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介绍和体会
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介绍和体会
坚持突出 重点
B
坚持问题 导向
C
坚持依 法依规
D
坚持实 事求是
三、重点工作内容
报告对象范围“一突出两调整”
非参公事业单位报 告范围调整为班子 成员及内设管理机 构领导人员
突出党政领导 干部这个重点
国有企业报告范围调整 为:央企班子成员及中 层管理人员;省管、市 管企业班子成员
三、重点工作内容
辞去公职人员:
。
二、选人用人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存在问题
6.有的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一年内未征求上 级组织部门意见将其提拔; 7.对发现的“裸官”以及瞒报个人有关事项报 告的干部不做组织处理; 8.“三超两乱”; 9.未执行回避制度等。
。
三、重点工作内容
强化《干部 任用条例》 执行情况的 监督检查 1 3 深入地开展突 出问题专项整 治(如三超两 乱等)
抽查核实工作 核心问题
结果 处理 结果 认定
定量定性界定漏报瞒报 瞒报两种情形:该报告的未报告;少报 告数额较大
批评教育; 组织处理:诫勉、取消考察对 象(后备干部)资格、改任非 领导职务、调离岗位、责令辞 职,免职、降职; 纪律处分; 移送执法机关。
三、重点工作内容
修订和制定两项法规把握的原则
A
“嵌入” 巡视
做好日常 监督和专 项整治
强化 选人用人监 督检查
抓好整改
按照即知即改、立行 立改、全面整改的要 求,实行“销号制”
三、重点工作内容
(一)强化选人用人监督检查—日常管理和监督
选任事项报告
事前要 报告
选拔任用工作 责任追究
违规失 责要倒 查追究
干部选任条例
干部选任监督检查办法
事中要 记实
一、概述
组织部门的干部监督,是组织部 门依据党内有关法规和要求,着眼于 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通 过一定的方式,对领导干部和干部选 拔任用工作进行监察和督促,保障风 清气正选贤任能、促进干部为民务实 清廉。
一、概述
战争和建国前期 监督方式主要是干部审查,目的是搞清干部的政治 历史和政治立场、政治表现,纯洁、巩固党组织和 干部队伍。 中组部设立干部审查局,主要负责平反冤假错案 、落实干部政策、更改建国前干部参加革命工作 时间等历史遗留问题。 中组部撤销干部调查审理局,成立干部监督局,出 台《关于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若干意见(试 行)》,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2000年、2004年、2009年和2014年,分别召开4 次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
选任工作纪实
党委(组)书 记离任检查
离任要 检查
事后要 评议 一报告两评议
三、重点工作内容
(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
认真做好填报 和汇总工作
开展重点抽查, 实行“凡提必核”
开展随机抽查, 提高抽查比例
突出注重结果运用
三、重要工作内容
按时
完整
正确
真实
填报 要求
集中报告:每年1月31日前集中报告上一年度有关事项 事后报告:表(一)事项发生变动后,30日内及时报告
在提出辞职申请时,应当一 并报告个人有关事项。
三、重点工作内容
报告内容“六调整”
出国与出境分别报告。未报出国 为瞒报,未报出境为漏报。 增加未移居国(境)外的配偶、 子女连续在国(境)外工作一年 以上的情况。 把子女的配偶从业情况、经商办 企业情况纳入报告内容。 明确有单独产权证的车库、车位 、储藏间等需要报告。 金融投资仅限股票、基金、投资 型保险。不含有价证券、期货、 股权激励、金融理财产品
(四)专 项整治工 作方面
刑罚人员接受党纪政纪处分 情况清理;其他……
二、重点工作内容
(四)专项整治工作—“三超两乱”问题
三超两乱:超职数配备干部、超机构规格提拔干部、超 审批权限设置机构、擅自提高干部职级待遇、擅自设置 职务名称。 工作任务:一是2016年9月底前,解决副处级以上领导职 数超配问题;二是2017年9月底前,,对于超配的非领导 职数和科级领导职数完成消化任务。
严格执行 各项报告 制度 做好信访举 报处理工作 (涉及班子 和干部)
2
重点工作
5 加强干部日 常管理监督
4
涵盖了干部选任和各级 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管 理监督的重点。
三、重点工作内容
(一)强化选人用人监督检查—多措并举
做到巡视到哪儿里,选人用人 专项检查就跟进到哪儿里(检 查包括形式)
强化《干部任用条例》 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把开展一报告两评议、专 项检查、干部选任事项报 告审批等作为新常态
干部选任 有关事项 报告制度
严格履行报告审批程序 1.在机构变动或主要领 导成员明确即将离任时 确因工作需要提拔调整 干部; 2.越级提拔干部; 3.不经民主推荐、由组 织推荐提名作为考察对 象的。
书面征求上一级组织 人事部门意见 1.破格提拔; 2.中层换届或大规模调 整干部; 3.领导干部被问责受到 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影响期满拟重新任用; 4.超过任职年龄或规定 任期继续留任等。
1978年
2000年
2000年至今
一、概述
与纪委监督的联系
在性质上,同属一个范畴,都是 党内监督 在目的上,指向一致,都是为了 把干部管住管好 在功能上,相互衔接,都体现了 管党治党
一、概述
与纪委监督的区别
一、范围不同(领导干部和党员) 二、定位不同(抓早抓小抓预防和违 纪违法后开展工作) 三、重点不同(选人用人和全方位) 四、手段不同(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
三、重点工作内容
按照首次集中填报方式,4月底前完成 根据新研发信息系统,集中组织录入 2017 年中 组部 部署 的工 作 形成汇总综合报告,6月底前上报 围绕地方换届、干部选任、巡视等工 作开展重点查核 第三季度按10%比例开展随机抽查 形成查核情况总结,12月底前完成
三、重点工作内容
(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
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或领导集体 出现党内政治生活不 正常、内部严重不团 结以及其他非正常情 况,依靠自身难以及 时纠正解决的。
三、重点工作内容
“三超两乱”整治 “裸官”管理 “带病提拔”问题整治 跑官要官、说情打招呼问题整治 党员领导干部兼职任职清理 干部人事档案核查 领导干部违规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 的专项治理;机构编制核查;……
三、重点工作内容
(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 部重大事项和重要 情况报告制度
领导干部
1.领导干部出现严重病情、 伤情或死亡; 2.滞留国境外不归、被依法 采取强制措施; 3.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 甚至涉嫌违法乱纪行为; 4.网络公众媒体有涉及本单 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重 要舆情及信息。
三、重点工作内容
拟提拔 考察对象
其他
后备干部 人选
举报查 核对象
重点抽 查核实 对象
转任 重要 岗位 人选
巡视 查核 对象
换届 拟继续 提名 人选
三、重点工作内容
年度随机抽查
每年集中一次
分类分级抽取
抽查比例10% 专用软件随机抽取
3年内不重复抽取
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核准
三、重点工作内容
比对 核实
比对填报信息并开展情 况核实。
未经审批擅自超 配干部、特别是 新出现的超配问 题,严肃追责。
控制增量,加 强职数管理
超配未消化前 不得新配领导 干部
限期消化与干部调整提拔相结合。
二、重点工作内容
(四)专项整治工作—“裸官”问题
“裸官”:是指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 均已移居国境外,在限入性岗位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
自主选择:或放弃外国国籍、国(境)外永久居留权或 长期居留许可,或调整其任职岗位。
明确处理影响期
3
诫勉,半年;取消资格,1年;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免职,1年 ;降职,2年;纪律处分按《纪律处分条例》执行。对此前报告和查核结 果的处理,总的原则是“不溯及以往”。
二、主要精神和内容
具体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
两项法规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组织(人事)部门应当设专人妥善保管相关材 料,加强对两项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巡 视机构、监察机关在规定情形内,经本机关负责 人批准,可以查阅; 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巡视机构、监察机关在 履行职责时,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后,可以委托 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干部有 关事项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查核。
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 介绍和体会
L/O/G/O
2017年8月
汇报的框架
第一部分:概述 第二部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第三部分:重点工作内容
第四部分:体会
主要内容
一、概述
我国对干部的监督主要有7种,包括党 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 政协民主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司法监督 以及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 干部监督,属于党内组织部门的监督, 属于政治领域的监督,是对官员的监督, 本质是对权力的制约。
增加本人、配偶、共同生活子女 在国(境)外存款和投资情况
三、重点工作内容
抽查核实“五明确”:
方式、比例和对象
按10%比例集中开展随机抽查;强调“凡提必核”, 拟提拔考察对象、拟列入后备干部人选、拟进一步使 用人选、涉及个人报告事项举报的,进行重点查核。 查核发现家庭财产明显超过正常收入的,应要求其 作出说明,必要时刻对财产来源合法性进行验证。 作为衡量干部忠诚老实、清正廉洁的重要参考,运 用到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等干部工作中。 成员单位包括审判、检查、外交(外事)、公安 、民政、国土正当理由不按时报告的;漏报、少 报的;隐瞒不报的;其他违规违纪问题。分别给予批 评教育、组织调整或组织处理、纪律处分。 *同时明确了组织人事部门和成员单位工作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