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保险与理赔第一章案例分析

汽车保险与理赔第一章案例分析

案例1:利用近因原则分析案例
案情介绍:2014年9月,李先生为自己的汽车向某保险公司投保机动车损失保险。

某天傍晚开始下大雨,道路积水较多。

李先生开车回家,车辆受水淹后熄火,再点火起动,发动机发出发动声后熄火,尔后无法再起动。

经检查发现,当天晚上下了大雨,使该车被雨水浸泡,进气管空气滤清器进水,当水退至车身底板以下,驾驶人起动汽车时,未先检查空气滤清器有无进水,使水吸进发动机气缸,造成连杆折断,缸体破损。

保险公司认为,造成被保险机动车发动机缸体损坏的原因是由于进气管空气滤清器有余水,起动发动机时,气缸吸入了水,导致连杆折断,从而使缸体破损。

而进气管空气滤清器有余水,则是由暴雨所造成。

暴雨和起动发动机这两个危险事故先后出现,根据近因原则,起动发动机是直接导致被保险机动车发动机缸体损坏的原因,暴雨不是发动机缸体损坏的近因。

而起动发动机属除外责任,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案情分析:因果链为发动机缸体损坏←李先生起动车辆(车辆受浸低于车身底板的情况下开车的正常操作)←进气管空气滤清器进水←暴雨。

根据近因原则,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原因是暴雨,暴雨才是引起发动机缸体损坏的近因。

结论:保险公司应向李先生赔偿车辆的实际损失。

案例2:运用损失补偿原则分析案例
案情介绍:2014年6月15日,个体运输户王某为自己载重量为5t的货车投保了机动车损失保险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保险期间为1年。

当年7月20日,王某运货时在高速公路上被一辆强行超车的大货车撞击,车损,王某受伤且货物被浸损。

大货车驾驶人开车逃走。

交通管理部门认定,此起交通事故由大货车驾驶人负全责。

事后王某向保险公司报案并请求赔偿。

经鉴定,车损为15万元,保险公司按照损失金额的80%赔付12万元,同时保险公司还给付王某第三者责任保险金2400元及施救费1500元,扣除损余(损余是指保险标的遭受保险事故后,尚存的具有经济价值的部分或可以使用的受损财
产)200元,实际赔付12.37万元。

后来肇事驾驶人被交通警察抓获,交通管理部门
通知王某。

王某与肇事驾驶人会面达成协议,规定对方只需支付王某货物损失7 000元及施救费1 500元。

保险公司得知后,要求王某退回重赔保险金,王某拒绝,双方遂引起争议。

案情分析:按照损失补偿原则的相关规定,为了避免王某行使两种请求权而获得双重利益,王某不能就已获赔款范围再向肇事驾驶人行使原有的赔偿请求权,故王某从肇事驾驶人处获得的1 500元施救费为重赔保险金,其应归属保险公司。

结论:王某应退还保险公司重赔保险金,即施救费1 500元。

案例3:擅自放弃追偿权不能获得赔偿
案情介绍:2014年7月,武汉市王某购买了一辆轿车,同时投保了机动车损失保险。

同年10月16日,王某在驾车途中不慎与迎面开来的一辆货车相撞。

轿车与货车各有损失(王某损失约800元)。

经交通管理部门裁定,货车车主对此次事故负有主要责任。

而王某认为自己的车买了保险,便与货车车主约定双方责任自负。

随后,王某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

保险公司了解实情后以“王某未经保险人同意,擅自放弃向第三者的追偿权”为由,拒绝赔偿。

王某对此感到不能理解,遂引起争议。

案情分析:《保险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未赔偿保险金之前,被保险人放弃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保险人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后,被保险人未经保险人同意放弃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的,该行为无效。

”依此来看,保险人在赔偿被保险人损失后,以被保险人名义向造成损害的第三者要求
赔偿是保险合同赋予保险人的一项法定权利。

故此,放弃向第三者的追偿权应由保险人来决定,被保险人是无权决定的。

结论:财产保险中,保险财产由他人致损后,被保险人不能擅自放弃对第三者的追偿权,而应协助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否则保险人有权拒绝赔偿。

另外,要提醒被保险人的是,保险合同订立后,遇到问题须与保险人协商决定,不可擅作主张,以免投了保却不能获得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