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引言⋯⋯⋯⋯⋯⋯⋯⋯⋯⋯⋯⋯⋯⋯⋯⋯⋯⋯⋯⋯⋯⋯⋯⋯⋯⋯⋯⋯⋯⋯⋯⋯⋯⋯⋯⋯⋯⋯⋯⋯⋯·2(一)选题背景和意义⋯⋯⋯⋯⋯⋯⋯⋯⋯⋯⋯⋯⋯⋯⋯⋯⋯⋯⋯⋯⋯⋯⋯⋯--------------------------3 1.选题背景⋯⋯⋯⋯⋯⋯⋯⋯⋯⋯⋯⋯⋯⋯⋯⋯⋯⋯⋯⋯⋯⋯⋯⋯⋯------------------------------------3 2.选题意义⋯⋯⋯⋯⋯⋯⋯⋯⋯⋯⋯⋯⋯⋯⋯⋯⋯⋯⋯⋯⋯⋯⋯⋯--------------------------------------3(二)内部控制概念演变⋯⋯⋯⋯⋯⋯⋯⋯⋯⋯⋯⋯⋯⋯⋯⋯⋯⋯⋯⋯---------------------------------4(三)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定位-----------------------------------------------------------------4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问题⋯⋯⋯⋯⋯⋯⋯⋯⋯⋯⋯⋯⋯⋯⋯⋯⋯⋯-----------------------5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6四.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7五.结束语⋯⋯⋯⋯⋯⋯⋯⋯⋯⋯⋯⋯⋯⋯⋯⋯⋯⋯⋯⋯⋯⋯⋯⋯⋯⋯⋯⋯⋯⋯--------------------------8参考文献⋯⋯⋯⋯⋯⋯⋯⋯⋯⋯⋯⋯⋯⋯⋯⋯⋯⋯⋯⋯⋯⋯⋯⋯⋯⋯⋯⋯⋯⋯-----------------------------9致谢⋯⋯⋯⋯⋯⋯⋯⋯⋯⋯⋯⋯⋯⋯⋯⋯⋯⋯⋯⋯⋯⋯⋯⋯⋯⋯⋯⋯⋯⋯⋯⋯⋯⋯⋯⋯⋯⋯⋯⋯⋯⋯·--10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成为是否存活的关键。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完善,目前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还不完善,甚至有些中小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的概念都比较模糊,有的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但是内部控制的效果也不理想,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解决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企业乃至我国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保持社会稳定、扩大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形成该现状的原因,并且提出完善内部控制的措施,从而阐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原因;现实作用一.引言(一)选题背景和意义1.选题背景不管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占各自企业总量的97%-'99%,GDP比重占50%以上,就业占55%--78%,出口总量占40%--60%。
美国把中小企业称作是“美国经济的脊梁’’,而德国则把中小企业称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日本则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
2008年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己达到388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全国GDP的58.5%,上缴的税金占全国的50.2%。
中小企业成为社会就业的主力军,吸纳了75%的城镇就业人口,国有企业下岗人员80%都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也基本是由中小企业吸纳的。
中小企业还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经认定的省区市级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近70%都是中小企业建立的,发明的专利占全国的66%,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国的82%。
中小企业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激活市场竞争、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从以上不难看出,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可中小企业由于治理结构不够规范、企业文化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内部审计职能弱化、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重视风险管理,使得其内部控制在建立和运行上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展开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的。
.2.选题意义(1)选题的实践意义’中小企业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此重要,但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很多问题。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贯彻,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等。
如何优化企业内部环境,以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是当前实务界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从内部环境基础薄弱出发,提出了优化内部环境的具体措施,规范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和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
另外,针对内部沟通和监督不力,也提出了完善措旌,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步伐和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针对风险评估缺乏,建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为了中小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本文针对目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2)选题的学术价值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进而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逐渐向产业危机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有非常明显的影响,部分沿海地区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中小企业“倒闭潮"现象.反思这种“倒闭"现象,发现正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存在许多问题。
由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完善,才出现这种不可避免的现象。
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与管理绩效逐步提升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减少企业各种风险、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然而,目前理论界针对大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文献比较多,对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还是很少。
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而指出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这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3.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思路: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常规研究思路,阐述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了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数据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宏观认识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来了解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了新的认识。
(二)内部控制的历史演变内部控制是建立在内部牵制基础上的,内部控制起源于20 世纪,其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 年代至40 年代,主要是内部控制阶段,第二阶段是40 年代至80年代,是内部控制结构阶段;第三阶段是90年代以后至现在,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第一阶段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最早出现在1936 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中,定义为“为保护现金和其他资产、检查簿记业务的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实施的手段和方法”,到了第二阶段初期,在1976 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在《审计推荐草案》中指出:“内部控制由组织体制的设计和企业管理人员制定的所有协调制度组成,究其实用方面而论,是为达到确定的管理目标,促进企业的业务有秩序、有效率的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会计记录的可靠和及时提供准确的财务资料。
”到了80 年代后期,1988 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 号》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一词取代了内部控制一词,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内容比以前更实在;第三阶段,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SO 在进行专门研究后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1995 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接受了COSO报告的内容,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78 号》。
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法律规章的遵循性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包括五个部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督。
这就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内部控制理论。
纵观内部控制的发展史及其定义,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最初的目标只是查错防弊,是建立在内部牵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侧重于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等财务控制,而到了80 年代后期至今其目标和范围变得更加宽泛,更强调保障企业目标的完成,范围涵盖企业管理的所有方面。
可见内部控制作为管理手段在现代经济管理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目标随着管理目标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推动企业的发展,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保持企业永不衰退的竞争优势。
由此可知建立完善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刻不容缓。
(三)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定位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首要任务是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任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都是以一定的目标为目的的,没有目标的行为是盲目的,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目标越高远,动力越大,前进的步伐才越快。
换句话说目标应有利于发展,当旧的目标被达到时企业又有了新目标,原有目标由于滞后于企业发展就会被淘汰或抛弃,不成为目标。
企业就是在不断地实现新目标摒弃旧目标中自我完善并发展壮大,如果企业已发展了,而没有新目标还是用原来的目标,原来的目标就会制约企业的发展,所以目标的确定关系着是否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 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内部控制定义为“被审计单位为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可见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内部控制目标定位还处于低层次的查错防弊阶段,还没有体现内部控制在企业战略管理上,企业价值实现最大化,强化企业竞争力上的重要作用。
其涵盖内容过于狭窄,与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滞后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当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较落后,人员素质不高,资金缺乏,会计基础工作簿弱,核算方法不规范,组织机构不合理,没有很好执行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会计信息失真较严重,要内部控制一下满足更高层次的战略管理目标是不可行的,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在保障现有的目标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内部控制目标范围,逐步提高目标层次,使内部控制的建立逐步与企业战略发展计划相结合,避免并减少经营风险,助长企业发展,增强竞争实力。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问题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没有覆盖到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整个业务领域和操作环节上。