选择性能良好的施药器械。

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药械,定期更换磨损的喷头。

四是注意轮换用药。

在一个地区,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农药,必然会引起效果下降,导致防治对象产生抗药性,正确的做法是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

五是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

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采收时的天数,即收获前禁止使用农药的天数。

在实际生产中,最后一次喷药到作物收获的时间应比标签上规定的安全间隔期长。

为保证农产品残留不超标,在安全间隔期内不能采收。

四、安全防护施药人员应身体健康,经过培训,具备一定植保知识。

年老、体弱人员,儿童及孕期、哺乳期妇女不能施药。

施药需注意以下事项:一要检查施药药械是否完好。

喷雾器中的药液不要装得太满,以免药液溢漏,污染皮肤和防护衣物;施药场所应备有足够的水、清洗剂、急救药箱、修理工具等。

二要穿戴防护用品。

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防止农药进入眼睛、接触皮肤或吸入体内。

施药结束后,应立即脱下防护用品,装入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中。

带回后立即清洗2~3遍,晾干存放。

三要注意施药时的安全。

下雨、大风、高温天气时不要施药;要始终处于上风位置施药不要逆风施药;施药期间不准进食、饮水、吸烟;不要用嘴去吹堵塞的喷头,应用牙签、草杆或水来疏通。

四要掌握中毒急救知识。

如农药溅入眼睛内或皮肤上,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脱掉污染衣服,携农药标签到最近的医院就诊。

五要正确清洗施药器械。

施药药械每次用后要洗净,不要在河流、小溪、井边冲洗,以免污染水源。

农药废弃包装物严禁作为它用,不能乱丢,要集中存放,妥善处理。

五、安全贮存一是尽量减少贮存量和贮存时间。

应根据实际需求量购买农药,避免积压变质和安全隐患;二是贮存在安全、合适的场所。

少量剩余农药应保存在原包装中,密封贮存于上锁的地方,不得用其他容器盛装,严禁用空饮料瓶分装剩余农药。

应贮放在儿童和动物接触不到,且凉爽、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

不要与食品、粮食、饲料靠近或混放。

不要和种子一起存放。

因为农药的挥发物有较强的腐蚀性,农药和种子一起存放,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三是贮存的农药包装上应有完整、牢固、清晰的标签农药的基本常识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日期:2012年6月26日 11:14一、农药的含义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二、农药如何分类1.按性质分类可分为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性农药。

(l)化学农药。

又可分为有机农药和无机农药两大类。

有机农药是一类通过人工合成的对有害生物具有杀伤能力和调节其生长发育的有机化合物,如敌敌畏、三氯杀螨醇、粉锈宁、氟乐灵、毒鼠磷、2,4-D等。

无机农药包括天然矿物在内,可直接用来杀伤有害生物。

如硫磺、硫酸铜、磷化锌等。

(2)微生物农药。

这类农药是利用一些对病虫有毒、有杀伤作用的有益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通过一定的方法培养,加工而成的一类药剂,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核多角体病毒等。

(3)植物性农药。

这是一类以植物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药剂,如鱼藤、烟草、除虫菊等。

2.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l)杀虫、鼠剂。

按其对虫、鼠害的作用方式分为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忌避剂、拒食剂等。

(2)杀菌剂。

按其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方式,又分为保护性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和铲除剂等。

(3)除草剂。

按其性能和作用方式,又分触杀型和内吸传导型除草剂等。

每一种农药都有适宜的防治对象和范围,没有"万能药"。

比如杀虫剂只能防治害虫,杀菌剂只能防治病害等。

同是杀虫剂又因药剂特性不同,防治害虫的对象也不一样,如胃毒作用较强的杀虫剂一股只对咬食作物茎、叶、根的咀嚼式口器害虫如菜青虫、烟青虫等有效,而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作用不大;同是杀菌剂,有的对真菌性病害有特效,有的对细菌性病害有特效;除草剂中有的对双子叶杂草有效,有的对双子叶杂草作用不明显或不起杀草作用。

因此,在选择农药时,先要确定发生什么病、虫草害,确定无误后,再根据所发生的病、虫、草害选择对症的农药。

3、按剂型分类,可分为老剂型乳油(EC)、悬浮剂(SC)、3、水乳剂既浓乳剂(EW)和微乳剂(ME)、可湿性粉剂(WP)、水性化(又称水基化)剂型及水分散粒剂(WDG)等。

农药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夏季是各种作物病虫草害的多发季节,也是参与施药人员最多,各种农药使用量最大,最易出现问题的时期,为达到安全、经济、有效的目的,应注意以下问题:三、如何选购农药选购"放心药"购买农药时做到"四不买",一是无农药标签或标签残缺不全的不买;二是标签上"三证"(农药登记证、产品标准号、生产许可证)标示不全的药不买;三是外观质量不合格的不买;四是超过产品质量保证期的药不买。

然后根据农药外包装认清农药种类:绿色为除草剂、红色为杀虫剂、黑色为杀菌剂、蓝色为杀鼠剂、黄色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四、农药使用注意事项:一是对症下药。

农药品种很多,特点不同,应针对防治对象,选用最适合的农药;二是适时用药。

用药时间对了,防效才理想。

如保护性杀菌剂一定要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芽前除草剂要在作物出芽前使用;三是严格掌握施药量。

任何农药均应按推荐用量使用,随意增减易造成作物药害或影响防效;四是施药要均匀周到,不能重喷或漏喷,以保证对作物安全,对病虫草有效;五是合理混用农药,混用后不能增加对人畜的毒性,有效成份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变化,不能增加用药成本等;六是要安全施药。

配药、施药要防止农药污染皮肤,禁止夏季中午高温时间喷施高毒农药,连续施药时间不要过长。

在操作现场要保管好药液、毒谷、毒种等,防止人畜中毒。

还应注意剧毒、高毒农药禁止在瓜类、蔬菜、果树等作物上使用,以对消费者安全负责。

另外,农药对作物及环境是否安全也须引起注意。

五、出现问题如何处理1.药效很差或产生药害时应及时将药送到农药检测单位检验,如属不合格或伪劣产品,可到工商、消协、技术监督等部门投诉或到法院起诉。

2.发生药害及时补救,一是施肥补救,对叶面产生药斑、叶缘枯焦或植株黄化等症状的药害,可增施肥料来减轻药害程度;二是对抑制或干扰植物生长的除草剂药害,可喷洒赤霉素来缓解;三是对一些稻田除草剂药害,适当排灌可减轻药害。

3、发生农药中毒事故,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或送医院抢救。

六、农药的运输在运输农药的过程中,由于装药的容器破裂、包装不好而泄露或预防措施不佳,就有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在运输农药时,应注意如下事项:1、运输农药前首先要了解运送的是什么农药,毒性怎样,应注意事项及有关中毒防治知识等,做到会防毒,发生事故会处理。

2、运输前要检查包装,如发现破损,要改换包装或修补,防止农药渗漏。

损坏的药瓶、纸袋要集中保管,统一处理,不能乱扔以免引起人畜中毒。

3、专车、专船运输,不与食品、饲料、种子和生活用品等混装。

4、装卸时要轻拿轻放,不得倒置,严防碰撞、外溢和破损。

装车时堆放整齐,重不压轻,标记向外,箱口朝上,放稳扎妥。

5、装卸和运输人员在工作时要搞好安全防护,戴口罩、手套,穿长衣裤。

若农药污染皮肤,应立即用肥皂、清水冲洗,工作期间不抽烟、不喝水、不吃东西。

6、运输必须安全、及时、准确。

要正确选择路线,时速不宜过快,防止翻车、沉船事故。

运输途中时应将车船停靠阴凉处防止曝晒,并离居民区200米以外。

要经常检查包装情况、防止散包、破包或破箱、破瓶出现。

雨天运输车船上要有防雨设施,避免雨淋。

7、搬运完毕,运输工具要及时清洗消毒,搬运人员应及时洗澡、换衣。

七、农药的储存和保管大多数农药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因药而异,比较复杂。

在保存期间各有特殊的要求,应严格按使用保管要求管理.如保存条件不适宜,农药就会变质,失去药效,有时还会发生燃烧式爆炸事故,或造成人畜中毒等。

因此,各种农药必须要专门妥善保管,在保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农药仓库结构要牢固,门窗要严密,库房内要求阴凉、干燥、通风,并有放火防潮的措施,防止受潮、阳光直晒和高温影响。

2、存放农药的房屋,离粮仓、饲料房、牲畜棚圈要尽可能远一些,防止污染和相互影响,也不宜与化肥同放,因化肥和农药的种类都很多,性质各异,存放一起往往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变质或失效。

如碳酸氢铵当气温达到30℃时会分解,释放氨气,氨气在潮湿条件下化合成碱性较强的氢氧化铵,可使遇碱分解的农药降低药效。

3、存放时的温度不能过高过低,一般在3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温度越高,农药越容易融化、分解、挥发,甚至燃烧爆炸;温度太低对农药也有不利的影响,如有些液体农药,在0℃以下就会结冰,使药效降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